APP下载

基于环境心理的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研究

2014-11-18

关键词:住区高层居民

李 茜

(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炙热化阶段,城市人口短期内剧增,土地资源紧张,满足多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成为日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集约用地政策的导向下,高层住区建设成为我国住宅发展的不二之选。其迅速发展与自身的优势紧密相关:容积率高、垂直空间上增加住户人数;节地性明显,大面积空地可以灵活地布置停车、绿化和活动场地。然而,由于我国高层住区的整体研究领域较为片面,住区环境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空间使用率低、居民心理的变化、邻里关系冷漠、社区文化消失等,急需得到重视和解决。要想真正满足居住者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探讨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高层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及居住满意度

1.高层住宅区外部空间环境

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除住户内部空间之外居民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平日的出行停车、户外休闲、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活动行为都发生其中,是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的外部空间环境主要是特指高层住区中除主体建筑之外的开敞空间,包括车行和人行道路、绿化景观、建筑围合的硬质活动场地,以及场地中的各项设施等。

高层住区中建筑的体量、高度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矛盾,这种特定的居住形式空间需要人们进行多方面的、更周全的考虑,尤其是要注意对居民的空间感知和心理变化的研究。现实中,设计师不断强调他们所创造出的环境如何适宜人居,但实际上真正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要的却微乎其微。

2.居住满意度

到底什么样的住区环境才能实现大多数居民的满意感?这个问题一直是人居环境的重点研究对象。居住满意度是指使用者与建成环境之间,人们的期望、需要与实际的住房状况之间的平衡。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住房满意度,关注住房内部实质特征与居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区满意度,强调住房外部的实质特征、邻里中的社会关系品质,以及社区管理对居民行为的影响等[1]。本文所强调的是后者,其关乎人文品质、环境心理、行为规律的规划设计指导理念和思想等多个方面。住区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居民对于外部空间环境的直观感觉、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为着手点,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多元理论,实现居民居住满意度最大化。

二、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实用性

住区外部空间环境首先要注重人们居住生活使用的实用性,保证日常活动的便捷与舒适。影响评价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二是契合居民的行为多样性。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他1971年发表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指出每一种活动类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包括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2]。以居民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平面布局、空间分隔的主体把握,使住区外部空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

2.安全感

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社区之中,唯有社区安全安宁,才会有每个家庭的安居乐业。安全感是涉及居民人身、住区空间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人们对于可能受到的侵害和保护的一种心理反应。高层住宅评价中,社区的安全和管理是居住满意度中最重要的预报因子之一。在理解环境与安全之间关系的问题上,Jacobs所著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首次提出实质环境可以影响安全。Newman的可防卫空间理论拓展了她的理论,认为一定的设计元素可以减少犯罪,如建立真正或象征性的障碍物、改善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自然监视的机会等,社区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是安全保障手法之一[3]。而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则更注重外部空间层次的明确划分、个人空间的范围能否确保私密性的存在等。

3.归属感

归属感是社区意识和价值观的基本体现,是保证社区居住生活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住区环境和邻里关系的认同、关怀、依赖和参与等心理作用,使住区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存在,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影响归属感的因素有很多,个人特征方面,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都会左右归属感的评价;住区整体实质特征方面,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住区内部居民的邻里关系和社会交往活动效率。对于充满亲切感的住区来说,邻里关系亲密和谐,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温馨和睦的环境会使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另外,融入地方区域文化的住区环境和邻里空间,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空间场所也是实现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4.美观性

人们追求物质要求的同时,还需满足精神需求,宁静的景观环境、优质的居住品味则会很容易地唤醒居民的精神共鸣。一般而言,住区中的景观复杂多样,包括绿地种植、活动场地、主体建筑外观形象、小品雕塑、水池水系、住区设施等部分。大量实例证明,大面积种植树木和布置绿化可以提升居住品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可以调节空气和小气候,净化空气。丰富的立面、错落有致的布局、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让高层居民放眼望去、赏心悦目。再者,内部环境景观的精心设计、活动场地的合理布局,甚至是借助外景来丰富内部空间手法,都能为住区整体美观性增添色彩。

三、引入环境感知、行为研究的设计优化策略

上述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的四大影响因素的阐述和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感知和行为特征是相互统一的,都直接影响到居民对满意度的评价。研究高层住区环境的营造,需要引入此类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念,结合居民的行为活动及环境感受和直接反应,总结出切合实际的优化策略。

1.实用性方面

(1)适应性领域——发挥空间导向作用 适应性领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即考虑物质环境是阻碍还是促成人们活动的程度,研究人们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及行为与环境间的关系。这需要设计师仔细洞察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总结经验并运用于住区空间的组合方式之中,使空间富有导向性。高层住区的整体规模较大,建筑密度低,更多富余的外部空间需要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伴有明确指示牌的同时,更需关注外部空间的心理暗示引导。其设计的手法可有多样,一是步行景观道的指向、低矮树丛的延伸方向;二是路灯和垃圾箱等小品设施的排列方向,以及地面装饰材质的变换等,都可以给居民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指引、示意,如图1。

(2)场所多义性——延展空间多功能性 与抽象的空间形式结构相比,功能特性则是个相对具体的概念。它结合空间多方面的影响构成因素,结合人类的使用条件,形成特有的“场所功能”。当然,固定空间的形式、内容并非是一一相对的,弹性功能的空间可以更好地激发人们参与其中,产生更丰富的场所行为模式,从而更为居民所接受和使用。

