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

2014-11-10陈宇洁

理论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生梦想特色

陈宇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伴随着民众的期许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趋于成熟,中国梦从生成、发展到成为全民共识也经历了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完善以及承载着民众的动态期许,中国梦在一定意义上是民生全面发展之梦。文章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在历史坐标、发展动力以及群众基础上的契合点,强调要在深入了解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两者在理念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互动维度上进行双向建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中国梦;契合点;双向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0-0023-0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回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自身使命的清醒审视,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生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精华并借鉴西方民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致力于为人民谋求全方位的幸福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一系列彼此联系的观点和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敏锐把握住世界发展大趋势,在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进步较快而中国民生建设亟待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他将民生建设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诠释民生,从全球化大视野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1]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民生建设奠定基础,以改革开放为民生建设开辟空间,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民生建设树立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在实践中为中国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江泽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先进性内在蕴含于民生视野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成果共享。十七大则为民生建设作出了系统化、具体化的社会政策安排和设计,制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构筑了机制化的空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发展目标,在加强社会建设的同时更加尊重主体的人的尊严,将人民的梦想与民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改善民生,提高中国人民幸福感,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梦想而不懈探索的实践史,亦是人民之梦不断得以实现和不断进行建构的发展史。

(二)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2]并在多种场合进行不同角度的阐释,引起全社会的“研梦”、“追梦”热潮。“中国梦”具有深厚且丰富的内涵,学界的看法各有侧重,从内容上说,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从属性来说,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层次上来说,中国梦既是实现国家梦,又是实现小家的梦,国之梦支撑家之梦,家之梦汇集成国之梦,国与家、家与国互为依托、不可分割。从范围来看,中国梦是实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均衡发展的梦想,是“富强中国梦”“民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以及“美丽中国梦”的综合且凝练的概括。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内在相契点

(一)对历史坐标的理性把握:两者生成的现实条件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国家发展特定的历史境遇和人民生活具体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道路中的产物,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依托,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相契合,两者有着共同的历史坐标。

1.从纵向角度考察,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都是中国人民在对自身和国家发展状况的历史洞察、现实认同和未来憧憬的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人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积淀,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构想;既是党对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想的延伸与升华,也是党对于中国未来前进图景的设计与预测。两者不是脱离了具体生存境遇和历史时期的超时空构想,而是具有时代和实践特色的人民之愿景、大众之期盼。从整体来说,中国梦是国家对于所处历史坐标的科学判断下的战略思想,凝聚着党对于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从个体来看,它关涉主体自身发展的价值期望,是个人基于社会大背景和自身处境、能力潜质的思考下而进行自主自觉的自我憧憬和塑造。“中国梦”的提出既反映了社会总体生活的历史境遇和未来趋势,又反映了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从而既具有现实基础,又具有实践效力。从渴盼民族解放和独立到期待经济蓬勃、生活温饱,再到展望民族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以人民不断得到改善而又不断产生新需求的实践为连结点承接过去、立足现在,更指向未来,与民生需求同进退。致思于过去考量中国梦,可以在历史的脉络中感受中国曾经的屈辱、当下的前进和未来的发展,使中国梦确立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得到更清晰的梳理;致思于当下审视中国梦,可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在民生建设蓬勃进步的现实下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价值目标更加契合实践发展、凸显中国特色;致思于未来探究中国梦,可以归正中国梦的发展方向,丰富和更新中国梦的内涵,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摒弃不合理的目标,使中国梦具有自我扬弃和自我更新的内在生命力。

2从横向角度来看,“中国梦”不仅仅意味着实现民族利益和大国崛起,[3]更彰显了中国为整个人类贡献自身力量的自信心态和坚定信念。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民生思想的成熟不仅关乎个人幸福、国家尊严,更在世界意义上关联着中国与世界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涉及到世界人民的生存发展状态,蕴涵着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于未来蓝图的勾勒。中国与世界已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人民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梦是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对于自身发展模式、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途的定位与审视。这种定位一方面包含着对于梦想的内容、实现方法、策略及评价等诸要素的客观考量;另一方面包含着对于自身所处历史方位及前途命运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的来源一个层面是由于对本国执政党能力素质以及整体价值体系的肯定,从更深层次看是源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臻于成熟的合理性的把握以及对国家理论、道路、制度的一种内在肯定。可以说,中国梦的提出,是一种自信,是中国对于自身发展进步的正义性、合理性的自信;更是一种坦诚,是中国展现给世界本国对于当下和未来发展构想的一种坦荡胸怀——中国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建设中努力实现本国民生幸福,也要以国际视野展现“中国梦”惠及全球的世界性意义,为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彰显中国魅力。坦荡地展现给世界中国的梦想,在对话与合作中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梦”的过程和成果,对于促进世界全面理解中国、对于与世界人民共享美好发展前景具有深远意义。

