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机
2014-11-10林梅
林梅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积极主动性;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创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很多音乐教师总是沿袭多年的陈旧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结合自身音乐教学的实际,我就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音乐气氛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所以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心灵的触动。优势教育观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发扬民主、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觉得上音乐课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做到“动静结合”。“动”不是课堂嘈杂、动则无边,而是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静”不是死气沉沉、无精打彩,而是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样,师生愉快的教、愉快的学,学生兴趣自然高涨。
然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营造课堂的气氛,还包括课外。比如,在校园的橱窗、教室里张贴各种音乐图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歌唱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
二、教学中利用乐器激发学生兴趣
(一)课堂小乐器的合理运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各种器乐进行音乐教学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每当拿出一种乐器,它的出现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手鼓”、“响板”、“沙锤”、“三角铁”、“钹”等,这些乐器很普通,但是利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训练或者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学生们总是乐此不疲,上课举手想试一试的学生总是很多。
(二)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音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能力必须从实际操作,不断探索中培养起来。在实践进行中,师把音乐课教学内容设计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累探索经验,展示探索才能。如《三个和尚》这一课,请学生利用沙子、矿泉水瓶、塑料袋、空碗打击乐器创编三个和尚的情景。学生自由探索,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讨论。接着我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有的还用肢体语言及口技模拟和尚争吵的情景。乐器各式各样,五花八门。这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等于给学生注入了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学生愿意运用自己的心思去思考、探索,就有可能出现令老师意想不到的火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提高了许多。
有兴趣的学生也还会用口风琴、口琴、竖笛等乐器吹奏各种曲子。我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通过这些表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在音乐课上向学生们介绍各种乐器,并让他们观看相关的视频。或者找来乐器当场演示,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对乐器的喜爱,也给了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大家对音乐课的喜爱。
三、因材施教,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创新功能
传统、陈旧的音乐教学内容、理念和手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对艺术的需求,因此必须改革与创新。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情感化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我们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课堂也变的越来越立体、生动。“教无定律、学无定法”,只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观念、新方法,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创造力得以激活,个性素质得以提高,教师就达到了创新教学的目的。
以往的音乐教育比较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的能力。过去教师要用很多的精力解决识谱问题,之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会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歌唱教学中,我会先把歌曲中的难句作为发声练习或者节奏练习让学生在没学会歌曲前就对此有了很深的印象,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高段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很快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难句问题又解决了,再去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这些难点节奏都可以放在发声练习或者节奏练习上先解决。有关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靠几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立体地欣赏到中外名曲、中华国粹、音乐剧等;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演奏和创编。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兴趣,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活力,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就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如何更进一步让高段学生喜欢音乐,上音乐课积极,很重要的一点是音乐课中要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学习、音乐创造就是对音乐感兴趣的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动作。如:五年级《迷人的火塘》一课,我播放了侗族人民狂欢的视频,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组选代表上来合着音乐舞蹈进行表演。学生们都很乐意参与,整个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创新的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师用书》.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