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2014-11-17侯璐牛颜冰

中外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

侯璐 牛颜冰

[摘要] 目的 探讨艾灸法结合辨证论治原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脂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辩证后选取穴位,每穴15 min/次,3次/周;对照组为口服舒降之(辛伐他汀),治疗1片/d,1次/d,晚间顿服。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治疗组辨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是优于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的治疗。

[关键词] 艾灸法; 高脂血症;辨证选穴

[中图分类号] R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004-02

目前患有高脂血症的人数越来越多,已变成健康杀手之一,应当受到高度重视。临床通过使用艾灸法治疗高脂血症已经证实有明确的效果[1]。但是,高脂血症的临床类型有很多种,选择固定穴位无法对所有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针对性治疗。中医讲求辩证论,适用于高脂血症[2]。因此,如何将辨证论治与高脂血症的艾灸治疗相结合是该研究的重点。根据临床观察,高脂血症以痰湿阻遏证型、气滞血瘀证型和肝肾阴虚证型最为多见[3]。为探讨艾灸法结合辨证论治原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该研究2011年12月—2012年8月期间通过辨证后采用随证选穴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试验受试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总病例数为60例,按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年龄、性别分别进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4]确定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符合即为高脂血症。(TC>5.72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TG>1.70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停药15 d以上后,虽然服用调脂类的药物,血脂水平仍然符合诊断标准;③知情同意书需要患者本人签署或由其直系亲属代签。同时符合以上3项的患者,视为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1.4 排除标准

①药物引起高脂血症;②正在接受此病的其他治疗方法者。符合任意一条就应该排除。

1.5 辩证分型

对治疗组的高脂血症进行辩证。通过分组后痰湿阻遏型有12组,气滞血瘀型8组,肝肾阴虚型10组。痰湿阻遏证选用足三里、丰隆和阴陵泉。气滞血瘀证选用丰隆、太冲和血海。肝肾阴虚证选用丰隆、三阴交和关元。中医认为高脂血症为“痰浊”,因此3组都选用丰隆化痰祛湿。痰湿阻遏证为脾胃受损,津液不得输布而生痰,故选用足三里健运脾胃;阴陵泉排除水湿。气滞血瘀证为情志不畅,气血津液不得输布而生痰,故选用太冲、血海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证为阴虚阳盛,炼液为痰,选择三阴交补阴,关元培补肾元。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西药:辛伐他汀(每片10 mg×7 s×2板,批号:07432)。操作方法:口服。疗程:治疗1次/d,共12周。

1.6.2 治疗组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室温20 ℃左右,暴露穴位,采用清艾条施灸(国药准字Z20043435)。固定温灸盒,使温灸盒中央对准穴位中央,艾灸距离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为度。中间弹灰1次,保证温度相对恒定。疗程:3次/周,共12周。

1.7 疗效观察

1.7.1 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者在禁食后12~14 h的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方法按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推荐血脂测定法[5]。

1.7.2 疗效评定 根据《高血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为:临床控制:TG、TC达到正常;显效:TC下降≥ 20%,TG下降≥ 4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

1.8 统计方法

全部的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 13.0的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3。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由于血液内脂蛋白高会形成沉积,最终使得血液出现高浓、凝、聚、粘的状态,时间长了会导致血管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发生。西药在防治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中,血脂水平大多数未达到要求的目标[6]。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大。因此,非药物性降脂治疗在临床运用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毛喜荣[7]等指出针灸调整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增加脂蛋白酶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所致。LCAT能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清除外周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减少动脉内壁上脂质的沉积。因此,艾灸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确。

该研究在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高脂血症进行辩证,主要包括痰湿阻遏型,气滞血瘀型和肝肾阴虚型。采用临证选穴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

该治疗方法的操作方法简便,主要运用艾条,成本低廉,疗效好,不需耗费病患的大量时间,适宜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4 结论

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以证实辩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共有60例患者纳入了研究,其中有60例完成整个试验过程。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30例,总有效26例(86.7%),无效4例(1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20例(67.7%),无效10例(33.7%)。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当中,病例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

研究结果表明,辩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其能够显著的改善血脂水平,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口服辛伐他汀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高血脂症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2):81-82.

[2] 李忠仁,陆念祖,王肖曼,等. 针刺治疗中风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1988,8(4):28

[3] 吴元洁,王正,王玉凤."痰浊"与高脂血症相关性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3):201-202.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5]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 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3) :172

[6] 血脂治疗现状调查协作组. 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15

[7] 毛喜荣,王月冬.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1994,10(2):26.

(收稿日期:2014-01-09)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降脂颗粒用于高脂血症治疗的效果研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