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近场均匀照明的LED阵列的优化设计

2014-11-08陈新睿韩敬华李洪儒胡丽荔孙年春

应用光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蜂窝状光照度分布图

陈新睿,韩敬华,李洪儒,宋 敏,胡丽荔,孙年春

(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引言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基于 P-N结电致发光原理制成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已被广泛应用在信号指示、照明、背光源、机器视觉等领域,较之传统照明光源,LED具有光色纯、效率高、能耗低、寿命长、绿色环保、可靠耐用、控制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将在不久后全部取代白炽灯等传统光源[1-3]。近年来,随着LED芯片技术的提高,LED已经进入了大功率时代,但单个LED的功率依然不能满足大面积、高亮度的照明要求,在诸多照明系统中,还要求目标面光照度分布均匀,因此我们通常将多个LED灯珠配置成阵列来使用。

LED阵列是由离散的LED点光源构成的具有有限尺寸的面光源,可以有多种排列形式,每一种形式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最终的目的是在同样数量的LED单元下,在照明面上获得较高的光强度和光照度均匀性。平面阵列就是将多个LED按照一定结构均匀布置在平面基板上形成的面光源,由于平面阵列的空间一致性[4-5],它具有光输出集中、发光均匀、光照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模块照明、照相制版、化妆镜灯、聚光(投光)灯等。本文对平面分布中常见的菱形、环形和蜂窝状LED阵列进行研究,给出了光学设计模型和系统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给出了不同LED阵列的特点及适用情形。

1 LED的模型

实际的LED光源并非都是理想的朗伯体,其光强分布为发光角余弦多次方的函数[6],并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的封装材料和几何形状。当LED照射到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时,该平面上的照度可表达为[7-8]:

式中:θ为光线与光轴的夹角;E0(r)是轴向与LED距离为r处的光照度;m为光源的辐射模式,其大小取决于LED发光区域与球面密封材料曲率中心的相对位置。如果芯片刚好在曲率中心上,则m≈1,光源可近似为一个理想的朗伯体,而一些典型的LED的m值会大于30,强度会随着发光角度的增大而明显下降。m的取值可通过半光强角θ1/2(发光强度值为轴向强度值一半时发光方向与光轴之间的夹角)来确定:

在空间坐标系中,用(xi,yi)表示LED的位置坐标,则在距离LED单元z处的平面上任意点(x,y,z)处的光照度为

由于单颗LED不能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想达到所要的效果通常采用多个LED组合阵列的形式,在对LED阵列光源进行优化前,先讨论半光强角θ1/2对LED最优化间距的影响。2个相同的LED单元对称分布在z轴两边,由于LED是一种非相干光源,2个LED在目标平面上的光照度为其单个光照度的线性叠加(多个LED同理叠加):

式中:d为2个LED之间的距离,随着d的增大,2个LED的照射区域也随之增大,但当d超过某一值时,照射区域中间部分的照度将会低于其两边的部分,造成光照度的均匀性不好。利用斯派罗法则,在x=0,y=0时,令(∂2E)/(∂x2)=0,得到关于d的最大平坦条件:

式中dmax表示产生最大平坦条件时2个LED间的距离。为进一步得到半光强角与最优化间距的关系,这里取z=200mm,分别对半光强角为7.5°、15°、30°、45°、60°和75°的LED进行计算,得到了不同半光强角下的最优化间距:

表1 不同半光强角LED的最优化间距Table 1 LED optimal pitches under different half intensity angles

图1 不同半光强角LED仿真得到的最优化间距曲线Fig.1 Simulated LED optimal pitches curve with different half intensity angles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最优化间距随半光强角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半光强角的增大,最优化间距逐渐趋于稳定。为了创建一个实际的设计模型,本文中采用Gree Think公司的5mm超高亮白光LED的参数进行模拟,其轴向光强为2 800 mcd,半光强角为7.5°。

根据给定的参数,计算可得dmax=43.7mm,在距离LED所在平面200mm的目标照射面(60 mm×60mm)上,对其照度分布进行仿真。图2(a)~图2(c)分别为d=0.9dmax,d=dmax和d=1.1dmax时,2个LED在目标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从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当d=dmax时,中间区域的光照度下降最少,光照度的均匀性也最好,当d稍微增大时,照射区域的中间部分照度便开始下降,导致照度分布不再均匀。

图2 两种LED光源的光照度分布Fig.2 Irradiance distribution of two-LED arrays

2 LED平面阵列研究

为了便于各阵列之间对比分析,在对LED阵列进行计算仿真之前,我们先设定以下几个参数:LED所在平面与目标照射平面之间的距离z=200 mm,所设计阵列的LED总个数n=24,目标照射区域的范围为(150mm×150mm)。图3所示为24颗LED构成的LED菱形、环形和蜂窝状阵列模型。

图3 不同的LED阵列Fig.3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LED arrays

2.1 菱形阵列

相邻的4个LED成菱形排布,就构成了LED菱形阵列,如图3(a)所示。阵列行间交错,M行N列的菱形阵列中LED的总个数为M×N。根据照度叠加原理,此阵列光源在目标面上的总辐射照度可表示为

式中l为菱形的边长。在x=0,y=0处,令(∂2E)/(∂x2)=0,得到关于d的最大平坦条件:

其中:

式中d是关于m,N,M 的函数,把设定好的参数代入进行求解,得到dmax=38mm。图4为菱形阵列的三维光照度模拟分布图,图5为在y=0处,沿着x轴方向的二维光照度分布图(照度值己被归一化处理)。

由于LED本身并不是一个均匀的发光体,而是随着发光角度的增大而衰减,从仿真图(b)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屏上的总照度也会相应的下降,总辐射照度值也会相应的下降,但是仍在大约200mm宽度的范围内达到了中心辐射照度值的80%以上。

