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话听写
2014-11-14薛雨梅
薛雨梅
听写,曾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从学生角度看,听写是人人参与的,也是能及时看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的,所以,它能增强每个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从教师角度看,听写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能通过练习纸(练习本)看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班级授课制之下,确实是简便有效的。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的实施,听写似乎不那么受人追捧了。笔者曾对小学二、四、六三个学段三个年级的默写频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年级\&频率\&二\&每篇课文学完就听写一次,学完三篇课文再默一次\&四\&两篇课文学完默写一次,一个单元再默写一次\&六\&一个单元默写一次,家长报默\&]
从结果来看,听写只作为字词检测的工具,盛行于低中年级。随着年级升高,运用渐少,甚至有消失的迹象。更有教师坦言,听写是应试教育的昨日之花,不能登大雅之堂。听写,真的这么简单,只能渐渐消失吗?
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索,改变了听写对象、拓宽了听写内容、改进了评价标准,发现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听写这朵花。
一、改变听写对象
1﹒学生报,学生写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听写,可以改变听写对象——指导学生确定听写内容,报给同伴听写。组织学习小组,每一个组员轮流做“考官”,负责报默和组织评价。当每一个学生变成“考官”也就成为了学习的探索者,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在评价他人中“教学相长”。
2.学生报,教师写
班集体中难免有几个学生对于字词掌握慢一拍。对于这些学生,笔者让他们一周做一次“我是报词人”:由他们选择近期所学十个字词报给老师(或小老师)写,大家做评委。为了难住老师,他们常常煞费苦心反复筛选。报默时又相当于再次复习,评委见证也是一次复习。我有时故意犯错,让他们纠正,在纠正中又得到了强化。默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掌握字词,谁报谁默谁得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
二、拓宽听写内容
1﹒听写问题
一个词语所涵盖的不只是字形,更有词义、运用。听写词语时,可改报词语为报问题,让词语以答案的形式出现。例如,要求默写“恍然大悟”则报:根据意思写词语:“一下子明白过来”。又如,要求会默写“提心吊胆”,则报:根据句子意思写本课新词。“小明昨天作业没有完成,早晨到学校时 。”
听写问题可将学生词语意义理解并运用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听写时学生势必要联系语义环境,综合字词的音、形、义,同时多种感官有机结合,提高了思维能力。
2.听写句子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就作文教学指出:“听写句子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听写句子或听写段落,有助于学生掌握句意和句式,老师念一句,学生只有了解了整句的意思以后才能写下来。”平时可以每天听写一两句谚语、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名言警句,有时把一些美文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记录下精彩句子。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成为听写内容。
听写课文中的句子是对课文的回味,听写名言警句、美文积累了语言,听写学生作业中的精彩句子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在不经意中,语文听写不再单调乏味,蕴含着浓浓的人文韵味。
3﹒听写故事
笔者经常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读一些用词恰当、构段简洁的小故事给学生听。第一遍要求记住大概内容,第二遍听后对重点部分进行回味,第三遍听后练习复述。最后,让学生写下故事大意。听故事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语言熏陶的过程。
新课标中也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等要求。听故事、写故事大意,正好可以锻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以及积累优美语言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标准
一般的听写成绩是以字词正确率作为标准。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之一,“听写能力”至少还包括注意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应该首先改变评判依据。笔者就把“不出声,不询问,不走神”等作为听写成绩之一。我的听写开场白常常是“我们一起进入安静听写时光”“比一比谁的注意力强”等,让学生明白听写不只是写出正确的内容。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对于听写有个做法:坚持只读一遍,速度较快。笔者也做了这样的尝试,最初有些学生跟不上,我告诉他们:“你要调动全部的能量进入到听写中,加油!”改变评价标准,养成的是凝神静气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些许改换,听写的优势愈发彰显:它不仅可以检测巩固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自愿,同时还增进了同伴交往,在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综合能力。它不只是教学字词的辅助,还可以成为语言积累、人文熏陶的舞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累语言,锤炼语感,提高语言素养。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能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供保障。当然,它也是思维锻炼的平台,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中培养并促进学生快捷的反应力,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开发与提高。重新拾起“听写”这朵曾经盛开的花,换一些角度去欣赏,就会发现它可以愈开愈艳,愈开愈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