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三叹?于读中悟
2014-11-10张晓
【摘要】本文立足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探析其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方法及带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启示意义。文中共归纳了四点启示意义:重视范读,躬亲示范;变换诵读形式,增强诵读乐趣;巧设诵读,提高鉴赏能力;步步引导,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王崧舟;诵读教学;启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阅读教学自古就有,其中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读书声中体会汉字的灵性。
然而,不少语文教师都认为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堂40分钟中花较多时间“读”,对所谓的“高效课堂”而言是极其奢侈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王崧舟老师就巧妙地把诵读教学贯穿于语文课堂中,并在诵读法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他的诵读教学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教学启示意义。
一、重视范读,躬亲示范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教师读的字正腔圆、和谐悦耳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当中。因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整形式的存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线,一以贯之,以诵读“正其音”。他先后6次范读,帮助学生逐步纠正字音、节奏,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
首先,在《长相思》课文导入之后,王老师请一位朗诵水平相对好的学生诵读全词,在点评中强调了多音字“更”和生字“聒”的发音,扫除了诵读障碍。其次,在诵读节奏上,巧妙地利用提问,“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在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诵读的节奏,增加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最后,在诵读情韵上,王老师由题目入手,分别以快速平淡和缓慢深情两种读法来读《长相思》,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范读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符合小学生记忆力好、模仿力强的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领会到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便会自觉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体会文本思想。
二、变换诵读形式,增强诵读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齐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单一、乏味,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我们应尽可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诵读,如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评读、快速读、竞赛读、配乐读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干枯的文字变成灵动的音符。至于一堂课中要选取什么方式指导学生诵读,应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课文特点而定,不可牵强滥用。
王崧舟老师无疑是非常善于运用这些教学艺术的,他在上《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先要求学生找出七个带“游”的句子,然后老师做旁白,学生接读,把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串联起来。
师:(读课文相关语句)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朗读)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 画—
生 4:(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朗读)他画得很娴熟,你读得更是娴熟,一级棒!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生5:(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朗读)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生6:(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1]
这个片段的朗读设计新颖别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兴趣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巧设诵读,提高鉴赏能力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诵读教学是内隐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无意识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老师精妙的诵读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上文《鱼游到了纸上》的课例中,王崧舟老师巧妙的诵读设计促使学生更易于把握文本思想情感。首先,他自如地把学生带到文中七个带“游”的句子上,而这几个句子贯穿了全文,集中体现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是课文应该着重理解的句子。如此设计诵读,既避免了朗读指导的面面俱到,又突出了文章的主体部分。其次,一“游”动全身,替文章删去枝枝节节,显得条干分明。在诵读中,学生非常明晰地看到青年看鱼、画鱼、鱼“游”入心中的全过程,学生一“诵”了然,先获得直觉体验,初看到课题的纳闷也迎刃而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长相思》一课的收束时,王老师运用诵读的复沓和回还自然地结束课程,然而学生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至此,王崧舟老师成功地运用诵读这一形式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并且与纳兰性德精神相遇,与其情感交融。
四、步步引导,提高审美能力
诵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教师步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此外,诵读时作品的形式之美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课文里的语句简洁整齐且富有音乐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如叶圣陶的《荷花》一文,缺少一种“炫目的惊人的光芒”,但王崧舟在执教过程中却让文本朴素单纯的美变得清晰和炫目。
师: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这个句子美在什么地方。
生1: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生2: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花骨朵儿好可爱的。
生3: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美,“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觉得“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写出了每一朵荷花的美丽。
师:老师也来读个句子,你们体会体会,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句子很简单,不仔细品味,你是很难发现它的美的。
生: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是正常的,“说得清”才是超常的。既然你“说不清”,那我们就更得好好地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1]
“美”的感悟因人而异,王崧舟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指出“美”在何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学生透过“碧绿的大圆盘”“花骨朵儿”“嫩黄色的小莲蓬”等优美的文字感受到美的意境。然后王崧舟以自己的审美状态和体验指向准确把握文本之美,示意学生“美”在此处,为学生的审美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诵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美、领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美感体验中获得了怡然畅快的审美享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诵读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使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在潜移默化的诵读活动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高。
朱熹说:“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
之。”此语用来评价王崧舟老师的诵读艺术非常合适。如此高超的诵读技巧,自然培养了学生更高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
[4] 王崧舟.审视语文[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3).
作者简介:张晓,女,1989年生,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