2.2 环形阵列

在机器视觉应用中,最常用的就是LED环形阵列。LED环形阵列是由不同半径的同心环构成的,设环的个数为M,第i个圆环的半径为ρi,则每环有Ni个LED单元构成(其中i=1,…,M;Ni≥3),则此阵列在目标照射面上的光照度E为所有环上LED 单元照度值的线性叠加:

图3(b)给出了一个由24个LED构成的8-16排列的环形阵列,即2个同心环上的LED数量分别为8和16。对E求二阶导数,并在x=0,y=0处,令(∂2E)/(∂x2)=0,得到关于ρi的最大平坦条件:

其中,

代入参数得到一个关于ρ1和ρ22个未知量的等式,在仿真时通过微调参数得到两同心环的最优化半径:ρ1=28.2mm,ρ2=65mm。图6为此阵列的三维光照度模拟分布图,图7为y=0时,沿着x轴方向的二维光照度分布图(照度值己被归一化处理)。

从模拟图可以看出,环形阵列产生的均匀辐射照度分布范围较小,在-50mm~50mm的范围内达到中心照度的80%以上,但是由图6可以看出,环形阵列的中心有较强的光分布,有较好的聚光效果,适合照度值要求比较高,照射范围比较集中的灯具,如台灯、矿灯等。

2.3 蜂窝状阵列

正六边形密铺而成的结构叫做蜂窝状结构,它是实际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排列方式。图3(c)所示为一个蜂窝状排布的LED阵列,对于这种类型的蜂窝状阵列,N层阵列总的LED个数为:6×(2 N-1)。此阵列光源在目标面上形成的光照度分布为

图3(c)中给出了一个由24个LED单元构成的蜂窝状LED阵列模型。设六边形的边长为l,在x=0,y=0处,令(∂2E)/(∂x2)=0,得到关于l的最大平坦条件:

其中,

把设定好的参数代入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可得lmax=20mm。图8为此阵列的三维光照度模拟分布图,图9为y=0时,沿着x轴方向的二维光照度分布图(照度值己被归一化处理)。

从模拟图可以看出,蜂窝状阵列在目标面上-40mm~40mm的范围内辐射照度非常均匀,经过配置后的LED阵列在-60mm~60mm范围内辐射照度依然能达到中心光辐射照度的80%,光照度比较集中,且阵列中两LED间的距离比较小,这就意味着放置LED所需的面板面积也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ED灯的设计成本,另外,由于蜂窝状阵列极具观赏性,可在景观照明中广泛应用。

3 结论

将单个LED的光强分布近似为一个朗伯发射体,以此建立了光学模型和光照度表达式,并据此研究了由多个LED组成的几种典型阵列光源在目标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结果表明,照度分布的均匀性是受到LED自身参数、LED阵列几何结构及阵列中心到目标照射面间的距离等因素影响的。在已知光源特性的前提下,对由24个LED单元构成的3种阵列进行了设计和模拟,由二维和三维辐射照度分布图可知,照度分布都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优化。菱形阵列照度分布均匀的范围比较广,适合在照射面较大但照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照射领域;环形阵列的能量集中分布在一个圆形范围内,集光效果比较好,适用于照射面较小且比较集中的照射领域;蜂窝状阵列的最优间距比较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此阵列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1] NARUKAWA Y.White light LEDs[J].Opt.Photon.News,2004,15:24-29.

[2] 罗毅,张贤鹏,王霖,等.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2008,35(7):963-971.LUO Yi,ZHANG Xian-peng,WANG Lin,et al..Non-imaging op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lid state lighting[J].Chinese J.lasers,2008,35(7):963-971.(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3] 周太明,宋贤杰,周伟,等.LED-21世纪照明新光源[J].照明工程学报,2001,12(4):37-40.ZHOU Tai-ming,SONG Xian-jie,ZHOU Wei,et al.LED-21st century’s new light source for lighting[J].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2001,12(4):37-40.(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4] MORENO I,AVENDA O M,TZONCHEV R I.Design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s for uniform near field irradiance[J].Appl.Opt.,2006,45(10):2265-2272.

[5] 胡海蕾,赖爱光,谢树森.基于道路照明的LED阵列光照度分布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09,20(1):77-80.HU Hai-lei,LAI Ai-guang,XIE Shu-sen.Studies of illuminance distribution of LED arrays for road illumination[J].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2009,20(1):77-80.(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6] 余桂英,金骥,倪晓武,等,基于光学扩展量的LED均匀照明反射器的设计[J].光学学报,2009,29(8):2297-2301.YU Gui-yin,JIN Ji,NI Xiao-wu,et al.Design for LED uniform illumination on reflector based on etendue[J].Acta Optica Sinica,2009,29(8):2297-2301.(in Chinese with an English abstract)

[7] WOOD D.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M].London:Prentice Hall,1994.

[8] 吴继宗,叶关荣.光辐射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WU Ji-zong,YE Guan-rong.Optical radiation measurement[M].Beijing:Machine Press,1992.(in Chinese)

[9] MORENO I.Uniform illumination of distant targets using a spherical light-emitting diode array [J].J.Optical Engineering,2007,46(3):1-7.

[10]GENNERT M A,WITTELS N,LEATHERMAN G L.Uniform frontal illumination of planar surfaces:where to place thelamps[J].Opt.Eng.,1993,32:126121271.

猜你喜欢

蜂窝状光照度分布图
光照度传感器在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三种光照度对广西地不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The world
颗粒和蜂窝状废弃活性炭再生方法的探究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光照度对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癌症分布图
“农地种电”型光伏电站可种植区域光温环境参数研究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人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