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11-10郭文峰
郭文峰
摘 要:本文论述了陕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指出了陕西省利用外资方面的政策、区位等五项优势及存在的软硬环境不足、利用外资质量不高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更好地利用外资的对策。
关键词:陕西;外汇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9)-0083-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土地、能源、劳动力、环保成本提高的限制,外资开始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这给陕西省利用外资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陕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陕西省在1983年吸引第一家外资企业西安香格里拉金花大酒店有限公司落户,之后利用外资金额大幅增长,规模逐年扩大。截止2013年底,陕西省累计利用外资项目5688个,合同外资317.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1.97亿美元。包括美国美光半导体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在内的7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西成立了103家公司。外资的大量流入,推动了陕西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陕西省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
(一)利用外资金额逐年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利用外资的项目和金额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十四年增长。2000年以前,陕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11亿美元,而2001—2013年这十三年间,陕西实际利用外资181.85亿美元,是2000年以前所利用外资总额的6.04倍,并于2007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陕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同比分别增长14.59%、10.29%。2010年以来,陕西实际利用外资又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每年均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长,并于2013年首次突破30亿美元(详情见图1)。
(二)外资对进出口的贡献度快速提升。1983年陕西省内的进出口总值完全由内资企业贡献,2001年陕西省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3.66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占全省进出口企业总值的17.76%;2007年该值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88%,占比为23.39%;201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79.90%;占比达54.65%,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其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几乎都呈大幅增长态势,外资对陕西省进出口的贡献度快速提升(详见表1)。
(三)制造业、房地产业为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陕西省利用外资的行业较为集中,2001—2013年,陕西省制造业、房地产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99.98亿美元和36.82亿美元,分别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4.98%和20.25%,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合计占利用外资总金额的75.25%,是陕西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
(四)陕西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较为单一。无论项目数还是实际投资金额,香港都是陕西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截止2013年底,香港投资陕西的项目共计2470个,占全省外资总项目数的43.42%,合同外资154.06亿美元,占48.51%,实际利用外资99.23亿美元,占46.81%,此外,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美国、韩国、开曼群岛也是陕西利用外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地。
二、陕西省利用外资的优势
(一)优惠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投资政策。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部税收、土地使用、矿产资源等多项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方面,2011年8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将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十年。如对在陕西投资的国家鼓励类的外商投资企业,仍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生产的出口产品免征出口关税等。
土地优惠政策方面,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央确定了该经济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战略定位,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外,陕西省也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如2011年,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咸新区设立,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支持西咸新区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先行先试,在西咸新区5年内有重大投资的企业,可优先参与陕北资源开发等,陕西的政策优势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二)良好的区位优势。陕西省处于中国的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之便,交通通行便捷,面对国内市场,相对西部其他省份物流成本较低,面对国际市场,新的欧亚通道打通后,其辐射力可以直达欧洲,这就使其在利用外资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三)较好的产业基础。陕西省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重点建设的三线老工业基地,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拥有西飞、西电等国家重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延长石油这一唯一的地方性大型石油企业。改革开放后,陕西工业进一步发展,依托省内的多个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和以西安为核心的辐射西北的产业制造基地。
(四)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金、钼等能源和水资源。据省国土资源厅最新发布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公报》(2012年)显示,陕西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超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资源优势相当明显。这为工业生产和工业的再加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外资投资陕西,很多原材料可就地取材,既保证供应,又节约成本。
(五)雄厚的科教实力与充足的人力资源。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及教育大省,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据省科技厅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094所,国家级重点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部门专业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普通高等院校78所,在校生92.7万,专业技术人才128万,技能人才220万。雄厚的科技实力与大量高素质人员使陕西省在多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为承接外资转移奠定了比较好的技术基础和人才条件。
三、陕西省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同处西部的四川省、重庆市相比,吸引外资竞争力不强。2007年次贷危机以前,陕西省每年利用外资规模与重庆相当,比四川省略差。2007年后,外资加速西进,陕西省也顺势承接了大量外资转移,但与四川省、重庆市相比,吸引外资的竞争力不强。2007-2011年无论是利用外资的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陕西省与四川省、重庆市的差距都在拉大,2011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实际利用外资均突破100亿美元,是陕西省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的三倍多。尽管2012、2013年陕西省的利用外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四川省和重庆市,但利用外资的绝对值仍只有上述两省(市)的一半左右(详情见表2)。这主要是由于四川、重庆充分发挥了其电子产品产业链配套较好、劳动力充足、市场容量大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而陕西的优势则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二)重资金引进、轻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较低。从外资来源来看,流入陕西省的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新加坡、韩国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亚洲地区或避税岛,来自香港等亚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多以贴牌和加工贸易为主,技术含量相对美国、德国等欧美企业低,因此带来技术的含量不高;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岛的企业投资有些是返程投资,质量更低。从外资流向来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了近十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1.39%,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力度不够。如西安传统上是消费城市,但服务业利用外资也相对偏低,缺乏大项目、大金额的战略投资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不够,利用外资质量还较低。
(三)省内各开发区、新区、工业园区承接外资同质化程度较高,无法发挥引资合力。陕省内目前仅西安市就有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和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六个国家级开发区,还有西北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这些开发区、新区是承接外资项目的主要载体。尽管各开发区在成立之初都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与特色产业,但实际招商引资过程中项目、产业倾向于同质化,各开发区之间过度竞争,不利于发挥引资合力与整体产业布局。
