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团队建设研究

2014-11-11吴正勇张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吴正勇+张波

摘要 在学院“四方三层、一园八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以服务常州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为目标,联合组建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合作委员会,创新“四合作三层次四建设五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体制;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优化师资结构,组织实施六大培养工程,打造“专家领衔、德技双馨”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关键词 专业群 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团队

一、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有关会议精神,省经贸委专门组织召开了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装备制造业在《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中位列五大重点发展产业之首,常州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零部件制造整体水平。伴随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机械制造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企业需求,对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整体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二、探索“四合作三层次四建设五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1.以“四合作”为内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依托校企合作企业,成立专业群建设团队,组建由系部领导、专业骨干、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共同参与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制定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的各项实施细则,营造有利于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政策环境。2.创新“引企入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共用“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校厂一体、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引企入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全面实施“三学期、分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每学年除正常的第一、二学期外,增加暑期1个月作为第三学期,以提高学制安排的灵活性。通过三学年不同学期、分阶段在不同情境中实现“工学交替”,实施“三层次、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进车间,能力提升到岗位”,学做结合,促进能力培养的螺旋式上升。通过“引企入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3.组建“多元主体、双线运行、三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院、系、企业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考核小组,以常州创胜特尔等“校中厂”、无锡桥联等“厂中校”及企业订单培养为平台,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课程建设等各个环节,以真实的工作情景、真实的生产任务和真实的工艺流程实施教学,共同监控教学过程,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组成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监控体系,组建了系部二级教学督导队伍,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形成了相关教学督导记录及总结。按照“PDCA”循环规范教学运行和监控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现持续改进;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制度,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的闭环控制,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4.以“四建设五融合”为途径,将工学结合落到课程实处专业群建设将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构建“三层次、项目化”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等“四大建设”,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营造共享职业情境,将工学结合落到项目课程实处,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教师与车间、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学生与员工身份、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等“五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打造“专家领衔、德技双馨”的专业群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的聘任与培养确立专业群带头人培养对象,群内各专业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各专业聘任校内带头人,同时每个专业聘任行业企业有较强影响力的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通过培训、考察、专业调研并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资源建设、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等措施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和学术水平。安排专业带头人参加职教理念等培训,拓宽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对校外兼职带头人,实行聘任制度,通过定期参加专业群建设合作委员会会议、开展专业技术讲座、专业建设研讨等途径参与并指导专业群的建设工作。2.骨干教师培养与双师素质提升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方案,选拔并培养骨干教师。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基地进行生产实践;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鼓励报考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员或取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提高新教师引进的企业工作要求;开展“双师”认定,提高双师素质。重点培养骨干教师,一是通过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高职教育教学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二是通过“假日工程师行动计划”,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三是通过制度保障、资金支持鼓励主持纵横项课题,提升科研能力。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订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和兼职教师信息库加强兼职教师的储备和聘用,并对优秀兼职教师进行评优表彰。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任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通过来校授课、指导毕业设计、担任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等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加强对没有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对来校授课的兼职教师实行一对一帮带制度,提升他们的教学业务能力。大力提升“技术引领、团队支撑”的社会服务能力,并开展师德评比,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方式达到利益共享的一种经营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双方创造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迫切需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中厂”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强化高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龚小勇,包华林,余建军等.“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12).

[2]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

[3]陈立旦,陈开考.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新兴专业集群化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