(二)对生存现状的超越:两者向前发展的动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于人民对于生存现状不断超越的需求和实践中,而中国梦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超越的体系,正是这种体切现实的理性与超越现状的勇气,才赋予民生思想和中国梦自我更新的活力,不断推动两者向前发展,愈趋全面和合理。

1.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梦想产生于主客观两个世界之间的矛盾。主体努力使得外在世界符合自身关于外在世界的预期的过程,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随着主体致力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实践与奋斗中,主客观之间矛盾不断地得到克服,客观越来越趋向于主观预期,这种良性趋势就是梦想逐步得到实现的过程。梦想的实现过程既是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又是人不断向更高层次境界进发的无止境的过程。人通过对梦想这一“意义世界”的建构,为自己的生命过程提供价值意蕴和内在动力,以不断超越现存状态,向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进发。这种对现存状态的“扬弃”成为人超越自然状态而不断获得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动力支撑。

中国梦是面向当下的预期,更指向未来,具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意义于一体的动态性,在不断超越现状的实践中愈发清晰和全面。中国梦和民生思想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深入、逐步丰满、逐步成真,它们不仅仅是一个目的,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基于民众的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而不断追寻和实现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民因经济上的困顿而无力在教育程度、生活空间、人生规划、价值创造等方面充分实现自我设计的愿望,人们所思考的命题是如何摆脱生存危机和物质匮乏;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变革激发了全社会对于构建未来生存与发展图景的活力与创造力,使得每个人都有动力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梦想中去,更多的人用身体力行的参与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民生基石进一步得到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如火如荼之势为民众构建了更具包容性的筑梦空间。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共享人生出彩机会”[4]的渴望愈加热切,在梦想追求上所关注的主要层面不再是器物层的丰裕,而是精神价值层面的生存意义、自我实现以及生命终极关怀的追寻。可以说,中国梦不是固定下来的终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也不是一个已趋完善的体系,而是随着人的实践而不断扩展和充实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就是发展着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

2.从互动的视角看,两者之所以能向前发展、不断充实,是因为民众对生存现状继承与超越的矛盾运动赋予了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两者同时又为民众构建了一种意义世界,为每个人在追逐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中提供情感归宿、理论支撑,在价值实现中给予精神激励。一方面,中国梦带给民众的不仅是创造美好人生的自信与主人翁意识,更是一种未完成的、敞开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人超越生存现状的不竭动力,它能够促使人用不断革新的精神反观当下,推动人在不断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自我更新和扬弃,实现自身本质的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民众将未来预期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推动民生思想不断完善,推动梦想在实然和未然两个层次的张力中逐渐丰满、具体和成型,直至抵达理想的状态,进而继续向新的梦想进发。

(三)对人民主体性的强调:两者得以实现的群众基础

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构想在现实的人与社会的互动和发展中孕育生发。人,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国梦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并具有成为现实的无限潜力,正是在于它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国家的愿景、社会的共识和个人的希望共同编织在对理想生活不懈追求的实践中,以人民的活动为实践基础,以人民的需求为实现动力。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其是非成败是以民生问题的解决为关键。只有紧紧围绕主体的人,以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观照人的生存处境和时代变迁,中国梦对于当下问题的贴合程度、对未来前景预期的可信度才具有深厚的民众底蕴。

1.从中国梦的提出来看,梦想具有主观性,是人所特有的思维活动,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尊重。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发展为社会个体追寻梦想、实现自我提供了历史前提和可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方面的发展给个人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契机和空间,让越来越多的个体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梦想,[5]带给每一个个体选择理想生活和追求自由发展的权利和希冀,使其能够自主设计人生理想,从事自我创造。另一方面,“中国梦”将人文关怀融入了主体性的人的生活中,展现了党对人民从关怀民众生存发展到尊重个体精神及价值世界的自我构建的长远关怀和深邃思考,也蕴含着人民对于我国以往民生建设发展历程、成果经验的肯定及对于民生未来发展的憧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全新体现。

2.从中国梦向前进发的过程和归宿来看,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承载和实现梦想的唯一力量。人是实现自身梦想的手段,也是实现梦想的终极目的,人民幸福是中国梦和民生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因而,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梦的全民参与性,发挥“人”这一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人翁精神,[6]才能让中国梦更具感召力以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掌握和践行,从而让梦想抵达人心、抵达现实。可以说,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人民心声,它的发展要依靠人民来推动,实现的成果也必然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维度