现实中,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的使用频率与其面积大小并未形成正比,这直接反映了场所的功能适用性较弱。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居民居住时间长短,具体活动行为需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场所的实用意义,设计者可以在更多的区域空间延展其功能的特性,便于不同居住群体灵活、便捷地使用。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尤其可以加强功能多样性的空间包括住宅底层空间、地面公共停车空间、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等,都能有效地丰富社区所需的各项公共活动,如图2。

图1 地面装饰材质的变换引导人流方向

图2 住区内部布置多种活动设施的空间

2.安全感方面

(1)明确的个人空间——保证基本私密性 在交往过程中,利用环境的基本方式就是与他人保持相应的距离,确保足够的个人空间范围,使自己拥有私密性和安全感。个人空间也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界限的调整,居民可以通过它来控制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接触程度,既能保护正常的社交活动,还有助于实现个人的心理控制需求。个人空间就是调节与他人交往、保证私密性的有效手段。

对应高层住宅居住人口的增多,人们更渴望在户外活动时能满足自己对个人空间的需求。通常,住区各个主要出入口、机动车停车场等重要节点处都设置监控设施,从大空间的角度掌控给予居民安全感。然而,除此之外,居民更为注重的是,对使用的空间场所设置个人化的标记,来表明特定人群对于该领域的占有或使用,久而久之,其场所特性就会被人们所接受或默认,如图3。

(2)建立可防卫空间 美国建筑师纽曼提出了著名的“可防卫空间”,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空间层级,即从公共到半公共、半私密再到私密的空间。明确区分公共、私密空间的所属范围,使相邻

空间过渡平缓而流畅。因此,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的限定要素也不应过于呆板、强硬,应通过相应的标志物来引导、暗示空间的过渡和转换。设计中使用铺地材质的变换、地面的微高差、布置低矮树篱或墙垣等处理方式,使人们感知所处空间有明显的领域区分标志,从而建立自我中心的可防卫空间,减少人们被侵犯的心理恐惧,这些处理方式适合居民的交往合作,如图4。

图3 住区随处可见的监控设施

图4 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过渡的处理手法

3.归属感方面

(1)增强邻里关系和互动行为 亲切舒适的住区环境,不仅依靠房屋的整齐排列,还要和谐的邻里交往来支撑。良好的邻里空间需要保持两方面的平衡:一是邻里空间中的住户、居民需要有自己的私密性;二是邻居在尊重各自私密性的前提下,存在相互间的交往,参与一些共同的社区活动,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在高层住区邻里合作意识日渐淡薄的当今,增加居民见面几率、延长逗留时间是促进邻里关系最为有效的手段。边界区域作为人们活动、逗留场所在实际用途上和心理感知上都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有支撑面的空间可以帮助人们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距离;当人们停留在局部隐蔽区域,如在建筑物的凹角处、门廊和树木周边时,这些场所能为人们提供暂时的遮挡和庇护,使人们更方便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和反应;而长时间地在这些场所停留会使人们觉得边界空间比中心场所更加具有领域感和舒适感。

(2)领域性空间的可识别性 人们最开始对空间产生印象是受到环境的刺激而形成的,这种刺激是空间可识别性的直接体现。可识别性的空间需要注重形式特色的营建,针对高层住宅整体和局部色调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手法,为缩小高层住宅建筑的尺度感和压迫感,基本色调不宜过重,局部色彩变化反差不宜过大,保证住宅建筑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尤其在靠近地面的建筑立面,宜采用相对较小的尺度的细部处理,搭配柔和的建筑色彩与周边绿化相呼应,以人性化地缓解建筑体量与居民环境感知之间的实际矛盾。同时,可识别性空间营造还需渗透本土地域特色。承载着文化特色的住区,在给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着归属感和家园感,如图5。

图5 底层住户的建筑立面与绿化布置相互呼应

4.美观性方面

(1)住区整体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注重居住品质的提升,对家园的满意与否从视觉享受逐步跨越到精神满足。对于现代高品质的高层住区,一般归纳由四种因素来决定,即外观美学、景观品质、管理水平、配套设施。

首先,外观美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设计风格和外观形式,还包括建筑的排列错落、天际轮廓的高低变化等,直接刺激着居民的视觉感知。其次,景观品质的打造也至关重要。一个高品质的住房立面设计若缺少景观要素的衬托也会显得呆板。其中,景观不止绿地和树木,还包括硬质的活动场地、建筑小品、社区设施的精心布置,既能各成景观,又能连成体系。再者,住区整体品质还关乎管理水平,干净的路面、整洁的环境、静谧的氛围、安全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入住后的管理维护是保证住区品质的保障。要提高实质的管理素质,增加住区居民的相互认同感。最后,针对高层住区面积扩大趋势,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更加关乎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教育设施,如小学、幼儿园;娱乐设施,如会所、青年、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设施,如商业街、卫生服务站等,都是实现住区高品质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2)高层住区景观的人性化处理 如果仅限于住宅组团之间的空地景观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是不够的,需要考虑到高层居民的视觉特殊性来进行人性化处理。人为的景观创造是必要的,但更应善于利用现有条件来组织景观,充分发挥周边的自然景观优势,如山景、水景等,通过巧妙的三维空间设计,引景入园,使之成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更多高层居民享受眺望的美感。同时,俯视景观应着重设计。其他建筑的屋顶花园、错落的绿化平台,大面积的水面和成片的草地,图案多样的硬质广场等,住宅建筑高低有致、景观种类多样,点、线、面结合,更显整体景观的系统性和多元化,如图6。

图6 住宅建筑高低错落、引景入园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58-159.

[2](丹麦)扬·盖尔.Life between Buildings.[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18.

[3]徐磊青.社区安全与环境设计——在“可防卫空间”之后[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4-39.

猜你喜欢

住区高层居民
高层动态
石器时代的居民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