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2014-11-06朱惠东等
朱惠东等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机、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且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 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安全、有效、可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粘连松解
[中图分类号] R6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7-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adhesiolysis and efficacy of adhesive ileu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adhesive ileu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treated 100 cases, all patients had abdominal surger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ys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and open surgery group,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to flatus, ambulation and hospital day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cept for operative time (P>0.05) outside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blood loss, the amount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s, postoperative discharge time, ambulat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open surgery group(P<0.05);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obstruction again open surgery group(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safe, effective, feasible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Laparoscopic; Adhesiolysis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通常是由于腹腔炎症或腹部手术等导致。对于该病的治疗,部分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使症状消退,但是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仍需行手术治疗,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手段。临床中对粘连性肠梗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手术,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再次粘连的可能性较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逐渐应用,现将我院使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困难等,但症状均较轻微,轻、中度腹胀,无发热、黄疸、腹膜炎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且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50例。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组采用开腹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72岁,平均(38.9±4.7)岁,其中急诊手术21例,择期手术29例;既往腹部手术史:阑尾切除术20例,胆囊切除术17例,胃大部分切除5例,肠切除、修复术5例,剖宫产3例;开放手术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39.8±5.1),其中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30例;既往腹部手术史:阑尾切除术21例,胆囊切除术15例,胃大部分切除6例,肠切除、修复术4例,剖宫产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既往腹部手术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腹腔镜手术组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距离原切口5 cm以上处置入套管针,作为观察孔,注入CO2气体形成人工气腹,腹部压力维持在12~15 mmHg,根据肠粘连范围、程度选择辅助操作孔,一般为2~4个。找到梗阻部位后,索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用超声刀剪断索带粘连;用肠钳、电凝分离剪和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肠与肠间的粘连,术中若损伤肠管肌层,则利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修补。术中彻底止血,并反复冲洗腹腔,吸尽腹腔渗液。术后一般不放置引流管。endprint
1.2.2开放手术组 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原切口进入腹腔,常规分离与腹壁粘连或肠与肠间的粘连,术后反复冲洗腹腔,并常规关腹。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再次粘连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其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腹腔炎症、损伤、出血,并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是目前肠梗阻的首要发病原因。既往有临床调查显示,粘连性肠梗阻约占肠梗阻的40%,且70%~80%的患者具有腹部手术史[1],因此其又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同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若遇有绞窄性梗阻,还可能导致休克、胃肠出血等严重情况[2]。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手术,尽管开腹手术可松解粘连,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由于术后疼痛明显,患者不易活动,肠功能恢复慢,因而增加了再次粘连的机会,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临床医生尝试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且发现疗效显著。
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患者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4],主要是由于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视野开阔,诊断明确,其且由于手术切口仅为0.5~1.0 cm,因而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较轻,并且腹腔镜手术的精细操作,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同时腹腔镜手术在近乎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内脏暴露,并避免了手术器械进入腹腔,大大降低了异物污染腹腔的可能,从而降低了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预防再粘连的发生[5]。同时从本组的结果也可看出,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镜手术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行传统开腹手术的开放手术组(P<0.05),且再次肠粘连的复发率也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小等优势。而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能与术者经验以及手术技巧有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术前经验的增加,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间会进一步缩小。
尽管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多种优势,但是术前适应证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的把握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腹部手术少于2次;②单纯性不完全肠梗阻,症状较轻,且经腹部X线片检查肠管轻度扩张,并局限于1~3个象限;③伴有局性包块,并固定在腹部某部位;④保守治疗有效,但仍反复发展,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而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腹胀症状明显、腹腔内广泛致密的粘连、发生严重感染或弥漫性腹膜炎患者、3次或3次以上腹部手术史等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相对禁忌证[7],在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且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肠粘连现象开始后,在2周左右加重,3个月内最为显著,3个月后粘连开始松解,因此手术治疗最好在粘连发生3个月以上或2周内进行,当然若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应随时准备手术,防止因病情加重而延误手术时机[8]。且手术过程中应首先准确选择第1操作孔,因其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第1操作孔一般应选择距离原手术切口5 cm以上并尽可能在脐部周围[9];因粘连多发于腹壁疤痕原病症处,因此应重点探查此部位,防止遗漏,且在分离操作时尽量轻柔,以减少刺激或损伤,避免导致新的不良粘连[10];术后彻底止血,取尽血凝块,并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以稀释腹腔创面上炎症递质和纤维蛋白原,可有效防止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11]。同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在手术的具体操作中,我们还应注意第一个穿刺孔应距6 cm以上,采用直视法开放式置入套管可更好地增加手术安全性,且术中操作轻柔,切忌暴力,在对肠管和腹壁的粘连进行分离时应注意严格把握,防止损伤肠管,术中彻底止血,并对腹腔镜充分冲洗干净后结束手术。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还应严格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若腹腔镜手术中发现腹腔内粘连致密、广泛,难以进入腹腔或不能明确判定病变部位,或在探查过程中发生严重医源性损伤,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12,13]。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把握,术中精细操作,并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以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马秀坤.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2013.
