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视域下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时代意蕴及启示

2014-11-11陈立媛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调查研究

陈立媛

[摘 要]在当前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的宝贵思想,对于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意义重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树立调查研究的坚决态度;“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价值立场;“采取同志态度”和“眼睛向下”——做好调查研究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毛泽东思想

201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之首就是“改进调查研究”。在全党上下正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特别是挖掘其时代意蕴,意义深远。

一、树立调查研究的坚决态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

20世纪3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但这句话当时却被讥讽为“狭隘经验论”。历史不断向前推移,这句话也愈发显示出真理本色。这句至理名言,也可以说是他调查研究思想的要旨所在。

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毛泽东也曾说:“离开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1]对此,邓小平也作出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同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3]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利用游学的形式,步行千里,进行社会调查。投身革命以后,更是坚持调查研究。也正是在联系实际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写出许多重要文献,其中凝结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思想。1927年,他在对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光辉文献。在井冈山斗争和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也是在广泛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写下《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以及《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对以往调查研究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写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农村调查》、《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著作,并于1941年8月领导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进一步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意义、目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赋予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意义,使调查研究从此成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政务繁忙,他依然坚持做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正如他自己所言,“民主革命时期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仍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要进行调查研究,这个方法是可取的。”为探寻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11月到1956年4月,他先后对农业问题和工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先后找了华北9省的省委书记和国务院34个部长,听取工作汇报,还认真观看了一些机器设备、仪器等实物和技术操作表演。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思考,形成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并在会议上大力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也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提出:“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4]

在上述这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形成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但遗憾的是,毛泽东亲自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调查研究传统,他并没有贯彻始终。由于各种原因,他有过忽视调查研究的情况,也有过没有进行认真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情况。

通过毛泽东坚持搞调查研究也包括他曾偏离(正确)调查研究的经历,我们更加体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蕴含。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情势都很复杂,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带来利益多元化,社会急剧转型带来利益矛盾凸显,人们的政治诉求、思想观念也都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和异质性。

二、秉承调查研究的价值立场:“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5]

毛泽东始终重视群众利益问题。他曾指出:“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5]从做调查研究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也给以我们深刻启示,敦促我们经常思考:为什么要做调查研究?为了谁做调查研究?

1927年冬,毛泽东进行了永新调查和宁冈调查,初步了解了湘赣边界的阶级关系和上地占有情况,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在此基础上,1928年12月,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井冈山上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但在后来实行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规定有原则错误,侵犯了中农利益,不利于联合中农。为此,1929年4月,他又根据对兴国、于都和闽西等地的调查,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从井冈山的两年两部《土地法》,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和制定政策时的出发点是维护群众利益。包括后来,他根据多次的实际调查,提出对豪坤地主及反动派的家属应酌量分给田地,对地主本人也分给一份土地,并把这一条补进《土地法》中。

目前正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让我们更加深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问题。这其实也给我们做调查研究一种启示: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是统一的,做调查研究必须有坚强的群众观点。如果偏离群众观点,忽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那不管调查研究方案怎样详尽、方法怎样科学,其实都违背了调查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6]调查研究正是“同人民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前提。而若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就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还能防止我们在调查研究这件事上,摆脱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知行不一、不求实效、贪图虚名、弄虚作假,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是调查研究中很容易发生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收到看到许多调查问卷,经常目睹领导干部下基层搞调研的场景,但往往收效并不明显。究其根源,为了调查研究而搞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当做一种工作方法去“作秀”。这些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使得老百姓很反感,也让我们更加深思,调查研究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和形式,但方法和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而这个“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就是人民群众利益至上。官僚主义现象也是人民群众非常痛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中也很容易暴露。其根源还在于,一些干部不是将手中权力作为为人民尽职尽责服务的平台,而是视其为自己尊贵身份的象征。刘少奇在建国初期就曾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现在是大量地表现在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更确切地讲,是表现在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这个问题上。”[7]由此可见,官僚主义危害深重。1953年1月,毛泽东也强调,“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很长的时间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8]官僚主义的严重存在,使各级领导机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使得他们不愿意走进基层,不愿意走到群众中间搞调查研究。即使在做,也容易流于表面。官僚主义就像一道“鸿沟”,将干部置于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一端;将群众置于心存怨愤、漠视政府、反感干部的另一端,使得干群关系非常紧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大力倡导调查研究,大力倡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我们有效抵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改善干群关系。

三、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采取同志态度”和“眼睛向下”

仅有调查研究的坚决态度和正确的价值立场还不够,还需有科学方法做保障。这方面,毛泽东也作出很好的示范。如,“我在湖南五县和井冈山两县调查,找的是各县中级负责干部;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的这段切身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做好调查研究,首先应注意选好调查对象,应根据不同调查内容选择相应对象,这也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前提。他还强调:“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这些话今天读来,更觉珍贵。只有秉承向群众学习的态度,只有彻底摆脱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克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毛病,以当学生的谦逊态度深入到群众中间,群众才可能对我们的调查研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调查研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倾听群众呼声的过程;也使调查研究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方法。“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即够,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展开讨论。”这也启示我们,调查研究并非大搞群众运动,应该留给调查对象足够思考的时间,避免匆匆忙忙,应预先给出调查纲目,被调查者经过缜密思考后才可能提供准确数据和建议。调查研究要详尽收集材料,但不意味着全部采取。

上述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不仅包含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包含着工作作风。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还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蕴含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人民利益至上”。坚持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不良作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90—1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95: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09.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272.

[5]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883.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62.

[7]刘少奇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5:303.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8-9.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161

94026.htm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编者的话(1)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刀山火海咱敢上
毛泽东思想挂了帅牛鬼蛇神脚下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