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及发展
2014-11-10邹琴穆森邱桂苹章京
邹琴 穆森 邱桂苹 章京
摘 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经历从无到有,从医院到区域医疗的发展,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但是,目前医疗机构之间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现象,所以,探究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技术和发展是成功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化 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 DOP架构 SOA架构
中图分类号:TN9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14-03
1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必要性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应用计算机先进技术,为人民群众、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保障者、其他相关用户等,提供卫生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解决“信息孤岛”,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健康信息再次利用,提高主管部门监管能力和效率,协同医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可及优质的卫生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要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3月17日提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八大支柱”之一,信息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0年10月,卫生部完成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项业务应用、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
2 区域卫生信息化构成及其功能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由“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项业务应用、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构成,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以服务的方式实现数据采集、交换、整合,并提供卫生行业的基础服务及数据服务,从而为居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管理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能力。建立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交换。数据采集内容涵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医疗数据、健康档案数据、急救数据、计疫数据、妇幼数据、疾控数据、血液数据、公共卫生管理数据等;数据交换支撑行业内外、区域内外的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
(2)公共卫生信息化。
公共卫生信息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整合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区域内已建设和未建设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急救一体化管理系统、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妇幼医疗保健管理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等。
(3)医疗保障信息化。
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医疗保障信息网络平台、医疗保障数据中心、建立标准统一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建立安全平台,实现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保障社会成员医疗服务的各种制度安排。
(4)基本药物信息化。
基本药物信息化可以使卫生局统筹监管药品筛选、采购、销售等环节,简化了监管方式。另一方面,各种药品的流向都追踪到每个用药者,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合理。
(5)综合管理信息化。
综合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满足卫生管理机构对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的管理和分析决策的需要,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展示及运行维护,促进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6)健康档案。
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在发达国家,像美国、英国,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厂商纷纷投入健康档案的研究工作。
(7)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建立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的看病无纸化和健康资源再利用。
(8)专用网络。
建设医疗卫生专网,满足医疗卫生业务系统实时传输和安全需求。实现所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的网络全覆盖,深延伸,支持多种方式查询到底(同时保证了疾控网络覆盖全面),并将与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全部移送到医疗卫生专网,通过边界接入放到外网用于对外使用。
3 区域卫生信息化国内外发展
3.1 国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
在发达国家,像美国、英国,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厂商纷纷投入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研究工作。在美国,最早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社区卫生信息网络为主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探索。现代美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热潮以2004年一系列国家级的推动活动为重要里程碑,2004年1月20日美国总统George W. Bush在美国众议院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要在10年内为全体美国公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07年开始将进入“青春期”和“成熟期”,目前,美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组织数量已经达到数百家。英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现代化,解决看病“难”等问题的努力也进行了很多年,2003年底到2004年,英国政府陆续与多家跨国卫生信息化巨头签署了为期10年,总金额逾60亿英镑的合同,拟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卫生信息网基础设施,部署一系列应用服务。目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卫生信息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成为欧洲国家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代表。endprint
3.2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虽不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卫生信息化不仅关系到社会全体居民健康利益,而且发达国家的卫生信息化为IT厂商创造了巨大市场利润空间,中国卫生信息化市场已经引起众多厂商的关注。
