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阴抱阳情境下的中国人文科学教育
2014-11-15王莹
王莹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刘鸿武先生的著述《文史哲与人生——人文科学论纲》的主要结构及其观点,探讨了文学、史学、想学、艺术等内在的统一与整体精神下的人文科学教育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刘鸿武 人文科学 教育思考
刘鸿武是一位在中国文化熏陶下,受过西式教育并长期从事非洲领域工作的学者。多年来,他怀抱浓浓的人文情怀,关注非洲发展问题;肩负深深的社会责任,关注现代国人的精神生活,相关著述及观点引起了诸多争议与批评。不过,透过他著述的内容,透过其著述引发的观念与学术思考,或许我们更应注意到在当今中国以令人目眩的变化速度发展下,当代国人灵魂家园建构之需要,探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内在的统一与整体精神下的人文科学教育的现代意义。
一
自古以来,知人论世的文论观一直沿用至今。譬如,《孟子·万章下》中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谈及:“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文史哲与人生——人文科学论纲》的作者刘鸿武,出生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他的父母本在中国东北读大学和教书,后随着国家命运而起伏。因父母被派遣到滇西北丽江小城工作,刘鸿武在“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岁月久游增”的良田阔野中度过整个青少年时代。之后随着父母工作调动,迁往“仰望山接天,俯看江成线”的迪庆藏族傈僳族地区。在澜沧江边生活几年后随父母工作调动重返丽江,完成自己的高中学业。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刘鸿武进入知青行列,在“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的“花马国”度过了两年上山下乡生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武昌珞珈山求学后任教于春城昆明云南大学。1990年从尼日利亚留学回国后,一直致力于非洲研究事业,足迹遍布非洲20多个国家。
作为一个国际关系、世界史和非洲研究等领域的工作者,刘鸿武坚持以“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观念关注非洲发展问题。同时,在人文科学理论、文史哲与艺术研究领域也有多方面建树。在这本自称是其“试图从新的角度探讨文史哲意义与人文科学基本概念”的著作中,刘鸿武明确提出,无论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功能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
二
《文史哲与人生——人文科学论纲》,翻译成英文是“Literature,History,Philosophy and life——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ities in Modern Times”,贯穿全书的情感链条是对中国人文科学教育的深切关怀和思考。全书在结构上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共由十二章组成,加之导语与一些附录内容。第一部分只有1章,总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差异性;第二部分由3章组成,由合转分,讨论了人文科学诸学科的品格境界与内在统一灵魂,以及人文学者的才情意志和生存方式;第三部分由6章组成,讨论了作为整体的文史哲诸学科人文科学的品质、功能等;第四部分由2章组成,由分入合,讨论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是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中国人文科学的现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文科学教育是国人温馨的心灵故乡与精神家园。本章将现代人类的知识与思想体系划分为三大类:头顶星空——自然科学,理性秩序——社会科学,心灵守望——人文科学。作者认为,基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与结构,需要重构人文科学,回归心灵圣境之路。
从第二章起进入全书第二部分。
第二章以“人文科学诸学科品格境界的差异性”为题,提取文学、史学、哲学三大人文科学主体学科,分别阐述其与人生的关系。文之情、史之韵、哲之思,和而不同、并肩而立、相互呼应,构成人文科学世界的壮阔图景。
第三章承接第二章,以“人文科学诸学科的内在统一”为题,阐述文、史、哲三者浑然天成的形离神合。指出高等学校人文科学教育改革需要重视学科沟通、融汇、整合,重铸文史哲之内在统一。
第四章笔锋转到人,论述人文学者在真理追求与科学探索中的图景,在人文科学教育中的本真情怀。人文学者对生命之自然天性,对人之现实生活等拥有更多尊重、包容,以宽广多元的视角,促进人文科学良性发展、架构人类交往之友好桥梁。
从第五章起,进入全书的第三部分。较之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主要将文史哲纳入人文科学整体视野下展开论述。
第五章主要从“完美与理想的超越性、理性与灵性的交织性、古老又现代的体系性、科学世界的承载性”四个方面比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论述说明人文科学究竟是怎样的知识思想世界。
第六章着重论述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指出其是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灵魂和引导者。以及人文科学在现代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关系中的桥梁、沟通作用。
第七章以“人文科学亘古常新”为主题,论述其独特的发展进步模式。以期用一种基于人文科学自身特点的眼光,合理制定实施正确的人文科学学科发展战略、教育政策与人才培养政策。
第八章着重讨论“人文科学怎样做、如何做”的问题。通过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阐明人文科学客体性与主体性同构的双重属性。
第九章基于人文科学现实发展环境与社会条件的艰涩,从其无为无不为,物质与精神互动等层面,提出合理扶持、宽容、自由的学科发展环境与教育期待。
第十章介绍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当代的发展进步与演变现状。阐明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科学经历的喜忧变化,涵盖光明的前景与暗涌的忧患。
从第十一章起进入全书第四部分,基于前三部分的详细阐述,再次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置于同一情境下。
第十一章主要论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从二者最初的合到后来的分离,说明两者的异同、分离后的利弊,以及现代发展环境下二者的新综合。
第十二章主要论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从对“科学”的界定入手,论述二者的互动关系,指出人类需要以人文科学追求理性与情感平衡、人与世界和谐的精神和理想来规范自然科学技术,使人回归心灵故乡。
三
宋代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一文中提到:“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后魏学者祖莹亦说:“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同死人共生活也。”他们都强调一个人写文章,应有自己的结构安排,应有自己的风格。
通读本书,字里行间潺潺人文气息芳香四溢。作者的文笔并非像急流一般的尼亚加拉瀑布倾泻而下,而是缓慢地一点一滴,无声般潜入心怀。所谓“言如心声,文如其人”,在本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作者在云南、非洲的“边城”生活历炼,再辅以“中国之子”对于祖国深挚关爱的感情,改用胡适先生“充满魅力的人格是世间最具震撼力的品质”,笔者认为“充满人文关怀、国家之情的著作是世间最具震撼力的精神食粮”。无论读者是否同意刘鸿武的观点,他的文笔、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能打动读者,他对人文科学的教育思考能得到普遍尊重。而他融文史哲于一体,融自然、社会、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新颖且富于启发的思索,使他的这部著作成为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也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转型改革的人需要认真阅读的著作。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强调诗眼的重要,换用到一部著作中即为:文眼是一本书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题目意境的关键语句,是足以使全书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作者刘鸿武深谙此道,从这点出发,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巧设文眼,将自己“人文科学是人类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
四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列,称之为“三才”。例如,儒家文化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文化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充分说明了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这部著作回归到本真的“人”、内心世界的“人”。但在现实环境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其物质性、实用性呈“阳”性发展,而人文科学作为支撑人类知识与思想大厦的砥柱之一,时常被遮于迷雾之中,呈“阴”性发展。该著作梳理对比了这三者,重申了人文科学之功能价值意义。作者认为人文科学拥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功能价值,因此促进国家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必须重视“阴”性的人文科学,阴阳结合,实现天地人相统一和谐。
对于一本著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作者在心灵世界中感受到的生命快乐,在精神理想追寻中获得的价值思考,其厚重在浮躁的现实中或许令常人望而生畏,难以产生共鸣。“高山流水觅知音,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终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历来有才情意志之人,因其追寻高远清明之境而知音难遇。笔者真挚地期待本著作能够书逢知己、乐在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