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2014-11-17张雨晗

现代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

摘要:在近代文化自觉的演变中,张元济、高梦旦、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出版人作为“少数人”的代表,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转型既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也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在转型中分化出来的两大主流——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近代文化自觉中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

关键词: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文化自觉

历史证明,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反省,最初都是从“少数人”开始的。他们不仅推动了文化发展,也促就了自身的身份定位:成为超越阶级属性、社会身份和经济地位,忠实于社会价值体系的文化主体。

一、传统知识分子: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路程中孕育、诞生、成长与壮大起来的新兴社会阶层。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中,他们发挥了先驱者、倡导者、领路人的作用。他们脱胎于洋务运动,惊醒于民族危机,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自觉承担起时代的使命。1895年4月的“公车上书”中,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仅已经接受了一定的新型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新型知识,并且将传统士大夫“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入世情怀转换为关注国家富强、民生幸福的公共情怀,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诞生。

对于清末形成的知识分子群体,曾有学者归纳其特点如下:第一,他们没有政治传统的阶级性,而是在个人凭籍各项有利的发展条件下成为社会领导分子。第二,他们是受教育的分子;但却限于正统的知识灌输。其他如僧徒的研究佛法,工商的书算技术,优伶乐工的传习技艺,均不被视为知识分子。第三,他们是传统职性分类中的“士”,即传统社会中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第四,他们对于身份立场,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即一要有开拓并延续民族文化的使命;二要有担负国家政治的责任和过问政治的兴趣;三要有谋致全民幸福乐利的抱负;四要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淑世之热肠。①清末知识分子无论从出身还是特性而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安东尼奥·葛兰西所定义的“传统知识分子”(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在很大程度上相吻合,即在社会变动过程中,仍然凭借着文化的持续传承而保持相对稳定地位的知识群体。他们主要来自于那些与过去的经济结构或生产方式(如封建的生产方式、小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等)相联系的知识分子,而当这些旧的生产方式没落或退出历史舞台后,这些知识分子仍然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而存在,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如教士阶层等。②

“传统知识分子”通常是独立的、自治的,超越一切社会利益和集团之上,代表普遍的真理与正义。这一观点从知识社会学创始人卡尔·曼海姆的“自由漂移”(Free-Floating)知识分子理论中可以找到一定支撑。曼海姆认为,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有着一致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的社会阶层,即他们疏离于社会各阶级之外。这种疏离是知识阶层可以超越狭隘的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局部利益和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普遍的、公正的判断和真理的必要保证。也就是说,知识分子是一个“无社会依附性”(Unattached)的“自由漂移”的阶层。③针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余英时曾指出,“士”作为“社会的良心”,不但理论上必须而且实际上可能超越个人的或集体的私利之上。因此,不能用社会属性决定论来抹杀“士”的超越性,即“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为社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绝对不能超越者。④因此,从士大夫蜕变而来的知识分子不少都带有一定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色彩。

自先秦百家争鸣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一为学而优则仕,二为退而修书、传道解惑。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彻底切断了传统知识分子借仕途实现自身价值的常规途径,教育与出版成为他们施展才华与抱负的主要平台。作为“知识生活的制度化场所”,中国近代出版业为转型中的士大夫提供了失去庙堂后的话语空间和生存之道。反向看之,也可以说转型中的士大夫为这一个时期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人才基础与精神根源。在这场浩大的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兴办教育和编译书报的重要性、紧迫性。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旧式学人纷纷投身出版行列,继续自己的人生使命。而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出版业既未完全为国家权力所控制,也远没有被商业机制所挟持,也由此成为知识分子的理想家园。张元济、高梦旦、杜亚泉、蒋维乔、庄俞等旧式文人无不怀着治国安邦、开启民智的热忱投身出版业。作为商务编译所最初的编辑群体,他们无疑是从事启蒙事业的先驱。