目前,各省(区、市)卫生厅(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满足了正常工作需要,也为将来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区、市)卫生厅(局)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了标准的中心机房,设有内、外隔离的局域网络。全国各地在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建立了很多应用系统,产生了大量宝贵的卫生医疗信息数据。各地已建设完成的信息系统约有120个,正在实施的新建系统约40个,规划中的系统约有100个。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行与管理,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各地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几乎所有地区已经将省级数据共享平台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部分地区已经启动该项目建设,个别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大部分地区处于规划立项阶段。
目前,上海、北京等区域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有着先进经验:上海市启动“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共享工程”,以市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使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和居民有效共享和利用健康信息,为市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享有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北京市启动了“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网络、两级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
3.3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卫生信息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亟待建立以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市级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跨业务条线、跨地域层面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拓展业务模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如下问题与挑战:
(1)卫生资源战略规划数据缺失,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2)业务条块分割,亟待资源共享。
(3)缺乏完善的信息标准。
(4)项目建设模式多样。
(5)不同系统独立运行。
(6)业务系统垂直建设的局限。
(7)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
4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由于大量遗存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复杂性高、风险大,也是企业、跨企业复杂应用领域的共性问题。利用HL7、DOP、SOA等关键技术能有效缓解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难点。
4.1 DOP架构
DOP(Domain Operating Platform),称为领域操作平台,是为了解决像医疗健康领域等知识密集型应用领域“信息孤岛”的问题。DOP的技术核心:一个动态建模体系和两个核心引擎,其中动态建模体系包括方法学,实现技术,工具软件,应用软件框架等,两个核心引擎包括领域概念物理引擎、领域概念描述模型MDT、一系列核心功能和服务模块,如图1所示。
DOP的领域动态建模体系,也简称为MDT(Meta Data Type)建模是DOP的创新技术之一。MDT建模体系主要由模型引擎、MDT建模及模型管理服务、MDT建模工具软件(MDT Designer, MDT Browser)等构成[4]。
4.2 HL7
HL7全称是“Health Level Seven(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标准)”,是在所有卫生服务领域中,特别是提供门诊与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HL7标准主要着眼于解决出现在第7层通讯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应用等级上的问题,从而适用于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不可兼容的软件和数据结构之间的通讯。HL7的目标是促进卫生服务领域的信息交流,为卫生服务计算机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标准,消除或显著减少用户界面程序和所必需的程序维护,提高医疗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
HL7信息传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息(Message):HL7共归纳了84种信息类型(Message type),每种信息类型用于定义信息目的和用途,每条信息由若干消息段组成(如ADT表示入院、出院和转院的相关信息);
(2)消息段(Segment):HL7共有110个消息段,每个消息段由到组数据字段(Data field)组成,每一消息段都有相应的名称,用于界定其内容或功能。如,Message Header(MSH),Event Type(EVN),Patient ID(PID), and Patient Visit(PV1).消息段分为:必须、可选、可重复三种类型;
(3)字段(Fields):是一个字符串。字段须定义其位置、长度、数据类型(HL7共有利于3种数据类型)、选择类型、重复性;
(4)表(Table):分为HL7标准表和用户自定义表两种。其中HL7标准表(118个)为HL7规定必须使用的表;用户自定义表(185个)为HL7推荐使用的表。
4.3 SOA架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其原理是将不同的单元封装成不同的服务。服务构成了SOA的功能块,能被发布,可以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进行交互,或被其他应用程序所使用。
在一个SOA架构下,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业务功能的服务而不是直接调用业务对象的函数。服务层向客户端提供封装了业务逻辑的黑盒子。SOA的基本原则是某一层只能与相邻的层次进行通信。这样可以降低一些与客户端应用程序请求和响应需穿越复杂对象模型所导致的复制性,同时分离组件的职责,为故障容错、简化修改维护工作、有效管理错误提供了方便[7]。
SOA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可重用、松耦合、定义的接口、无状态的服务设计、基于开放标准。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使用SOA时,要保证提供的服务是符合HL7、DICOM、CDA等国际和业内统一的医疗规范与标准,所以连接平台的任何一个终端系统都可以以规范的方式使用这些服务,而平台完成服务和功能后要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从而为居民开展医疗业务协同、卫生服务联动和健康管理。
5 结语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居民提供持续高效的健康管理,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卫生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为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工具,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健康信息再次利用。事实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标准体系缺乏、信息采集和利用流程不够规范,我们只有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有关对策才能更好地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Z].2009-05.
[2] 樊小玲.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
[3] 陈刚,白尚旺,党伟超.基于HL7标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
[4] 李华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数字医学,2008.
[5] 李磊.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J].广州医药,2009.
[6] 吴汝明,辛小霞,邹赛德.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
[7] 陈先波,金盾,金新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究[J].卫生质量管理,2011.
