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公正

2014-11-15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公正

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公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环境的和谐,更离不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和满足。而公正则是实现这些条件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当今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时代呼唤的最强音,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促进社会公正,首先要对公正作辩证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是吸收了古今中外公正观念和公正实践方面的优秀成果,并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形成的。对于公正,应将其放在理想与现实、近期和长远、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中来加以理解。公正既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嗟来之物,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实现社会公正需要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来保证。也就是说,解决公正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呼吁,而是要遵循“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历史证明,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公正只能是空中楼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为社会公正的最终实现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

第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健全的公正制度和保障体系不仅能使弱势群体享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权益,而且使社会福利为广大人民共同享有。需要指出的是,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真正的公平也不要求绝对平均,结果公平与结果差异并不矛盾。

最后,公正并非抽象的口号,不能光靠热情,更不能仅靠幻想,而是需要在知行合一中去实现。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执法人员,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公平正义的资源,树立公正理念,并在实践中公平做事,公正做人,维护正义,从而使公正理念真正成为人民自觉接受的社会主义理念,让群众自觉参与到确立和维护社会公正的行动中去。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公正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名家谈教育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道德愤怒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不公正
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