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生态课堂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4-11-11吴春玲
吴春玲
摘 要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课堂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与理解,师生对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建构式生态课堂应运而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担当起教学引导者与传播者、反思者的角色。
关键词 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师角色 转变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生态学完全不同于原有的定义,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新思想的代名词,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在当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的生态教学,这就需要研究者从生态入手研究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因素,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 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
有些人把建构式生态教学硬性地认为是“生态”与“课堂”的简单叠加,而没有把其理解为是一种达到生态和谐形态下的课堂。它不是生态学理论向课堂理论的简单复制与粘贴,而是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寻求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和教学真谛。
在常规的教学生态模式里,教师是主导学生学习方向和学习规划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均由教师划定和指导。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一方,只是被动接收和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下,就好比在一条食物链当中,老师充当的是食物链顶端的角色,而学生只在食物链的底端,这种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呈现教学成果,也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与老师形成互助互动的氛围,在不断地对课堂模式调节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平衡稳定才更能体现生态课堂的实际意义。因此,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演变,关注学生的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成长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创建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也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改变教学课程中老师的角色,充分调动和鼓励学生的互动和主动性,实现课堂的生态化更能发挥其作用。所以,从我们所熟知教学广义论和教学狭义论中,将着重讨论狭义课程的生态化。
2 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角色在最早时期的意思是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和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把角色引用到教学当中是为了使得在探讨教师和学生所充当的主体更加形象化。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的教学环境往往会呈现同一种现象,即教师是课堂的引导人,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而学生知识作为被动一方接受课堂授课,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灵动和互动性。这种模式不能呈现课堂应有的生态化。即使在对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更改也不能完全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应该树立从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上出发,使教师意识到,作为授课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在课堂授课中,也要切实做到角色意识上的转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可使课堂教学模式趋于生态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成长。
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负责把知识一股脑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就硬性接受知识。而生态化课堂则以生态思维的方式重构课堂教学理念,师生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建构式生态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生态系统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摒除传统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强调师生是和谐相融、互惠共生的,这种师生关系的终极指向是达到师生的共同、全面、健康发展,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师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针对的人群大部分是从事义务教育的学生。对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教育方式应该更符合时代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处于更开放更前卫的社会潮流中,那么学要也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制定更符合教育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展开更自然的学习氛围,让生态课堂可以更好地进行。总的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和赋予学生更广泛的授课模式。
首先,每个学生从出生到成长初学阶段所接触的环境和思想各不相同,在接受国家规定的入学教育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课堂上,学校主张生态教学,给学生更广的选择授课的范围,学生可以挑选未知的学科知识,更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比如可以到自然环境和图书馆里去学习等等。
其次,在课堂上,授课方式应该更多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踊跃积极发言。学生自主发言表达观念,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声音,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也能够活跃和积极起来。老师既能够很好地授课,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想法来进行引导其建立更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在互动课堂上允许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后,更要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对错勇敢地进行评价和提出不同观点。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多彩的思维和想法,当理解程度不同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的观点,老师作为直接引导人要鼓励其进行交流和探讨,真正做到思想交流互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再次,作为学生的直接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同样要包容学生缺点,在学生犯了错误时,要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指引其改正和更正。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免的,教师要为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帮助学生更快地吸纳所学知识。
最后,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并在同学之间开展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好处是可以深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树立对他人认知的正确观。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和解说员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评价。
3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全球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发展也趋于国际化。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时,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学习环境的优质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和提高,从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实际应用技能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从全方位的角度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作为生态教学改革的主导人,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会促进课堂的生态模式的完善。在授课前,教师要充分地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细致的备课和规划,丰富课堂多姿多彩的活动以及内容,对课程内容有清晰的规划和循序渐进的模式。在授课中,作为课堂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引导人,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面,教师通常要有耐心和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授课,在学生接受新的技能和思考方面,教师通常要具有包容心态并且跟学生进行融洽的互动沟通。在学生的行为思想教育中,教师要具备全面缜密的心思,引导学生走向正规的健康道路,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正确的行为举止,教师要耐心和细心地对其进行引导,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培养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师,要肩负起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责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互传,才能使得文化教育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继承,才能使得我国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生态教学课堂模式中,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转变上意识到,其角色除了包含对课堂内容的规划展开,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的内容,还要意识到在生态课堂中的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教师应当从教学模式中总结和规划,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发现教学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找出原因并找到解决措施,不断地完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而学生在接受课堂知识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不仅从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学习,更要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不断地了解和学习,因为不同的地域背景和不同的历史环境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文化,让学生从多方面的角度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知识,通过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益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若是能够形成生态课堂的教育模式,那么对学校和学生来讲都有很大的益处。在学生授课模式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上的只是以学生学习水平论高低的现象,其实学生的教育健康和教育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肩负教授知识的使命时,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自我成长上来,积极地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教师教学从“善育”到“善喻”的逐步演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改变以往的传统接受知识的方式,变为以快乐和进取的心态进行学习,在这种氛围下,对学生的身心很有好处。现在学校要更多的关注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的改变,就更加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更能体现生态课堂的教学成效和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掌握知识程度更有益处。
综上所述,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改变教师的本质使命,而是为了更好地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使课堂生态得到真正回归。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传统作用虽然减弱了,但职责并没有减少,反而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接受更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切实找准位置,扮演正确的生态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尹恩山,邱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生态重构及教师角色擅变[J].中国电化教育,2010(2):104-106.
[2] 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12-16.
[3] 年晓萍.陌生化: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潜动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3-155.
[4] 王世军.论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天中学刊,2010(1):22-25.
[5] 谭玮.试论构建大学生英语课堂生态的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