[8] 刘晓,俞志元.美国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endprint
3.2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虽不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卫生信息化不仅关系到社会全体居民健康利益,而且发达国家的卫生信息化为IT厂商创造了巨大市场利润空间,中国卫生信息化市场已经引起众多厂商的关注。
目前,各省(区、市)卫生厅(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满足了正常工作需要,也为将来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区、市)卫生厅(局)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了标准的中心机房,设有内、外隔离的局域网络。全国各地在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建立了很多应用系统,产生了大量宝贵的卫生医疗信息数据。各地已建设完成的信息系统约有120个,正在实施的新建系统约40个,规划中的系统约有100个。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行与管理,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各地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几乎所有地区已经将省级数据共享平台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部分地区已经启动该项目建设,个别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大部分地区处于规划立项阶段。
目前,上海、北京等区域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有着先进经验:上海市启动“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共享工程”,以市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使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和居民有效共享和利用健康信息,为市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享有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北京市启动了“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网络、两级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
3.3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卫生信息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亟待建立以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市级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跨业务条线、跨地域层面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拓展业务模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如下问题与挑战:
(1)卫生资源战略规划数据缺失,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2)业务条块分割,亟待资源共享。
(3)缺乏完善的信息标准。
(4)项目建设模式多样。
(5)不同系统独立运行。
(6)业务系统垂直建设的局限。
(7)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
4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由于大量遗存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复杂性高、风险大,也是企业、跨企业复杂应用领域的共性问题。利用HL7、DOP、SOA等关键技术能有效缓解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难点。
4.1 DOP架构
DOP(Domain Operating Platform),称为领域操作平台,是为了解决像医疗健康领域等知识密集型应用领域“信息孤岛”的问题。DOP的技术核心:一个动态建模体系和两个核心引擎,其中动态建模体系包括方法学,实现技术,工具软件,应用软件框架等,两个核心引擎包括领域概念物理引擎、领域概念描述模型MDT、一系列核心功能和服务模块,如图1所示。
DOP的领域动态建模体系,也简称为MDT(Meta Data Type)建模是DOP的创新技术之一。MDT建模体系主要由模型引擎、MDT建模及模型管理服务、MDT建模工具软件(MDT Designer, MDT Browser)等构成[4]。
4.2 HL7
HL7全称是“Health Level Seven(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标准)”,是在所有卫生服务领域中,特别是提供门诊与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HL7标准主要着眼于解决出现在第7层通讯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应用等级上的问题,从而适用于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不可兼容的软件和数据结构之间的通讯。HL7的目标是促进卫生服务领域的信息交流,为卫生服务计算机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标准,消除或显著减少用户界面程序和所必需的程序维护,提高医疗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
HL7信息传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息(Message):HL7共归纳了84种信息类型(Message type),每种信息类型用于定义信息目的和用途,每条信息由若干消息段组成(如ADT表示入院、出院和转院的相关信息);
(2)消息段(Segment):HL7共有110个消息段,每个消息段由到组数据字段(Data field)组成,每一消息段都有相应的名称,用于界定其内容或功能。如,Message Header(MSH),Event Type(EVN),Patient ID(PID), and Patient Visit(PV1).消息段分为:必须、可选、可重复三种类型;
(3)字段(Fields):是一个字符串。字段须定义其位置、长度、数据类型(HL7共有利于3种数据类型)、选择类型、重复性;
(4)表(Table):分为HL7标准表和用户自定义表两种。其中HL7标准表(118个)为HL7规定必须使用的表;用户自定义表(185个)为HL7推荐使用的表。
4.3 SOA架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其原理是将不同的单元封装成不同的服务。服务构成了SOA的功能块,能被发布,可以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进行交互,或被其他应用程序所使用。
在一个SOA架构下,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业务功能的服务而不是直接调用业务对象的函数。服务层向客户端提供封装了业务逻辑的黑盒子。SOA的基本原则是某一层只能与相邻的层次进行通信。这样可以降低一些与客户端应用程序请求和响应需穿越复杂对象模型所导致的复制性,同时分离组件的职责,为故障容错、简化修改维护工作、有效管理错误提供了方便[7]。
SOA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可重用、松耦合、定义的接口、无状态的服务设计、基于开放标准。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使用SOA时,要保证提供的服务是符合HL7、DICOM、CDA等国际和业内统一的医疗规范与标准,所以连接平台的任何一个终端系统都可以以规范的方式使用这些服务,而平台完成服务和功能后要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从而为居民开展医疗业务协同、卫生服务联动和健康管理。
5 结语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居民提供持续高效的健康管理,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卫生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为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工具,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健康信息再次利用。事实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标准体系缺乏、信息采集和利用流程不够规范,我们只有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有关对策才能更好地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Z].2009-05.
[2] 樊小玲.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
[3] 陈刚,白尚旺,党伟超.基于HL7标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
[4] 李华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数字医学,2008.
[5] 李磊.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J].广州医药,2009.
[6] 吴汝明,辛小霞,邹赛德.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
[7] 陈先波,金盾,金新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究[J].卫生质量管理,2011.
