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外营养液的安全管理

2014-11-08庄建荣黄虹虹甘惠贞

中国药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脂肪乳调配营养液

庄建荣,陈 清,黄虹虹,甘惠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药学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全胃肠外营养液(TPN)主要由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制剂混合配制而成,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有助于患者渡过疾病危险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主要用于不能通过胃肠道摄取营养物质的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目前已成为临床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TPN的处方特殊,多种药物混合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配制药物时必须严格审核处方的合理性,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溶解度和各营养物质之间的相容性等,制订合理的配制程序,保证制剂质量。我院自2009年实施静脉用药集中配置以来,肠外营养液已全部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我院肠外营养液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介绍如下。

1 TPN的配置流程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TPN配置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TPN配置工作流程图

2 TPN的安全管理

2.1 药师审方

TPN处方由医生开出,经护士查对无误后,通过电脑输送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由药师审方,检查输液各组分间的相容性、稳定性、配伍禁忌、合理性,确认后打印标签。审方要点:TPN(1 L)含 10%NaCl 60 mL(3 g),10%KCl 30 mL(3 g),25%MgSO43 mL,多种微量元素10 mL,10%葡萄糖酸钙5 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10 mL(1支),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0 mL(1支),能量、蛋白质[1]。处方组成不合理的常见问题有非蛋白热卡不够、含氮量不够及糖、脂比例不合适;部分医嘱未提交过来而导致药品少加进去,无机磷与Mg2+及Ca2+易形成沉淀,采用有机磷制剂如格列福斯可避免沉淀[2];每1 L TPN中10%KCl及10%NaCl分别超过30 mL和60 mL,可能导致脂肪乳破乳[3]。笔者认为,造成处方组成不合理,既有临床医生不细心的原因,也有能量计算比较复杂的原因。

2.2 调配与核对

打印汇总单,再按标签来调剂单个医嘱。认真调剂后核对、拆包。每张标签手写1张该患者的信息,以便留样时使用。依照批次汇总单调剂,可及时发现错误。

2.3 配置仓内快速审方

依据打印的标签,按药名、规格、剂量等相关信息逐一摆药。为确保药品调剂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应对已经摆好的药物一一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再贴标签。如发现医嘱有问题,应立即让审方药师与临床医生沟通,确认是否因病情需要而这样用药,否则紧急联系医生修改处方,暂时无法联系医生时应拒绝调配和传递出仓[4]。

2.4 操作规程

配置TPN时的操作规程为:核对所调剂药品是否与输液标签上药品是否一致;选择适宜的营养袋,检查并关闭输液治疗口;75%乙醇消毒西林口和安瓿颈[5];将多种微量元素优先加入氨基酸注射液;电解质(如K+等)优先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也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6];将丙氨酰谷氨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精氨酸、谷氨酸钠、乙酰谷酰胺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将胰岛素、磷制剂(格列福斯、复合磷酸氢钾)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水溶性维生素需先用脂溶性溶液溶解后加入脂肪乳中;其余成分如复方维生素B4、辅酶A、复合辅酶、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三磷酸腺苷、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等优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也可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将氨基酸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输入袋内进行混合,最后输入脂肪乳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排气,保留约20 cm输液管道留样,锁紧静脉营养输液袋输入口,盖帽,然后翻转全静脉营养袋,使里面各组分充分混匀并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核对输液标签上药品是否与空安瓿、空西林瓶一致,然后签章或签名。严格按照TPN配置操作规程进行配制,可保证药物质量[7]。配置好的TPN由工人送到各临床科室,护士再次核对,最后给患者用药。

2.5 质检与留样

在加入脂肪乳之前,应于明亮灯光下快速检视溶液的沉淀、浑浊、异物和可见颗粒情况。对于配置后的成品,以裸眼检查均匀度、静置后是否分层等。留取样品,置4~8℃冰箱保留48 h,以便临床报告TPN问题时,核查成品质量。2 d后,若临床无TPN输液反应报告,则可将留样丢弃。

2.6 用药反馈

药师定期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用药情况,调查存在和待解决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3 管理效果

自2009年始,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1 000余袋肠外营养液,合格率为100%,至今未出现任何用药不良事件报告,赢得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目前施行TPN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配置TPN成品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真正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高品质的治疗药物。

[1]蔡卫民,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12.

[2]谢晓峰,周 岚,吴宜文.肠外营养液的配置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3):9.

[3]张嵊鹏,姜德春.肠外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中影响破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1):1 297-1 298.

[4]郑 越.全肠外营养液临床配制稳定性的评价[J].中国药业,2011,20(24):58-61.

[5]王 飙,王锦宏.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水平层流工作台[J].上海护理,2006,6(4):70-71.

[6]常成方,党宏伟,刘 成.全肠外营养液集中配制管理的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0):1 022-1 023.

[7]王卫东,张振霞.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置与质量探讨[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6):476-477.

猜你喜欢

脂肪乳调配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养猪饲料巧调配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大气调配师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