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2014-11-14杨琦
杨琦
摘 要: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不错的应用效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进一步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此提升我国的税务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目前税收信息化水平下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基础提出了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税收 税务管理 纳税人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1 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税收信息化的实现解决了纳税人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变化以及税源流动性加强给税收工作带来的挑战,为更加高效地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因此,继续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客观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可靠的税收信息,让税收数据得到增值运用。
1.2 是实现服务优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税服务工作也需要从维护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和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征、纳税环境。
1.3 是全面实现电子政务的必要准备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深化税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 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改变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和稽查手段,提高办事效率,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奠定基础。
1.4 是节省税收管理成本的最佳选择
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税收工作信息化的实现让税务管理由原来的粗放型逐渐走向精细化,不仅可以减少税务管理与征收人员,还细化和拓宽了服务方式,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税务的管理与征收成本。国家财政支出也就相应降低,省下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去或者用于纳税服务水平的建设。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了,满意度就会随之提升,起到加强依法治水效果的作用。
2 当前税收信息化程度下存在的税务管理问题
2.1 税务人员的管理思想存在一定偏差
信息化税收系统同时包含纳税人以及税收机构的税务数据,它改变的只是税务管理模式,管理依据和管理目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下的税务工作存在着“唯信息论”思想,这种管理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税务人员没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因此将信息化税收管理工作停留在了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手工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一层面。
2.2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没有与实际相结合
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且有着不错的运行效果。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税收情况,因此没有与社会其它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曾经对税务管理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制定税收发展规划,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基础,致使税收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局部性以及缺乏规范等问题。
2.3 基础税务信息的采集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税务信息化水平下,我国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纳税人税务登记、税务申报表、专用发票以及税款的入库情况,而纳税人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以及银行存款等相关基础输数据则普遍缺乏。
2.4 税收数据的储存以及传递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的税收信息化水平下,我国只有少数地区是以地、市局为单位来集中税收信息,更多地区都是以县局甚至是基层局为单位来建立税收数据库系统,因此我国的税收信息比较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全国的税收信息汇集起来,就需要利用网络将储存的税收数据传递给高层税务管理部门。受到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税收数据的储存和传递不仅可靠性和时效性较差,而且精度也不够高。
3 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贯彻税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在“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讲究实效”等原则下实行税收的信息化建设,并以“一体化”作为基本要求,让税务管理人员理顺工作流程与机制,充分认识税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全面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在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下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摒弃纸介质条件下的税务信息管理思想。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信息化税务管理的实现并不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手工模式,它所追求的是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加和谐、自觉的纳税环境。只有在改变工作与管理模式的同时更新税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信息化税收管理才能在不断的进步中得到深化。
3.2 针对不同地区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同进行深化
我国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以县局甚至是基层局为单位,因此不同地区信息水平与实际情况的不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保证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需要以不同地区信息化程度的实际实现程度为基础来加强税收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为目标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3 拓宽税务信息的采集范围,提高信息的精度
第一,在采集税务信息的时候,要拓宽范围,既要采集与税收征管有直接关系的税务数据,同时也需要采集纳税评估、税源监管方面的信息,比如纳税人的商业往来情况、金融信用、财务报表以及银行存款等。第二,把好质量关,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为原则,在充分理解税务信息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基础税务数据审核机制,提高税务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
3.4 提高税收数据的储存与传递技术
(1)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平台,让税务信息得到深度利用
一则需要制定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让一线操作人员以及数据管理人员规范自己的操作,减少直至杜绝垃圾数据的录入,保证税收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则需要在一级税务机关内部设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让精英人员负责相关的数据规划工作,监督数据的采集与加工过程。然后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并与业务部门配合,共同研究税收信息的价值,对数据进行深度利用。endprint
(2)实现不同税务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一体化”,因此在建设信息交流平台的过程中,数据标准要保持一致,此外网络以及硬件的规格也要保持相同,只有让信息平台软、硬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才能切实提高税收数据的传递速度,实现资源共享。具体我们可以利用“逐级推进”的方式对我国的信息交换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与加强,它可以起到以下作用:第一,在交换登记税务信息的前提下建立电子信息交流平台,让国地税、技术监督部门、工商和税务和部门之间交换有用信息;第二,实现纳税人银行存款实名制,让税务部门共享纳税人的银行存款情况,抽取有用信息,然后借助金融部门的监控优势掌控纳税人的资金使用动向;第三,坚持使用唯一性代码,让公民以及企业代码实现统一化,彻底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征管的投入成本。
3.5 加强网络安全,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措施
第一,引入信息安全评估体系。税收信息是动态的,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信息安全会同时受到外部攻击、内部破坏以及内外勾结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为了维护信息安全,相关税收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税务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然后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来应对可能的网络风险。第二,建立税收数据的安全储存体制。比如,在操作权限的基础上对税收信息储存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带自动备份功能的计算机设备,加强系统的安全性。第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一般的税收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层网络体系:第一层,税务系统内部建立的业务网;第二层,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政府之间用来沟通协作的信息专网;第三层,同时贯穿专网与内网的服务外网,它主要面向社会民众和纳税人。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安全,三层网络之间应该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反病毒监测技术进行隔离,以免不法分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入系统。第四,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信息系统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此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必不可少。只有在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尽快找到解决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恢复税收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系统应急机制的建立应该根据数据库、机房、互联网、终端以及主机等不同对象制定应急预案,具体包括负责人的确定、信息安全事故的传递方法、事故的定义以及解决流程等内容。另外,为了确保应急机制的有效性,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以锻炼他们的应急反应速度,有效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3.6 完备税务信息的稽查手段,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税收信息化建设下的税务管理对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只有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依托,税务管理部门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并依托稽查手段来提高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稽查自动化,切实推动税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以完备税务稽查手段来深化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下,稽查手段的完备需要在掌握市场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信息、企业的变革与发展等相关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建立税务稽查网络系统,同时涵盖监察、审理、执行以及选案等环节的法律、规定、政策、税源大户、税率税目、国内外税收稽查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状态等信息,以此网络系统为基础推动稽查办案人员利用快捷电子邮件实现资源共享与沟通,利用信息化建设来加快稽查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庞磊,董静.信息化条件下深化税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1(02)
[2] 蔡德全,刘玲.推进我国税收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