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
2014-11-15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生存理念。追求公平,伸张正义,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唐太宗赏不私亲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官品都列为一等。
太宗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知道后大为不满,上奏道:“刚开始起兵反隋时,是我带兵首先赶来响应。现在房玄龄这些舞文弄墨的人,却功居第一等,不能让我服气。”太宗回答说:“国家大事,只在赏罚。所赏的人和他的功劳相当,无功的人自然就会退避不争;所罚的人和他的恶行相当,做坏事的人就会感到畏惧。如今论功行赏,房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安抚社稷的功劳,就像汉代的萧何一样,虽没有战功,但能制定策略、推荐贤能,所以应该功居第一。叔父您虽是皇亲,但我不能因为亲私关系就随意给您封赏!”功臣们听后互相耳语道:“陛下最为公正,封赏不偏袒亲眷,我们怎么能妄自请求非分之赏呢!”
何武秉公断案
西汉末年,何武升任扬州刺史。当时他辖区内的九江太守是戴圣,即《礼记》中称为“小戴”的那一位。戴圣虽为硕儒,但政行多不遵法令,前任刺史因其儒者身份而加以宽容。
何武到任后,巡行九江各处,有被检举出来的官员就交给戴圣裁决治罪。戴圣对此极为不屑,说:“何武这个后生懂得什么,这分明是在扰乱我的工作!”于是对交付的案件不予理睬。何武见状,便派手下人严加查访戴圣的罪行。戴圣很害怕,主动向朝廷提出辞官的请求。
后来,戴圣儿子的宾客聚为群盗,被官府捕获,拘押在庐江郡—正是何武的辖区。戴圣见其子受宾客牵连,又落入昔日“仇人”之手,认为儿子一定会被处死。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何武不记私仇,公正地裁决了此案,戴圣之子最终得以免死。从此以后,戴圣对何武心悦诚服。每当何武到京城奏事,戴圣都会到他门下拜谒。
吴兢秉笔直书
客观公正,是编纂历史的人应具备的第一品格。唐代史学家吴兢和刘知几共同编写《武则天实录》,其中叙述了武后的宠臣张昌宗诱使张说诬证宰相魏元忠谋反之事。张说当了宰相后,读实录时见到了这一段,心里很不痛快。他知道这是吴兢所写,却故作淡定假意对吴兢说:“刘知几真是太不宽容了!”吴兢听后,说道:“记录这件事的人是我,与刘知几无关,这段史文的草稿都在,您怎么能错怪别人呢?”听了这番话,与吴兢在一起工作的史官们都称赞他为人正直。
后来,张说又多次以人情让吴兢改写这段史实。吴兢拒绝道:“假如顺从您的私情,那么所记载的事还叫实录吗?后人谁还相信历史呢?”作为史官,吴兢的公正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被誉为“今世的董狐”。(编者注:董狐是春秋时晋国史官,敢于秉笔直书,不阿权贵。孔子评价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公平正义”?欢迎参与互动话题,发表你的见解,文字可长可短,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投稿邮箱:yuedu@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