[2] 周启军.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10,32(3):315-317.
[3] 唐红明,全主见,李力成,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610-1611.
[4] 顾爱东,郭克逊,周斌.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1):35-37.
[5] 李海林,宋国权,王新平,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4.
[6] 刘秋华,涂建成.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35-36.
[7] 吕红权,吴永平,宋磊,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94-95.
[8] 潘胜利,李恒.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治疗[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4(15):1200-1201.
[9] 杨明坤.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9):90-91.
[10] 李义廷,邓荣文,李承良.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J]. 河北医学,2013,17(2):217-219.
[11] 齐朝欣,蔡廷干. 医用几丁糖配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47-148.
[12] 张玉莲.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16-221.
[13] 张丽,李静薇.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3):72-75.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
1.2.2开放手术组 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原切口进入腹腔,常规分离与腹壁粘连或肠与肠间的粘连,术后反复冲洗腹腔,并常规关腹。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再次粘连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其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腹腔炎症、损伤、出血,并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是目前肠梗阻的首要发病原因。既往有临床调查显示,粘连性肠梗阻约占肠梗阻的40%,且70%~80%的患者具有腹部手术史[1],因此其又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同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若遇有绞窄性梗阻,还可能导致休克、胃肠出血等严重情况[2]。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手术,尽管开腹手术可松解粘连,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由于术后疼痛明显,患者不易活动,肠功能恢复慢,因而增加了再次粘连的机会,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临床医生尝试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且发现疗效显著。
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患者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4],主要是由于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视野开阔,诊断明确,其且由于手术切口仅为0.5~1.0 cm,因而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较轻,并且腹腔镜手术的精细操作,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同时腹腔镜手术在近乎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内脏暴露,并避免了手术器械进入腹腔,大大降低了异物污染腹腔的可能,从而降低了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预防再粘连的发生[5]。同时从本组的结果也可看出,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镜手术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行传统开腹手术的开放手术组(P<0.05),且再次肠粘连的复发率也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小等优势。而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能与术者经验以及手术技巧有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术前经验的增加,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间会进一步缩小。
尽管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多种优势,但是术前适应证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的把握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腹部手术少于2次;②单纯性不完全肠梗阻,症状较轻,且经腹部X线片检查肠管轻度扩张,并局限于1~3个象限;③伴有局性包块,并固定在腹部某部位;④保守治疗有效,但仍反复发展,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而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腹胀症状明显、腹腔内广泛致密的粘连、发生严重感染或弥漫性腹膜炎患者、3次或3次以上腹部手术史等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相对禁忌证[7],在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且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肠粘连现象开始后,在2周左右加重,3个月内最为显著,3个月后粘连开始松解,因此手术治疗最好在粘连发生3个月以上或2周内进行,当然若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应随时准备手术,防止因病情加重而延误手术时机[8]。且手术过程中应首先准确选择第1操作孔,因其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第1操作孔一般应选择距离原手术切口5 cm以上并尽可能在脐部周围[9];因粘连多发于腹壁疤痕原病症处,因此应重点探查此部位,防止遗漏,且在分离操作时尽量轻柔,以减少刺激或损伤,避免导致新的不良粘连[10];术后彻底止血,取尽血凝块,并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以稀释腹腔创面上炎症递质和纤维蛋白原,可有效防止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11]。同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在手术的具体操作中,我们还应注意第一个穿刺孔应距6 cm以上,采用直视法开放式置入套管可更好地增加手术安全性,且术中操作轻柔,切忌暴力,在对肠管和腹壁的粘连进行分离时应注意严格把握,防止损伤肠管,术中彻底止血,并对腹腔镜充分冲洗干净后结束手术。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还应严格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若腹腔镜手术中发现腹腔内粘连致密、广泛,难以进入腹腔或不能明确判定病变部位,或在探查过程中发生严重医源性损伤,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12,13]。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把握,术中精细操作,并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以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马秀坤.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2013.
[2] 周启军.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10,32(3):315-317.
[3] 唐红明,全主见,李力成,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610-1611.
