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入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2014-11-13刘德宏
刘德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细胞”,是逻辑思维的依据,是合理运算的保证。引入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入得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小学数学概念的引入策略。
1.从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他们主要依据事物的表象来理解概念。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引入概念时,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事物,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使之逐步抽象、内化为概念。例如:教学“平行线”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操场跑道上的两条线、秋千架的两根吊绳、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线都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在此基础上,揭示“平行线”的概念。这样的教学,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感性材料,逐步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有机地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从已有知识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教学时,要分析新概念与哪些旧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推导出新概念,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概念时,可先复习“因数”的概念,让学生找出1、3、8、11、12、16各数的因数,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将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分类,从而有机地揭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再如:从求几个数各自的倍数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将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既有机地引入了概念,又使学生明确了新旧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
3.从动手操作引入概念。
“智慧自动作发端”,动手操作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通过实际操作,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动手画、折、量、分、算、摆、拼,增加直观体验,为抽象概括新概念打下基础。例如:教学“圆周率”时,可以让学生画几个直径不等的圆,剪下来,测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算一算每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让学生自己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4.从比较分类引入概念。
数学知识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比较是找出不同知识之间异同点的一个好途径,通过不同知识之间的比较分类,可有机地引入概念。例如: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时,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和■,再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5.从认知冲突引入概念。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引入概念的极好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主动认识和理解概念。例如:教学“数对”的概念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出示一张座位图,圈出小军的位置,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出了各种描述位置的方法,交流时,发现有的麻烦,有的不准确,有的不确定,学生的认知结构立即变得不平衡,心中迫切需要一种既正确又简明的方法。此时,教师抓住时机,适时教学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数对”,水到渠成。
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引入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入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