传统知识分子因其独立、自治,超越一切社会利益和集团之上的自律,当身处时代潮流之中,往往能不受潮流裹挟,与政府、政治保持适度的距离,因而表现出务实、稳健的姿态。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因编辑教科书可以从最基础的教育做起,有最广泛的读者群,带有传统知识分子色彩的出版人对于教科书的策划和编写作出极大奉献。高梦旦在考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后,“发愿要编一部适合于当时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⑤而张元济鉴于英美传教士所编教材“大都以阐明彼教为宗旨,亦取径迥别,与中学绝无关合”,故明确主张“勿沿用洋人课本”。⑥从稳健的角度来说,因坚信建设现代文化事业不可以否定、摧毁中国固有文化为代价,他们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与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张元济、陆费逵都曾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其身后更有高梦旦、孙毓修等同人的全力支持。

也正因为这种身份认同,传统知识分子多被贴上精英主义、保守主义的标签。王元化在评价杜亚泉时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百余年来不断更迭的改革运动,很容易使人认为每次改革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不够彻底,因而普遍形成了一种越彻底越好的急躁心态,在这样的气候下,杜亚泉就显得过于稳健、过于持重、过于保守了。”⑦这段话同样可以用在多数旧式文人出身的知识分子身上。事实上,杜亚泉在近代自然科学的普及上功不可没,张元济始终重视西方学术著作的推广,他们的现代视野和科学态度不可被忽视。在1936年由蔡元培、胡适和王云五策划编辑的《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中,张元济被学界朋友们称作“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⑧这种论述是对以张元济、高梦旦、杜亚泉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思想性格和文化态度较为客观的写照。传统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与传统无法割裂,故在精神上难脱儒家思想的窠臼,这造成了他们在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时的迟疑。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认识到知识更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体会到文化传承对于民族延续的重要性,并从这个高度出发,高屋建瓴地布局、规划文化生产。因此,他们带给中国出版业的不仅是丰厚的文化资源,更是一种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文化胸怀。在这一点上,传统知识分子值得敬仰。

二、有机知识分子:知识—政治精英的典范

“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是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论断,主要指与阶级一同创造出来,与一定的社会体制或利益集团存在着某种有机的思想联系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自觉地代表着某一个阶级,并作为阶级或阶层的代言人出现。⑨理解这一定义首先要领会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实践不能没有哲学的指导,而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指导实践。实践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思想与行动结合。由此,“知识分子”并非固定的称谓,它只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知识分子不是价值中立的旁观者,而是率领大众投入到革命实践中去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所谓“有机”有两层含义:一指与特定社会历史集团的“有机性”,即每一个社会集团都会产生出与其保持紧密联系的知识分子阶层;二是指与大众的“有机性”,即知识分子不仅教育和启蒙大众,其自身质与量的发展也与群众运动息息相关。在群众运动中他们的知识水平得以上升,社会影响力也得以提高。有机知识分子阶层一旦形成,就成为调节和联系各个不同社会集团的中介,不再仅隶属于某个集团,而是属于全社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并不拥有葛兰西的理论,但他们无疑具有“有机知识分子”的禀赋。与前辈相比,他们接受了现代新式教育,摆脱了传统文化权势的阴影,并深受西方科学、民主、自由理念的影响,打碎了封建伦理纲常的桎梏。因此,他们拥有更为强烈的公共关怀和更为犀利的批判意识。1923年,丁文江在燕京大学发表题为《少数人的责任》的演讲,“中国晓得一点科学,看过几本外国书的,不过八千。我们不是少数的优秀分子,谁是少数的优秀分子?我们没有责任心,谁有责任心?我们没有负责人的能力,谁有负责人的能力?”⑩这种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在中国近代文化自觉期间越来越鲜明。五四之后,知识分子内部逐渐分化,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各异,但这一“少数人的责任”却成为众多不同派别知识分子的基本公式。

