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科书中的民族元素

2014-11-14曹燕萍张露予李文俊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曹燕萍+张露予+李文俊

【摘 要】语文教科书是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提供语言输入的主要源泉。语文教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使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中的民族元素(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语文教科书涉及的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较少。这种状况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族群身份的弱化,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多重文化认同能力不利。故而,语文教科书应该增加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并且从教材的使用方法上弥补这一不足。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少数民族学生 族群身份 多重文化认同能力

一、教科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而且是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语文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语言学习的三个必要条件为语言输入、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使用机会。语文教科书是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听到或接收到的并作为其学习对象的语言。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句型和语篇的样本,能让学习者学习到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规则,能让学习者逐渐地获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语言学习既是一个内化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语言移入的过程。孩子通过学习母语逐渐成为知识的人、文化的人和社会的人。母语的学习是孩子逐渐成为母语社团成员的过程,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接受其所处的语言文化社团的信念、价值观、风俗习惯。综上所述,语文教科书不仅肩负着让孩子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任务,即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使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因此教科书的选材不仅要考虑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还要考虑其所涵盖的人文内容。语文教科书涵盖的人文内容关系到学习者意识形态的形成,关系到学习者身份的建构,即学习者会被社会化成什么样的人。以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笔者发现语文教科书涉及的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较少,这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份建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语文教科书中的民族元素

汉语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与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涉及不足。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某一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大约有350课课文,但涉及少数民族的课文仅有7课。另一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大约有280课课文,但涉及少数民族的课文仅有5课。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语文教科书中少数民族被边缘化,具体体现为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因为语文教科书更多强调的是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是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群体所学到的,并遵守的行为方式。人们从亲戚、社团其他成员那里学到文化。人生来并不具有文化,但通过观察、模仿和尝试逐渐获得文化能力[1]。笔者对10名英语专业的彝族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发现他们没有一名知道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接受采访的10名彝族学生,8名直接说不知道火把节的传说,2名学生则说火把节是与人们点火驱赶怪兽有关,他们把火把节与汉族文化中放爆竹驱赶怪兽迎新年的传说混为了一体。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典型传说都不了解。

在基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被边缘化了,语文学习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又从目标语文化的角度被再度强化,因为通过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来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是英语教育的人文内容之一。

三、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元素不足造成的后果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数居住在边疆地区和民族聚居地。多数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他们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由于少数民族跨越了不同的语言、文化界限,他们就拥有了多重身份。以云南的彝族学生为例,在村寨或在家里,他们用彝族话与家人、朋友交谈,此时他们的彝族身份就充分地显现出来。在学校里,他们用标准汉语(普通话)和云南方言(一种非常接近普通话的语言变体)与教师和同学交谈,此时他们的中华民族身份就充分地体现出来。 “身份”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员资格,把什么样的价值和情感赋予到成员资格上,都会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语言,特别是母语,对“身份”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母语被孩子用于早期的社交活动,母语具有社交功能。母语与人的“身份”、日常生活和家庭朋友相关联,母语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价值观、抱负和信念。母语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产生了一种“语言身份”。少数民族学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中成长,形成了民族语言身份和少数民族族群身份,而在与汉族学生合读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时,形成了与标准汉语相关的中华民族身份。族群身份是以共享的文化信念和惯例为基础建立的身份。共享的文化信念和惯例包括语言、历史、传统和宗教。族群身份被视为一种文化上的而不是生物学上的联系。国家民族身份是以共享的历史、祖先、信念、传统、语言和宗教为基础建立的身份,此种身份需要通过升国旗等活动来强化[2]。某一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面五星红旗》和另一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升国旗》就是对国家民族身份的强调。教材对国家民族身份的强调是必要的,这有利益国家民族向心力的形成,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但是同时必然也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其族群身份和国家民族身份赋予不同的价值。笔者采用配对变语法让60名少数民族学生对说民族语言的人、汉语的人以及说英语的人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进行评价。从配对变语法语义微分量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经济状况的好坏,还是社会地位的高低,用英语和用标准汉语讲故事的人获得评判的平均值都高于用彝语讲故事的人(比如,用彝语、英语、标准汉语讲故事的人所获得的有关社会地位的平均值分别为3.283, 4.183和4.067)。这一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赋予国家民族身份的价值和赋予英语本族语者的价值高于他们赋予族群身份的价值。这一现象与教科书涉及的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不足的事实分不开。教科书中的课文即便提到了少数民族,但也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无关联,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提到都是“山坡”“坪坝”“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的、古老的铜钟”。教科书中与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介绍不足,无疑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把负面的价值归咎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丧失了民族语言能力,并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他们正在失去民族语言文化这一宝贵财富,并逐渐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族群身份,仅仅只是在人口统计上拥有少数民族的族群身份。语言教科书对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介绍不足将会导致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失调,具体表现为少数民族学生族群身份的弱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同时具备族群文化认同能力,国家民族文化认同能力和全球文化认同能力,将会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因为他们的多重文化认同能力能让他们拥有多重文化同理心,能让他们在族群文化社区、国家文化社区、全球文化社区更好地履行社区成员的义务,为不同社区服务。综上所述,丰富语文教科书对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介绍至关重要。

四、丰富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元素的措施

语文教科书对少数民族介绍的不足发生在教科书对农村的遗忘这一大背景之下。有的学者指出,“现行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与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教科书与课程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 [3]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农村文化被不断地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属于农村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如果教科书一味地宣传现代英语国家的城市和工业文化以及主流民族的城市和工业文化,谁还会眷顾少数民族文化呢?少数民族学生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只有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才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旦某种语言文化被赋予了较低的价值,人们便不会努力地去学习这种语言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不断地丧失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在教科书内容的设计上有意识地纳入一些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如把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和民族风情纳入教科书编写的选材范围。总之,教材编写者应该在教材中要尽量多覆盖一些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的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者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用一些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材料;教材教授者在教材材料的使用上,要树立语言教学肩负着传播文化、培养合格公民使命的信念。笔者对20名云南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20名语文教师中,有18名教师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根本没有涉及少数民族。问卷调查显示在这20名教师的班级中都有少数民族学生,并且这20名教师中就有4名教师是少数民族。从对一线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在教学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挖掘教材蕴含的人文内容的意识,特别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在当下流动、多变的后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跨越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他们需要在不同的身份中找到平衡,不能因自身的多重身份而经历“身份危机”,因此在语言教学中需要传播多种文化,培养学习者的多重文化认同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当地导入一些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如《欢乐的泼水节》介绍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向别人泼清水就是向别人祝福,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教授此课时,可以在导入课文的学习之前,让不同民族的学生讲一讲他们的民族用什么方式表达祝福。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各民族的孩子感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重视。总之,要克服语文教科书对与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介绍不足,就需要同时在教材的编写和教材的教授方法上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Oswalt, W.H. Life Cycles and Lifeways: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M]. Palo Alto, CA: Mayfield, 1986: 25.

[1] Block, D. Second Language Identity [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7:43.

[1] 李书磊. 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06.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德育工作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四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