[8] 刘晓,俞志元.美国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endprint
3.2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虽不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卫生信息化不仅关系到社会全体居民健康利益,而且发达国家的卫生信息化为IT厂商创造了巨大市场利润空间,中国卫生信息化市场已经引起众多厂商的关注。
目前,各省(区、市)卫生厅(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满足了正常工作需要,也为将来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区、市)卫生厅(局)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了标准的中心机房,设有内、外隔离的局域网络。全国各地在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建立了很多应用系统,产生了大量宝贵的卫生医疗信息数据。各地已建设完成的信息系统约有120个,正在实施的新建系统约40个,规划中的系统约有100个。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行与管理,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各地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几乎所有地区已经将省级数据共享平台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部分地区已经启动该项目建设,个别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大部分地区处于规划立项阶段。
目前,上海、北京等区域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有着先进经验:上海市启动“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共享工程”,以市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使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和居民有效共享和利用健康信息,为市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享有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北京市启动了“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网络、两级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
3.3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卫生信息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亟待建立以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市级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跨业务条线、跨地域层面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拓展业务模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如下问题与挑战:
(1)卫生资源战略规划数据缺失,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2)业务条块分割,亟待资源共享。
(3)缺乏完善的信息标准。
(4)项目建设模式多样。
(5)不同系统独立运行。
(6)业务系统垂直建设的局限。
(7)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
4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由于大量遗存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复杂性高、风险大,也是企业、跨企业复杂应用领域的共性问题。利用HL7、DOP、SOA等关键技术能有效缓解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难点。
4.1 DOP架构
DOP(Domain Operating Platform),称为领域操作平台,是为了解决像医疗健康领域等知识密集型应用领域“信息孤岛”的问题。DOP的技术核心:一个动态建模体系和两个核心引擎,其中动态建模体系包括方法学,实现技术,工具软件,应用软件框架等,两个核心引擎包括领域概念物理引擎、领域概念描述模型MDT、一系列核心功能和服务模块,如图1所示。
DOP的领域动态建模体系,也简称为MDT(Meta Data Type)建模是DOP的创新技术之一。MDT建模体系主要由模型引擎、MDT建模及模型管理服务、MDT建模工具软件(MDT Designer, MDT Browser)等构成[4]。
4.2 HL7
HL7全称是“Health Level Seven(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标准)”,是在所有卫生服务领域中,特别是提供门诊与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HL7标准主要着眼于解决出现在第7层通讯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应用等级上的问题,从而适用于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不可兼容的软件和数据结构之间的通讯。HL7的目标是促进卫生服务领域的信息交流,为卫生服务计算机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标准,消除或显著减少用户界面程序和所必需的程序维护,提高医疗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
HL7信息传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息(Message):HL7共归纳了84种信息类型(Message type),每种信息类型用于定义信息目的和用途,每条信息由若干消息段组成(如ADT表示入院、出院和转院的相关信息);
(2)消息段(Segment):HL7共有110个消息段,每个消息段由到组数据字段(Data field)组成,每一消息段都有相应的名称,用于界定其内容或功能。如,Message Header(MSH),Event Type(EVN),Patient ID(PID), and Patient Visit(PV1).消息段分为:必须、可选、可重复三种类型;
(3)字段(Fields):是一个字符串。字段须定义其位置、长度、数据类型(HL7共有利于3种数据类型)、选择类型、重复性;
(4)表(Table):分为HL7标准表和用户自定义表两种。其中HL7标准表(118个)为HL7规定必须使用的表;用户自定义表(185个)为HL7推荐使用的表。
4.3 SOA架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其原理是将不同的单元封装成不同的服务。服务构成了SOA的功能块,能被发布,可以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进行交互,或被其他应用程序所使用。
在一个SOA架构下,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业务功能的服务而不是直接调用业务对象的函数。服务层向客户端提供封装了业务逻辑的黑盒子。SOA的基本原则是某一层只能与相邻的层次进行通信。这样可以降低一些与客户端应用程序请求和响应需穿越复杂对象模型所导致的复制性,同时分离组件的职责,为故障容错、简化修改维护工作、有效管理错误提供了方便[7]。
SOA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可重用、松耦合、定义的接口、无状态的服务设计、基于开放标准。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使用SOA时,要保证提供的服务是符合HL7、DICOM、CDA等国际和业内统一的医疗规范与标准,所以连接平台的任何一个终端系统都可以以规范的方式使用这些服务,而平台完成服务和功能后要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从而为居民开展医疗业务协同、卫生服务联动和健康管理。
5 结语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居民提供持续高效的健康管理,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卫生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为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工具,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健康信息再次利用。事实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标准体系缺乏、信息采集和利用流程不够规范,我们只有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有关对策才能更好地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Z].2009-05.
[2] 樊小玲.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
[3] 陈刚,白尚旺,党伟超.基于HL7标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
[4] 李华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数字医学,2008.
[5] 李磊.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J].广州医药,2009.
[6] 吴汝明,辛小霞,邹赛德.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
[7] 陈先波,金盾,金新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究[J].卫生质量管理,2011.
[8] 刘晓,俞志元.美国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