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主权独立、政权稳定的现代民族国家。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设存在双重政治困境:一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精神缺失,而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便是寻找到一套全社会都能接受的共同信仰;二是国家建设的主导社会力量缺失,近代中国没有一个社会阶层能够独立完成国家建设的重任。如何应对这种政治困境是完成国家建设历史使命的核心命题。因此,运用政治的力量进行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是国家建设首要的和内在的要求。?入世与参政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然而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现代性的冲击破坏了知识分子与政治的有机联系,造成他们身份认同的危机,但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始终存在。五四之后,进步知识分子在国家重建的过程中找到了为生民托命的方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立场。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士人“内圣外王”的政治传统,另一方面又发展出列强侵略下救亡图存的政治觉悟,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形成了新时代下的身份认同。他们在各种思潮与主义中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社会的共同信仰和国家建设的基石,组织并参与共产党形成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并联合其他无产阶级,把知识分子的精干运动扩大为全民性的“群众运动”,将“少数人”的文化自觉延展为最大多数人的文化自觉,最终完成了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些知识分子正是葛兰西所定义的“有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有机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市民社会中表现出明显的亲民性,即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互相沟通,进行情感联系,传播意识形态文化,在政治社会则表现出明显的参政性,在思想文化领域则通过进入上层建筑争取文化领导权。?而这几个方面恰在出版业得到最佳的结合,这也是为何有机知识分子同样重视出版这个思想舆论平台的原因。邹韬奋、茅盾、黄洛峰、杨贤江、徐雪寒都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出版人。作为有机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将出版事业视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抗日民族救亡运动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解放运动中。《生活》周刊创立时,其宗旨是“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但时局的动荡,尤其是国民党对中国革命军事与文化的双重围剿,使得其“渐渐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1933年至1935年,邹韬奋远赴欧美、苏联,在考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相信,“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决不能依靠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寄生虫;中心力量须在和帝国主义的利益根本势不两立的中国的勤劳大众的组织”。1936年《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其宗旨为“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这体现了邹韬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立场,和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转化。胡愈之曾评价邹韬奋:“他的热情奔腾喷发出生命火花的如椽巨笔,和他领导创办的遍及后方和前线、国内和国外的生活书店出版事业相结合,才能使他在三四十年代前后十余年间,成为全国爱国青年的精神导师,形成鼓舞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宣传堡垒,在抗战前后时期,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的成长发展。”

萨义德说过,“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孤独的,必须自由地结合一个运动的真实情况,民族的盼望,共同的理想追求,才能得到回响。”精英振臂一呼,划破黑夜的长空,民众的认同则将星星之火燎原。有机知识分子借出版的平台传播革命的思想,在发展出更多的有机知识分子的同时更为无产阶级争取到了文化话语权。他们在民族解放与国家建设过程中以鲜明的大众文化立场和积极的政治参与精神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这一点上,有机知识分子同样值得敬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士大夫”。在近代社会结构的剧变中,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将高远的理想落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在这个过程中,新一代职业出版主体得以形成。作为文化自觉中的“少数人”的代表、文化自觉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他们在文化自觉中诞生,在文化自觉中历练,在文化自觉中成熟。他们往往具有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等多重身份,因此,这个时代的出版活动也就自觉承担了文化、思想、教育和社会活动等多重层面的责任。相比之下,传统知识分子更大意义上意味着“启蒙”,有机知识分子则更大成分上代表了“救亡”。但一方面,二者并不能涵盖知识分子的全部:社会解体的迅速和新旧观念的交错使人们的思想经常处在动荡变化的状态中,同一个人文艺观念可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却是封建主义的,前期可能是进步的,后期却是保守的。这正是历史的复杂性所在。另一方面,二者也拥有使殊途得以同归的理想:以天下(人民的、公共的利益)为己任,对人生尽一份道义的责任。知识分子可谓出版之脊梁,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出版业在国家与社会的转折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雨晗,《现代出版》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注释:

① 王尔敏.清季知识分子的自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②⑨[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

③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6~166.

④ [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3.

⑤ 郑贞文.高梦旦在商务印书馆//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3卷) [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257.

⑥ 张元济.张元济诗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2.

⑦ 王元化.《杜亚泉文选》序//杜亚泉.杜亚泉文选[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

⑧ 汪凌,张元济:书卷中岁月悠长[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57.

⑩ 丁文江.少数人的责任[N].努力周报,1923-8-26(4).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3.

龚琰.葛兰西论知识分子的“有机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邹韬奋.韬奋全集(3)[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56.

邹韬奋.韬奋全集(7)[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03,11,672.

胡愈之.我的回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361.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85.

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N].独立评论,1932-8-7.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研究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