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

2014-11-17林炳柱刘小燕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梅毒作用

林炳柱 刘小燕

[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梅毒;作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010-03

梅毒是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引起的一种易传染的性传播疾病[1]。梅毒是一种易传染、危害性大的人类性传播疾病[2-4]。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已经被我国卫生部列为手术前、孕妇产前的必检项目,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5-6]。因此,选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实验方法非常有助于梅毒的诊治。为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选择该院临床中心2012—2013年收治的16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临床中心的160例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为实验标本,梅毒患者血清标本通过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血浆3 mL,将血清分离,保存在4~8 ℃的冰箱,待检测[7-9]。

1.2 仪器与试剂

CLIA试剂盒、TPPA试剂盒均为日本富士瑞必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PR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将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分别同时进行CLIA和TPP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将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进行CLIA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时,再进行TPPA和RPR检测,探讨TPPA阳性结果的S/CO值与TPPA、RPR之间有何联系。所有进行检测的试剂均达到实验要求,且操作均按照操作说明书操作[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①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中,CLIA法检测阳性151份,TPPA阳性130份,以回归分析结果为参考,CLIA法的阳性率为93.75%,TPPA法的阳性率为82.50%,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P<0.05)。

②135份非梅毒患者血清中,CLIA法检测阳性率为2.28%,TPPA法检测阳性率为9.28%,RPR阳性法检测阳性率为10.37%。CLIA的S/CO值在2~11有3份,其中TTPA阳性12份,RPR阳性14份;738份,TPPA均为阳性,RPR阳性7份。CLIA法阳性S/CO值与TPPA,RPR法所测结果关系,见表1。

③CLIA与TPPA结果不一致的21份,经RPR法检测,阳性4份,1份含TP31、TP47条带,3份含TP32、TP47条带,1份 含TP17、TP32、TP47条 带,检测结果未显示出的4份,为TP45阳性。14份RPR法检测阴性的标本,通过CLIA法验证也均为阴性 [11]。

3 讨论

梅毒对人体的危害多种多样,越早对梅毒的确诊,有利于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梅毒临床确诊按照梅毒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判断依据[12]。TP-ELISA适合数量较大的操作,但测量结果经常遇到假阳性的情况[13]。CLIA技术是ELISA技术的更新技术,以敏感的化学发光底物代替原始的底物,其特点是信号模式可被酶增强,而且发光信号时间被保持和拉长了,一方面保留了发光免疫分析超高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统光信号持续时间较短等缺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发光和碱性磷酸酶催化金刚烷衍生物的方法是当今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CLIA法对各期梅毒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97.5%,因此其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梅毒的方法[14]。

该研究发现, CLIA法的阳性符合率高于TPPA法。研究发现,CLIA法为阳性结果时,S/CO值较低时TPPA会出现阴性结果, RPR法发现14份为阴性,CLIA法验证结果也为阴性,由此可说明CLIA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PPA法;此外,实验中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可能是标本处理不当导致的。

采用RPR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为4份,1份为TP17、TP45条带,2份为TP45、TP47条带,1份为TP32、TP45、TP47条带。这是由于CLIA包被的梅毒抗原特异性导致的,而TPPA采用的抗原是提纯后的致病性梅毒螺旋体菌体,对TP15、TP17、的抗体选择性较强,当仅有TP15、TP17抗体时,TPPA只会出现阴性。有研究发现梅毒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为TP47 [15],活动期梅毒标志的抗体之一是TP15 [16]。因此推测,9份抗体梅毒标本可能属于早期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在早期或隐性梅毒感染中的检测CLIA法比TPP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综上,CLIA作为一种新开发的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相比TPPA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且容易操作、自动化技术高、结果判断准确且重复性较好等优势,有望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寿忠, 林桂花, 陈依平, 等.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1):1351-1352.

[2] 刘建华.4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在临床中的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31(9):1031-1032.

[3] 高俊,黄文红.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假阳性结果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2):1439-1440.

[4] 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的探讨[J]. 临床检验杂志, 2006,24(4):241-243.

[5] 程艳杰,王广杰,王旭,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29(3): 272.

[6] 侯晓菁,梁艳,陈洁,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实验评价[J]. 检验医学, 2010,25(5):365-367.

[7] 谢昭宁.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J]. 安徽医药,2013,17(5):797-799.

[8] 张良芬.梅毒螺旋体47kD脂蛋白的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4):219-221.

[9] Rollier C S, Reyes-Sandoval A, Cottingham M G, et al. Viral vectors as vaccine platforms: deployment in sight[J]. Curr Opin Immunol, 2011,23(3):377-382.

[10] 何惠,周迎春,刘基铎,等.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 32(13):1469-1470.

[11] 白雪梅,闪全忠,刘欧,等. 不同方法检测抗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的79.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96-98.

[12] Brown DL,Frank J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yphilis[J]. Am Fam Physician, 2003, 68(2):283.

[13] 党京丹.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3,13(5下半月):578-579.

[14] 杜静,张泽芸,周薇,等.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与评价[J]. 广东医学, 2012,38(8):1100-1102.

[15] 柳丽娟,戴振贤,卓传尚,等. 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5):569-570.

[16] Magliulo M, Mirasoli M, Simoni P,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aflatoxin M1 in milk[J]. J Agric Food Chem, 2005, 3(9):3300-3305.

(收稿日期:2014-01-05)

猜你喜欢

梅毒作用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孕妇患梅毒会传给胎儿吗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