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及其作用模式研究

2014-11-12董勋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组织学习吸收能力

董勋

内容摘要: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织惯例构成,组织惯例是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支持和保障,吸收能力是企业执行组织惯例的结果体现。本文根据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与之关联的组织惯例进行划分,构建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内容框架,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作用机理及惯例间作用关系。

关键词:吸收能力 组织惯例 组织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知识并通过自身消化与吸收后实现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已成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蕴含于吸收能力之中的组织惯例是企业利用知识资源的载体和日常知识管理运作的基础,对于吸收能力与组织惯例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是提高惯例运行效率、改善知识吸收能力的核心与保障。然而目前在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中,从组织惯例角度分析吸收能力,将企业吸收能力与组织惯例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构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内涵框架,分析了吸收能力与组织惯例之间的关联特征,深入了解基于吸收能力的织织惯例的作用规律,从而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与组织惯例

(一)吸收能力的双重能力属性

吸收能力作为构念最早被提出时,人们更为关注其对企业知识吸收和转移的作用,Cohen(1990)将其定义为“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有的研究将吸收能力一分为二,划分为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kim,1998),作用结果也包括知识产出和商业产出两部分,两部分共同构成企业绩效(lane,1998)。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收能力同时所具有的动态高阶能力属性特征及其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重视。Zahra(2002)认为吸收能力是由一系列帮助企业获取、消化、转换并应用知识的组织惯例和流程,是一种嵌入企业规则和流程中的动态能力。Winter(2003)以及Cepeda和Vera(2007)根据组织能力阶层理论提出了常规能力或动态能力的概念,他们把常规能力定义为企业短期生存的能力,而把动态能力定义为扩展、改变或创造常规能力的高阶能力,并且认为高阶能力决定企业提升常规能力的速度。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本文以能力阶层理论为基础,根据吸收能力所具有的动态能力特征及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不同,认为吸收能力兼具高阶能力与常规能力两种属性特征。高阶能力的作用特征体现在吸收能力能够影响、改变企业常规知识管理活动能力的形成,促进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常规能力属性特征则体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优化知识管理流程和体系,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消化和共享,进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

(二)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框架

组织惯例和企业能力有着共同的知识本质,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发挥与组织惯例的运行过程相辅相成。由于吸收能力具有的高阶能力与常规能力双重属性,根据惯例的作用不同可将与其对应的组织惯例划分为学习惯例和经营惯例。

学习惯例寻求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以提高组织未来的收益,组织通过系统的学习改进和调整经营惯例,可视作高阶能力的作用表现形式。吸收能力通过学习惯例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对组织的结构、流程等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调整组织成员的互动行为模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创造新知识、新结构和新流程,学习惯例的贡献结果为组织的知识产出。

经营惯例被视为企业常规能力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效率,加快企业技术知识的转移速度,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贡献结果为组织的商业产出。两类惯例都蕴含于吸收能力之中,但其内容构成、产出贡献与作用影响却不尽相同。为深入研究吸收能力的作用特征和规律,在能力阶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框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相互协调的组织惯例作用模式

企业经营过程中两种惯例伴随知识管理过程共同发挥作用,基于高阶能力的学习惯例,利用组织学习过程加强个体与群体的知识互动,加深对惯例执行背景知识的理解;知识产出使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对经营惯例的持续改进产生影响。基于常规能力的经营惯例使企业的业务流程保持一致和稳定的状态,系统地提升企业经营过程中知识管理的效率,帮助企业创造新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实现商业产出。两类产出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企业的创新目标。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一)影响经营惯例的组织学习惯例

促进组织经营惯例的形成。组织惯例不同于员工的个人惯性行为,但惯例的形成却要以个人习惯为基础。在惯例形成的初始阶段,个体首先对组织内外部各种刺激产生具有创意的信息,这些信息或思想最初以经验和隐性知识的状态存在。学习惯例对组织中个人拥有的知识以及分散在组织中不同地方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将关于组织流程、任务执行的因果联系和组织的经验等组织层面的知识扩展为更多人的隐性知识。最终组织成员通过组织学习过程中反复互动,使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相互交流中逐步显性化和社会化,将个人的惯性行为逐渐转化为组织惯例行为。