四、陕西省更好地利用外资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陕西在积极落实国家所给予的税收、土地、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要继续向中央政府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积极联合甘肃、宁夏等省,争取“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早日出台;同时也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吸引外资转移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进一步出台、完善利用外资的配套政策,制定相关的地方发展规划,使各项政策产生叠加效应,吸引更多外资投资陕西。
(二)着力改善软硬投资环境,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力度,尤其是要着重完善各开发区、新区、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水、煤、电气、交通、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等投资硬环境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多方面入手,大幅度地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中介机构行为,以最优的服务环境吸引外资。
(三)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地特色、优势来利用外资,形成优势产业。应充分利用陕西已有的产业基础,结合陕西各地优势资源来利用外资,积极延伸各地区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并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应利用陕北的能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引导外资参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利用关中地区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及人才、技术、文化优势,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将关中地区建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及文化产业基地;利用渭北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和陕南的绿色资源优势,引导外资参与渭北果业基地和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
(四)更加注重质量和结构,以利用高质量外资促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利用外资过程中,陕西不仅要注重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更要注重外资质量和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利用自主创新等手段,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建立以满足本区域以及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内生性发展模式。具体来讲,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承接那些资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质项目。力争在服务贸易引资、促进外资参与国企改组改造上有所突破;鼓励外资企业在陕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建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与在陕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以利用高质量外资促进产业升级、内需扩大和经济集约式发展。
(五)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各开发区、新区、工业园区等承接外资转移主要载体的合力与核心作用。应建立省级层面上的利益协调与平衡机制,进一步明确省内各开发区、新区、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利用各自不同的区位、品牌、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通过设立专业分区、共同组织招商活动等方式,整合优势企业和产业资源,建立招商成果共享机制,发挥引资合力,避免恶性竞争。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园区特色化的思路,创新发展机制,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力度,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不同特色的园区集聚,发挥其作为承接外资转移主要载体的核心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六)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进外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于不符合陕西本地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项目要坚决摒弃;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投入产出比高、环境污染小的集约型工业和环保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田梦清.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1):66-71。
[2]龚晓莺,成家蔚,陈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提供利用外资质量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6):131-139。
[3]尹磊.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111-114。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赵守国.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转移[J].西部大开发,2009,(1):36-37。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GUO Wenfe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points out both advantages related to polici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etc.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ck of hard and soft environment, low-quality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ect.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make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Keywords: Shaanxi;foreign capit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校对:杨振峰
(六)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进外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于不符合陕西本地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项目要坚决摒弃;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投入产出比高、环境污染小的集约型工业和环保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田梦清.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1):66-71。
[2]龚晓莺,成家蔚,陈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提供利用外资质量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6):131-139。
[3]尹磊.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111-114。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赵守国.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转移[J].西部大开发,2009,(1):36-37。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GUO Wenfe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points out both advantages related to polici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etc.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ck of hard and soft environment, low-quality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ect.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make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Keywords: Shaanxi;foreign capit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校对:杨振峰
(六)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进外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于不符合陕西本地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项目要坚决摒弃;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投入产出比高、环境污染小的集约型工业和环保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田梦清.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1):66-71。
[2]龚晓莺,成家蔚,陈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提供利用外资质量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6):131-139。
[3]尹磊.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111-114。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赵守国.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转移[J].西部大开发,2009,(1):36-37。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GUO Wenfe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points out both advantages related to polici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etc.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ck of hard and soft environment, low-quality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ect.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make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Shaanxi province.
Keywords: Shaanxi;foreign capit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校对:杨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