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外语习得中学业自我概念研究之初探

2014-11-14闫施宇

科技资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研究者学业

闫施宇

摘要:本文从第二外语习得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学业的自我概念的研究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与反思,同时了解了学习自我概念的含义,并且对理论模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做了相应的探讨。学业自我概念研究在第二外语习得领域中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第二外语习得;学业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1、引言

自我概念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在学习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高校教学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因此,“学习者”在教学研究中不容忽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语言教学的研究重心就从教学工作者转向了学习者。造成习得差异的学习者个体因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情感因素作为较为重要的个体因素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其中包括动机、移情、焦虑、态度、自信心、个性等。对动机因素的深入研究,促使研究者对学习自我概念的研究激发了很大的兴趣。在国外,该研究主要是对被研究对象的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来开展的。R.C. Wylie(1979),Hattie(1992)和Byrne(1984)的研究都充分表明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成就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由此可见,优秀的学习者一般都拥有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的是“学习者”对本身的认知,自我概念可视作学习血液者对于自身习得的“初拟”。长期以来,国内的自我概念研究多集中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成就的关系上,被研究者重点涉及高中小学生,对于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自主概念研究极少;英语教学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探索与反思,很少有研究者关注过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概念对其习得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学业自我概念相关研究

2.1 学业自我概念概述

自我概念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进展源于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统计分析策略和手段的极大改善和自我概念理论模型建构的根本性发展。这对于语言教学的研究重心的转移,即从教学者转向学习者,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但因自我概念其内涵复杂且丰富,对其研究均侧重其分支领域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内容和方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国内在本世纪初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生自我概念的研究,而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研究比较少见且研究结果出现不一致。

2.2学业自我概念的含义及结构

自我概念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可以进行定向的调节个体行为,对于社会的完善与个人的发展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内与国外中的心理学家们都没有对自我感念的界定上存在相同的看法。1890年,William James提出了自我概念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Shavelson等学者的研究证实,自我概念不仅是一个多等级,而且是多层次的结构,其中包括两部分: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关于学业自主概念,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观点。House(1992)从认知角度,认为所谓的学业自我概念,指的是学生对自身学业能力的自我认识,是学生预测和判断自己在学业任务中能不能取得成功,能不能掌握某一具体的确定的学业任务。Byrne(1996)从评价角度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成就情境中对于自己的知识的知觉。Marsh(1997)却明确表示,学业情感体验应该是学业自我概念的一部分。Bong and Clark(1999)也提出,情感和认知维度组成了学业自我概念。Eccles和Wigfield(1995)则认为,学业情感体验应属于另外的结构,学业自我概念应强调认知和能力的成分。

我国的一些研究者对于学业自主概念亦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李叶和田学红(2002)提出,学业自主概念应该是学习个体对自己学业各个方面的评价和知觉。林丛德(1995)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指的是在学校环境中个体对自身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的知觉和评价。郭成(2006)等学者研究认为,学业自主概念就是在学业情境中个体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其中包括对自己在不同领域中的学业能力,成就,情感以及方法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姚计海和申继亮(2003)却认为,学业自我概念应是学生把自己作为客体,然后对自己在学校中的学习态度,能力,体验以及价值作出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学业自主概念的结构式学业自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Shavelson等学者在1976年第一次在提出了学业自我概念,他们又把学业自我概念分为各个学科的自我概念。Marsh等学者在其模型基础上,编制了比较完善的自我描述问卷,即SDQI,II,III。1984年,Song和Hattie对此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指出学业自我概念由能力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和成就自我概念三部分组成。20世纪90年代,Marsh编制了学业自我概念量表ASDQI,II。另外,Byrne和Shavelson(1986),Vispoel(1995)和Yeung(2000)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得出了相关结论,都认为很强的等级性是具体学科领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征。因此可得出如此的结论,即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具有多侧面和等级性的特点。

2.3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可谓是自我概念理论的奠基人。James(1890)认为,自我概念由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四部分构成。Coopersmith(1967)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他所编制的Self-esteem Inventory单维建构的测量问卷用SEI的单向成绩来衡量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Piers和Harris(1969)和Rosenberg也编制出单维建构的量表。自我概念的多维阶段理论模型在Harter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突破。她(1984、1985、1986)先后提出了多维度模型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遵循,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endprint

在Harter的多维度理论基础中,Shavelson等学者修整了自我概念的定义,在1976年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般自我概念包括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又可细分为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比如生物自我概念和化学自我概念;非学业自我概念又可细分为情绪的、身体的、社会的自我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Marsh等以Shavelson等学者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出了比较完善的自我描述问卷(Self-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简称SDQ)。Marsh等又在1990年编制和修订了学业自我描述问卷(Academic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简称ASDQ)。

2.4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析

在国外里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则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有着关联性,而这些则是学者们研究学生学业自我感念的主要内容。在Byrne(1984)研究表明,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成绩与相对应的学业自我感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Hattie(1992)曾经对先前的128个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存在的关联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发现在1136个相关联中至少有994个表现形式为正相关,170个变现形式为负相关,22个变现形式为零相关。其中平均的相关程度达到了0.21左右。在1986年中Marsh等人曾经运用I\E参照模型对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他们同时采用的是内外部的参照形式。通过与外部的比较,语文、数学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存在着高相关。然而与内部进行比较,语文、数学自我概念与语文、数学学业成绩都呈现出负相关,非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2.5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Marsh (1984)和Thomas Goetz (2008) 提出并进一步阐释了大鱼小池效应(the-big-fish-little-pond effect),即加入高成绩水平学校的学生其学业自我概念水平会明显下降。他认为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外部比较形成的,学生将自己的学业成绩与学校中他人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并以此作为基础形成个人的学业自我概念。因此大鱼小池效应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学生与那些高成绩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获得低学业自我概念;学生与那些低成绩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获得高学业自我概念。与大鱼小池效应相反,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则表明团体平均成绩水平对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正向的影响。有研究者这出,学生可能会因为被选中加入高水平团体而感到自豪,其学业自我概念水平得到提高。

国内对于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1994年,台湾学者张春兴提出了学业自我概念由一般学业成就,主要学科成就和特殊学科成就组成,并受到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刘玉新(2012)研究了高中理科资质优秀的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他指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

2.6我国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处于对于西方研究模仿和验证的时期,大量学者进行的都是对西方学业自我概念理论的验证研究。刘小明等(1991)的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分值高的人成就动机强,自我概念分值低的个体成就动机弱;前者学业成绩优秀,而后者与学业成绩无相关。刘晓陵等(2000)研究发现,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与其学业自我概念的情况相同。张立迎(2003)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既是学业成绩的原因,又是学业成绩的结果。王桂祥(2004)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的群体差异。王中会和许燕(2005)研究显示,学业自我概念的情况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朱丽芳(2006)发现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习目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吉鸿(2007)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自己学业及总体自我概念评价较高。由此可见,国内的自我概念研究多集中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成就的关系上,被研究者重点涉及高中小学生,对于大学生学业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极少,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自主概念研究几乎无前例。

3、结语

因此,研究第二外语习得中学业自我概念,有助于提升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业自信心会有效改善第二外语习得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郭成何晓燕张大钧.(2006).学业自我概念及其学业成绩的研究述评[J].(29), 133-136.

2.李叶田学红.(2002)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S].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3).

3.刘晓陵张进辅. (2000) 高一学生物理成绩,学习归因以及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S].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326-331.

4.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2003)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 (9), 18-23.

5.张立迎甄淼淼. (2003)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S].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研究者学业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