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思而行定中心

2014-11-13薛云平

考试周刊 2014年76期
关键词:立意作文写作

薛云平

摘 要: “意”,文之先也。“意”是“文心”,是“灵魂”,也是作者内心意愿、精神的需求。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的优劣,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注重立意。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三思而行,确保文章立意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关键词: 作文写作 三思而行 立意

文以“意”为主,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新意、深意。“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因此,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先立好意。

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了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了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

简单地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一思

此次思考主要是确保立意的正确与集中。所谓“正确”,包括思想内容的健康积极和文章的立意符合题意的要求。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确定主题。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一篇文章不管语言怎样生动,表现技巧怎样高明,如果思想内容是错误的,就不能算好文章。

所谓集中,指作文写作时最好讲一个中心。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学生在写作中,往往认为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文章立意的一种错误认识。须知,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思想可以丰富,但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

魏巍曾说:“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因为那个意思也没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一些学生写文章时往往写“好几个意思”,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具体在写作时,首先要就所给话题或标题、材料、提示语等进行正面联想切入,可以从“要怎样”、“应该怎样”的角度出发,从正面角度直接切入。如:在写“诚信”为话题的文章时,可以从“要诚信”的角度切入,谈“诚信”的必要性及获得“诚信”的途径。第一次思考时,我们想到的大多是众人之所想,此次所想多是较一般的平淡的粗糙的立意。在这一过程中,文章的大概方向虽确定了,但失之精细,就想得高分的学生来说是不足取的。但这次思考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文章的一个切入点。事实上,分析试卷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中等分数的文章,立意往往都是如此。

二、二思

此次思考主要是确立立意的新颖性。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不新颖,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苏轼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选择主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文章立意“站”的方位太一般化,取的“角度”不新颖,那么主题就欠新。因此,学生不可想到生活中的一点现象就拿出来随意涂抹,而应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书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

作家叶文玲说得很中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里实际上就谈到立意要新颖。因此,确立和提炼文章主题,要力求有所创新。

此次思考,我们可以用线形思维和球形思维的方式进行联想。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思维方式,包括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在线性思维中反向联想是常用的方式,球形思维则是指围绕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全方位发散的思维的方式。

此次思考可以以第一次的思维为基点进行反向联想(亦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二次思维与一次思维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明显会上一个台阶,高一个层次,说这次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脱茧化蝶的过程毫不为过。例如:在做“细节”为话题的作文时,在联想到大多数人都想到的立意“注重细节”后,其实可反向思考:我们强调不可过于注重细节难道不行吗?当然可以。这样一来我们不就避开了大多数人的普通的立意了吗?当然,这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情况肯定要比这复杂,但道理是相通的,只要抓住这一基本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在此次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球形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如在看见“蝗虫”一词时,可以联想到害虫、专吃粮食、被捕、生灵、童年、自由等,从中可以选取一个有关的但是非大众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的操作自然要比那些拿到试题就写的学生要好得多。

三、三思

此次思考是一个完善、定型的过程,主要是让文章立意深刻。立意不仅要正确、集中、新颖,还要力求深刻。什么叫“深刻”?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就是“深刻”。在此次思考中我们得学会通过联想将文章立意与社会现象、时代精神、人文道德等相链接。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立意深刻,“發人所未发”。浮光掠影的东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文章的人要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分析,从中提炼闪光的东西。如果我们提笔写学雷锋、送温暖的好人好事,只停留在事情的一般记叙,当然不会动人;如果剖析人的心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涂抹上未来的灿烂色彩,文章的深度、广度就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学生要常练习提炼主题,也应多从生活中提炼闪光点,这样对确立深刻的主题大有帮助。

文章只有开掘深刻的意蕴和哲理,才能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许多人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开发”和“挖掘”出反映现象所蕴含的本质的意义,定能做到如明末学者黄宗羲所说的“凿开顽璞,方始见玉”,写出主题深刻的文章。如歌剧《白毛女》,开始作为“破除迷信”题材写,后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两个思想结合写,最终提炼出这样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由此可见,立意要深刻,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挖掘”。这与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水见到就越多,写文章“挖”得越深,主题就越深刻。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就前两个思考的结果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最终形成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独特的构思。在这一阶段,“综合”性思维是关键。如在做“听从他人与听从自己”为话题的文章时,可以从“我们既要听从自己又要听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立意就能综合、典型。当然,我们可以就前面的思考进行“发散性”联想,同样还是“听从他人与听从自己”为话题的文章,还可以从“我们要听从他人但更要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或可显得新颖、独特而又经典,相信运用“综合”思维这样的手段后的立意毫无疑问要比单纯写“我们听从自己应多与听从他人”或“我们听从他人要多于听从他人”这样简单粗浅的立意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说得好:“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在三思而后行后,在作文立意这方面,莘莘学子的困惑或许会少一些。

猜你喜欢

立意作文写作
意高文自胜
意高文自胜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说“立意”
通过多元调动引导学生以手写心的研究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初中一年级新生作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分析
浅谈《论语》教学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启示与运用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