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及思考
2014-11-13水巧明
水巧明
摘 要: 虽然面对的教学环境不一定都能尽如人意,但一名教师的讲坛下,坐着的都是一个个年轻而又鲜活的生命,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作者参加了教学技能比赛,谈谈参加这一活动的感悟。
关键词: 教学环境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
首先,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和听取专家的点评,我发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兰州22中的老师讲得本色而行云流水,寓巧于拙,预设与生成皆精巧自然,教师语言干净准确,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学养丰厚,堪比大家。相比之下,我的综合素质较差,这次输得彻底,也输得心服口服。专家提问时指出,我的教案太过简略,课堂上对基础的夯实不够。总结以上问题,今后,我能做到也必须做到的便是由粗放走向细致。深研教材,在学识和教艺方面都有更扎实的功底,才能期望做到课堂上游刃有余。
未经过大赛磨炼,我的心理素质欠佳。我连一次上城听课的机会都未曾有过,更何谈经历大场面呢?紧张的原因,一是底气不足,二是未能以学习态度应赛。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心胸和视野。修炼思想,才是关键。
其次,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
这次听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多数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代替;五花八门的活动被扎实的读书练习代替,真正彰显了课堂本色。
课堂是否高效是衡量课堂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教师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高效”,注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每节课都非常注重对预习的落实。上课直接解决字词,没有拖沓;导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读文本时有同学就能够谈得深刻、全面甚至语出惊人。这提醒我们切切实实把课前预习落实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抓住导学目标的好习惯,上课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文阅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绝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让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提意见,进而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使其更好地领会感情,层次非常清晰。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有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困惑,再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生字,感悟做人之道,再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最后适度拓展。
经过以上分析,我明确了努力方向:
在设计教案时,充分考虑到教案设计的合理性,教案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关联性。首先在选材上,老师应该对所选教材有全面把握,包括所选文章的写作风格;其次,教案上要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其看清问题的本质。我们提倡课件应该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多媒体课件确实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组合,形成一体化的教材,使内容单调、枯燥,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各自独立形式存在的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但是作为辅助学科教学的软件,尤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那么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课堂教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立体利用时间。比如在找某些或某个学生在黑板上写题或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在干什么,是在思考、在練习还是瞪着眼玩?不少老师上课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种情况,提问一个学生时,其他学生在玩;或按次序提问时,学生只思考自己的那个问题。这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老师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喻旭初,韩小洁.中学记叙文写作技法.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3]赵徽,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
[4]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