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城市居民养老意愿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11-10李振刚李娜孙海军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

李振刚 李娜 孙海军

摘 要:以廊坊市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为基础,分析河北省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依靠子女养老仍然是城市老年人偏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同住或者居家养老,而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传统文化观点、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家庭关系等因素对老年人养老意选择有显著地影响。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河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数在全省人口总数中占8.24%,达到 592 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高1.19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省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面临诸多的养老问题,研究城市居民养老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一、河北省居民养老意愿

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行为所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主要表现为在居住方式(独居或与子女居住)、养老场所(家庭或是养老机构)等方面的意向和要求,而不关注客观条件能否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养老意愿研究的理论假设有两个:一是养老观念和养老需求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二是养老意愿的满足程度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养老意愿研究是从老年人的需求角度出发,以满足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为导向,体现对老年人需求的尊重。

在养老意愿上,一共有以下几种选择: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模式、以房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通过对廊坊市安次区、广阳区和开发区500位老年人的调查资料分析来看,93.4%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或者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模式,而在其中有 42.3%的老人选择与子女分住,有 17.2% 的老人选择身体不好时才与子女同住( 好时分住)。仅6.6%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七成左右的老人仍希望居家养老,入住养老院属无奈之举)和其他养老模式。同时对他们进行了是否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5.5%的人选择愿意,23.5%的选择无所谓,51%的人选择不愿意或很不愿意。

二、河北省城市居民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资料分析来看,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的关注点主要是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且侧重的是居住意愿。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因素对人们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地影响

(一)对养老的态度和责任

就养老责任而言,对廊坊市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咨询对“您觉得子女是否应该赡养老人”这个问题的态度,绝大多数(94%)认为,子女应该赡养老人,仅有0.5%的人认为不应该,其它人保持中间立场。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居民里,家庭养老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养老”到底包含什么具体内容?子女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以及“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同时对廊坊市城市居民抽查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在平时生活上照顾他们、在生病时照料他们、常回家看看。但是在在金钱上资助他们的这个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差别较大,这表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孝道文化有了新的理解。相对于传统孝道文化所强调的幼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物质上的赡养,现代社会的人们更看重对老年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和关心。

(二)习惯因素

城市居民多年来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熟悉周围的一切,在家觉得更自由,如果去养老机构,过那种集体生活有着说不出的紧张和恐慌。并且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有着深厚的传统观点即落叶归根,从生活习惯方面来看,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在自己家中颐养天年。

(三)自身情况因素

1.年龄因素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之间人的养老意愿有明显的差异。总体说来,年龄越大,人们的养老意愿越强烈。具体而言,70岁以上的老人75%因为身体原因,愿意靠子女赡养。61~70岁的老人,生活中大多有配偶相伴,身体状况也较好,可以四处活动,因此孤独感较低,23%愿意靠子女赡养。51~60岁的老人愿意和子女在一起居住,因为身体比较健康,可以为子女分担家务,接送孩子,但对自身的养老意愿他们大多数选择不愿意增加子女负担,不愿靠子女赡养。35- 50 岁的中年人,他们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肩负重大的家庭责任,深知育儿养老之累,他们仅有约 35%愿意靠子女赡养。30 岁以下的年青一代,深受现代观念影响,强调自我和自由,他们当中愿意靠子女赡养的更是仅占16.4%。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年龄段中,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靠子女赡养的人都只是少数,多数人持无所谓或不愿意(不太愿意或很不愿意)的态度。

2.文化程度因素

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人们的思想观念越开放,越不愿靠子女赡养,不愿增加子女的负担,越强调自理自立。资料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老人的娱乐生活,相对其他群体更加丰富多彩,他们大多数都会参加舞会、秧歌队、出外旅游、参加老年人学校,他们有固定的活动团体,业余生活安排的有序多样。文化程度越高,养老需求就越多样化。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多数表示希望去规范的养老院养老或者享受优质的社区服务,而不太愿意与子女同住,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3.经济条件因素

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的养老意愿也存在差异。收入水平越高的人们越不愿意在年老后靠子女赡养。调查显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老人占调查人数的25.7%,这些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子女来赡养或者国家补贴。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老人占18.6%,他们的在养老上没有特别强烈的要求,与子女是否在一起这个问题上多数持无所谓的态度。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不愿意靠子女赡养,他们选择入住规范养老院和高标准老年公寓的分别高达46%与21%,他们希望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与老年生活

4.与子女的关系因素

调查显示,与子女家庭成员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选择。家庭关系和睦,老年人越倾向选择居家养老,与子女同住。家庭关系不好,那么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不如选择机构养老。子女孝顺与否也影响着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选择。子女孝顺,家庭和睦,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比关系不和睦的比例高49.1%。

三、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对廊坊市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已深入人心。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93%的被采访者都认为子女赡养老人是应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观念也在发生改变,现代的人们继承了传统的“养老敬老”的观点,注重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和关心,开始摒弃传统孝道文化中“各方面绝对顺从”的思想。

(二)居家养老仍是主要养老形式,但比例有所下降。

研究结果表明,廊坊市城市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以往的研究指出,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尽管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思想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只有极少数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这是因为居家养老在获得子女照料方面,尤其是在子女的情感支持上是机构养老所不能替代的。机构养老虽然仍不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了解机构养老,逐渐把机构养老作为自己的选择之一,这就使得机构养老的比例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居家养老的形式趋向多元化。

调查显示,约有25% 的人年老时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大部分人选择(和配偶)独自居住的居家养老方式。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日益加强,养老形式逐渐多元化,出现了社区养老、日间照料模式、以房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结合及等方式,满足不同老年人对养老的多种需求。但是同时仍有高达603% 的人不愿意离子女太远,有的甚至希望与子女做邻居,能够与家人多见面,得到子女的关心,享受天伦之乐。

(四)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家庭关系对人们的养老意愿有重要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具有高度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程度能够决定其收入水平。因此事实上对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主要是年龄和文化程度。

在新时期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在尊重老年人自身养老意愿的前提下,整合多种资源,集中多种力量,进行合理分配,使他们可以安度晚年,最终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松岩.浙江省第一份关于养老意愿的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 2005,(5).

[3]程远.张真.上海市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9,(7).

[4]鄢盛明.陈皆明.杨善华.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5]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作者简介:李振刚 (1981-)男,硕士,讲师,河北廊坊人,从事中国文学、文化研究。

李娜(1981-),女,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孙海军(1974-),男,博士,副教授,河北廊坊人,从事中国经济、文化研究。

注: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项目成果,课题编号为201401713。

猜你喜欢

城市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城市配网建设探析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