如何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相契点的基础上,在民生建设与中国梦的孕育、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中使其互相促进、彼此支撑,共同致力于提升人民幸福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在融会贯通中实现双向建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一部分,亦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

(一)理念维度:以共建共享理念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

共建共享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具有内在活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人民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在人民构建自身能力素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角色的共同参与中不断深入人心,更在人民享受国家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契机、福利和得到各种保障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进步。从保障民众基本物质生存、不断推进各项保障机制体系建设到关怀其发展潜力,关注民众是否能共享发展机遇、是否具有实现梦想的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时代进步中不断更新着共建共享的内容,永葆着向前进发的动力。可以说,共建与共享是推动民生思想持续发展并呈螺旋式上升的基本理念,也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性理念。另一方面,梦想只有契合民心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意识,才能转化为具有深厚生命力的实践,进而引领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中国梦凝聚着中国人共同的期待,共建共享理念亦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必经途径。梦想实现的过程是人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通过自身力量去实现理想与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个体为之付出的努力就是“共建”的实践基础,而确保人民在实现梦想过程中在机会获取、能力拓展、实现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公平性,让人民为美好生活的奋斗劳有所获、勤有所得是确保“共享”的重要前提。只有紧紧围绕“共建共享”理念,在梦想推进过程中,始终彰显出对人性需求一以贯之的重视和日益全面化的关切,才能为梦想的实现提供深厚的内在生命力;只有将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成果普惠于民,落脚于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利益上,中国梦才具有13亿深厚的实践基础,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空洞而遥远的口号,或者成为超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状态而无法企及的抽象物。

(二)实践维度:在“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

改善民生既是我国促进人民幸福的必要手段,也是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逻辑中展开的,其考虑的基点和落脚点均是生活着的作为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正是基于“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逻辑,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人民动态化、多元化的需求中始终凸显出理性思索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的熠熠之光。也唯有在实践中始终秉持和践行“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逻辑,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并不断反哺民生建设。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一样,中国梦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产生,也蕴含着对于“人”的肯定与彰显,也必须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其一,中国梦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理想状态的勾勒、实现路径的思量及评价结果的预设等诸多方法要素的整合,更是一个能够与人民生存与发展现状相结合并且在实践中奋力抵达的目标。可以说,中国梦既具有“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目的性意义,也是一个旨在日趋完善的过程、一个敞开着的可能性世界,为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其二,无论从中国梦的提出、向前进发的过程,还是最终落脚点,都突出了“人”。人是梦想的实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践行民生思想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都是为了解民之忧、护民之利、契民之需、谋民之乐。离开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实践,民生思想将丧失其人文关怀,成为一种冷冰冰的学说;而中国梦也将成为一种虚无的狂热,脱离原本的轨道,无法真正促进人的幸福。

(三)互动维度:在借鉴与批判的互动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都不是已趋完善的体系,而是需要在批判与借鉴中成长,在互动中完善。中国梦的视野不能离开民生,民生思想的发展也要与国家和人民之梦相契合,两者的互动不仅能为双方开辟生长空间,也能让人民真正受益。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应为中国梦的孕育、发展和实现积淀深厚的民生底蕴,为中国梦提供思想借鉴。中国梦只有将民众期待与国家梦想高度契合在一起,使自身的关注点始终立足于“人”这一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上,才能确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各方面全方位地前进。唯有将民生视为梦想的基石,关注大多数个体的利益,也不忽略对边缘性群体的关怀,才能在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同时逐步减少由于社会保障完善性、教育体制公正性的缺失等一系列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人的发展机会不平等以及阶层固化,真正畅通民众公平分享机遇、实现梦想的通道,保证中国梦发展和实现的轨迹与个人自我实现相一致、与众望相契合。另一方面,中国梦则应主动将民生发展纳入其实践目标与价值归宿中。将人民改善生活的现实需求与民族复兴的渴望融入到每个人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奋斗和追寻中,融入到国家设计和民族发展大潮中,才能以民众热切的期盼与主动的担当带动社会文明与民生的共同进步。不关注梦想的民生学说可以给人物质的丰裕和生活的富足,但却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少了深厚且生动的色彩,而将梦想与民生紧密结合则是对多彩人生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实尊重。以民生的踏实厚重抵消中国梦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浮夸倾向,在实践中归正中国梦的前进方向,以中国梦对于未来的美好构思敦促民生建设深入向前,这种互动正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邬旭东,施光跃.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2]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01).

[3]公茂虹.解读中国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3).

[4]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5]姚桓,刘爽.中国梦及其文化支撑——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思想观念嬗变的对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民生梦想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中医的特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完美的特色党建
梦想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