利于组织经营惯例的推广。组织经营惯例首先产生于企业的具体业务部门,惯例形成后需要在组织内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复制和推广才能在组织层面产生作用。由于不同部门所面临的背景因素不尽相同,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心智模式也存在差异,都会影响到经营惯例的执行效果。各部门在复制和推广组织经营惯例时,学习惯例会引导成员关注经营惯例背后的know-why,know-how类知识,对此类隐性知识进行解码,将隐藏在经营惯例背后的隐性知识清晰化,经重新编码后实现背景因素知识显性化,进而帮助组织成员理解经营惯例的差异,以便在执行经营惯例时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为经营惯例的改进提供支持。组织学习惯例保证了组织学习活动的相对连续和稳定。通过在学习上的密集投资可以使组织的先验知识得以不断积累,逐步改变企业现有知识库的内容和结构,丰富员工对经营惯例执行的经验类知识。组织学习的互动过程可以将知识库内容与经营惯例的商业化结果充分结合,经过重构形成全新的惯例知识体系,帮助企业完善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促进组织经营惯例的改进与调整。endprint

(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的经营惯例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增加在创新活动中所需的知识积累,企业需要评价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目标的潜在贡献价值。评估预测的过程会受到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知识吸收过程中外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与企业自身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使管理者对所获知识可能产生的后果无法全部掌握,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基于常规能力的经营惯例依托组织成员的互动模式,借助惯例所蕴含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非正式化的行为规范,促使企业内外部团队充分互动,逐渐形成稳定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体系,可以有效弥补评判者因认知性技能的不足所产生的评价误差,降低知识吸收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协调部门利益关系。知识在企业内的共享和使用过程中因参与人所处单位不同,拥有的知识的分布也不相同,对所共享知识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容易形成知识共享壁垒。当组织体系不够完备时,利益纷争会增加各部门之间的矛盾,阻碍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经营惯例为部门互动与沟通提供协调和控制基准,构建长期稳定的知识共享渠道,消除部门间的知识共享壁垒。经营惯例能够为员工提供程序化的行为指导,引导行动参与者按既定的模式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统一和系统的群体操作,缓和并减少部门间利益纷争。

促进企业所获知识的组织化。企业从外部所获的知识,在进入企业初期更多地会停留在个人知识层面。企业需要将个人层面的知识整合至组织层面,以组织记忆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共享及商业化应用。经营惯例对所获知识进行的组织化存储,是形成组织群体性记忆的基础。组织惯例本身的背景依赖特性,使转换路径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能够确保知识转化的过程保持连贯,促进个人层次知识的组织化进程。

结论

吸收能力同时具备常规能力与高阶能力两种能力属性,常规能力的作用发挥受到高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两种能力属性的作用都要依托组织惯例的形式得以实现,企业应重视辨别与吸收能力相对应的组织惯例内容,通过加强惯例建设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惯例调整之外,还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学习惯例的开发与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惯例改进和完善各项常规业务活动的流程体系和惯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常规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展军,李恒.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J].科研管理,2007(5)

2.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3.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4.kim 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4)

5.Lane P J,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i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J].Management Joumal,1998,19

6.Winter,S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

7.Cepeda U,and Vera D.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5)

8.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9.朱伟民.组织惯例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11(9)

10.徐万里,钱锡红.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endprint

(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的经营惯例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增加在创新活动中所需的知识积累,企业需要评价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目标的潜在贡献价值。评估预测的过程会受到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知识吸收过程中外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与企业自身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使管理者对所获知识可能产生的后果无法全部掌握,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基于常规能力的经营惯例依托组织成员的互动模式,借助惯例所蕴含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非正式化的行为规范,促使企业内外部团队充分互动,逐渐形成稳定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体系,可以有效弥补评判者因认知性技能的不足所产生的评价误差,降低知识吸收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协调部门利益关系。知识在企业内的共享和使用过程中因参与人所处单位不同,拥有的知识的分布也不相同,对所共享知识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容易形成知识共享壁垒。当组织体系不够完备时,利益纷争会增加各部门之间的矛盾,阻碍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经营惯例为部门互动与沟通提供协调和控制基准,构建长期稳定的知识共享渠道,消除部门间的知识共享壁垒。经营惯例能够为员工提供程序化的行为指导,引导行动参与者按既定的模式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统一和系统的群体操作,缓和并减少部门间利益纷争。