[4] 顾爱东,郭克逊,周斌.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1):35-37.
[5] 李海林,宋国权,王新平,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4.
[6] 刘秋华,涂建成.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35-36.
[7] 吕红权,吴永平,宋磊,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94-95.
[8] 潘胜利,李恒.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治疗[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4(15):1200-1201.
[9] 杨明坤.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9):90-91.
[10] 李义廷,邓荣文,李承良.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J]. 河北医学,2013,17(2):217-219.
[11] 齐朝欣,蔡廷干. 医用几丁糖配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47-148.
[12] 张玉莲.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16-221.
[13] 张丽,李静薇.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3):72-75.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
1.2.2开放手术组 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原切口进入腹腔,常规分离与腹壁粘连或肠与肠间的粘连,术后反复冲洗腹腔,并常规关腹。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再次粘连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其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腹腔炎症、损伤、出血,并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是目前肠梗阻的首要发病原因。既往有临床调查显示,粘连性肠梗阻约占肠梗阻的40%,且70%~80%的患者具有腹部手术史[1],因此其又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同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若遇有绞窄性梗阻,还可能导致休克、胃肠出血等严重情况[2]。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手术,尽管开腹手术可松解粘连,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由于术后疼痛明显,患者不易活动,肠功能恢复慢,因而增加了再次粘连的机会,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临床医生尝试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且发现疗效显著。
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患者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4],主要是由于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视野开阔,诊断明确,其且由于手术切口仅为0.5~1.0 cm,因而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较轻,并且腹腔镜手术的精细操作,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同时腹腔镜手术在近乎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内脏暴露,并避免了手术器械进入腹腔,大大降低了异物污染腹腔的可能,从而降低了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预防再粘连的发生[5]。同时从本组的结果也可看出,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镜手术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行传统开腹手术的开放手术组(P<0.05),且再次肠粘连的复发率也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小等优势。而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能与术者经验以及手术技巧有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术前经验的增加,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间会进一步缩小。
尽管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多种优势,但是术前适应证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的把握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腹部手术少于2次;②单纯性不完全肠梗阻,症状较轻,且经腹部X线片检查肠管轻度扩张,并局限于1~3个象限;③伴有局性包块,并固定在腹部某部位;④保守治疗有效,但仍反复发展,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而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腹胀症状明显、腹腔内广泛致密的粘连、发生严重感染或弥漫性腹膜炎患者、3次或3次以上腹部手术史等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相对禁忌证[7],在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且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肠粘连现象开始后,在2周左右加重,3个月内最为显著,3个月后粘连开始松解,因此手术治疗最好在粘连发生3个月以上或2周内进行,当然若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应随时准备手术,防止因病情加重而延误手术时机[8]。且手术过程中应首先准确选择第1操作孔,因其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第1操作孔一般应选择距离原手术切口5 cm以上并尽可能在脐部周围[9];因粘连多发于腹壁疤痕原病症处,因此应重点探查此部位,防止遗漏,且在分离操作时尽量轻柔,以减少刺激或损伤,避免导致新的不良粘连[10];术后彻底止血,取尽血凝块,并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以稀释腹腔创面上炎症递质和纤维蛋白原,可有效防止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11]。同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在手术的具体操作中,我们还应注意第一个穿刺孔应距6 cm以上,采用直视法开放式置入套管可更好地增加手术安全性,且术中操作轻柔,切忌暴力,在对肠管和腹壁的粘连进行分离时应注意严格把握,防止损伤肠管,术中彻底止血,并对腹腔镜充分冲洗干净后结束手术。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还应严格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若腹腔镜手术中发现腹腔内粘连致密、广泛,难以进入腹腔或不能明确判定病变部位,或在探查过程中发生严重医源性损伤,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12,13]。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术前应严格进行手术适应证把握,术中精细操作,并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以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马秀坤.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2013.
[2] 周启军.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10,32(3):315-317.
[3] 唐红明,全主见,李力成,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610-1611.
[4] 顾爱东,郭克逊,周斌.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1):35-37.
[5] 李海林,宋国权,王新平,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4.
[6] 刘秋华,涂建成.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35-36.
[7] 吕红权,吴永平,宋磊,等.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94-95.
[8] 潘胜利,李恒.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治疗[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4(15):1200-1201.
[9] 杨明坤.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9):90-91.
[10] 李义廷,邓荣文,李承良.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J]. 河北医学,2013,17(2):217-219.
[11] 齐朝欣,蔡廷干. 医用几丁糖配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47-148.
[12] 张玉莲.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16-221.
[13] 张丽,李静薇.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3):72-75.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