促进企业所获知识的组织化。企业从外部所获的知识,在进入企业初期更多地会停留在个人知识层面。企业需要将个人层面的知识整合至组织层面,以组织记忆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共享及商业化应用。经营惯例对所获知识进行的组织化存储,是形成组织群体性记忆的基础。组织惯例本身的背景依赖特性,使转换路径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能够确保知识转化的过程保持连贯,促进个人层次知识的组织化进程。

结论

吸收能力同时具备常规能力与高阶能力两种能力属性,常规能力的作用发挥受到高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两种能力属性的作用都要依托组织惯例的形式得以实现,企业应重视辨别与吸收能力相对应的组织惯例内容,通过加强惯例建设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惯例调整之外,还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学习惯例的开发与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惯例改进和完善各项常规业务活动的流程体系和惯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常规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展军,李恒.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J].科研管理,2007(5)

2.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3.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4.kim 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4)

5.Lane P J,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i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J].Management Joumal,1998,19

6.Winter,S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

7.Cepeda U,and Vera D.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5)

8.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9.朱伟民.组织惯例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11(9)

10.徐万里,钱锡红.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endprint

(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的经营惯例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增加在创新活动中所需的知识积累,企业需要评价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目标的潜在贡献价值。评估预测的过程会受到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知识吸收过程中外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与企业自身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使管理者对所获知识可能产生的后果无法全部掌握,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基于常规能力的经营惯例依托组织成员的互动模式,借助惯例所蕴含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非正式化的行为规范,促使企业内外部团队充分互动,逐渐形成稳定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体系,可以有效弥补评判者因认知性技能的不足所产生的评价误差,降低知识吸收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协调部门利益关系。知识在企业内的共享和使用过程中因参与人所处单位不同,拥有的知识的分布也不相同,对所共享知识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容易形成知识共享壁垒。当组织体系不够完备时,利益纷争会增加各部门之间的矛盾,阻碍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经营惯例为部门互动与沟通提供协调和控制基准,构建长期稳定的知识共享渠道,消除部门间的知识共享壁垒。经营惯例能够为员工提供程序化的行为指导,引导行动参与者按既定的模式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统一和系统的群体操作,缓和并减少部门间利益纷争。

促进企业所获知识的组织化。企业从外部所获的知识,在进入企业初期更多地会停留在个人知识层面。企业需要将个人层面的知识整合至组织层面,以组织记忆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共享及商业化应用。经营惯例对所获知识进行的组织化存储,是形成组织群体性记忆的基础。组织惯例本身的背景依赖特性,使转换路径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能够确保知识转化的过程保持连贯,促进个人层次知识的组织化进程。

结论

吸收能力同时具备常规能力与高阶能力两种能力属性,常规能力的作用发挥受到高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两种能力属性的作用都要依托组织惯例的形式得以实现,企业应重视辨别与吸收能力相对应的组织惯例内容,通过加强惯例建设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惯例调整之外,还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学习惯例的开发与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惯例改进和完善各项常规业务活动的流程体系和惯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常规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展军,李恒.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J].科研管理,2007(5)

2.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3.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4.kim 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4)

5.Lane P J,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i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J].Management Joumal,1998,19

6.Winter,S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

7.Cepeda U,and Vera D.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5)

8.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9.朱伟民.组织惯例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11(9)

10.徐万里,钱锡红.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学习吸收能力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组织学习、国家高新区创新与园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国外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
家族导向、创业导向与家族企业成长
顾客参与对KIBS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探讨
吸收能力的研究评述——基于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