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分层教学初探

2014-11-06匡艳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二外日语分层教学

匡艳

【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本文以笔者的二外日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改革方案。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 二外日语 分层教学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外语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双语”、“多语”、“专业”+“外语”人才就业时竞争力更强,英语专业学生若具备有一定程度的日语水平就更具就业竞争力;伴随考研队伍的逐年增大,二外日语作为英语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显得极其重要,从升学和就业来看,作为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不可不重视。

第二外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以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根据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二外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据笔者对湖南省内几大高校的调查了解到,二外日语课堂教学大多以行政班级进行授课,每班30人左右,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开设3个学期,共192到216课时,教材和教学内容也大致相同,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大都是传统的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一学期比一学期难于管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在二外日语(2)、二外日语(3)的课堂里听“天书”或做别的事,基础好的学生又觉得进度太慢,课堂所获无几,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适应了一部分同学的需要。

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英语专业二外课程是从第五学期开课的,一共开课三个学期,共128课时(64课时+32课时+32课时),开设课时相对较少,使用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2),此教材一册15课,规定教学时数为60学时,教材特点是词汇语法量大,课堂四个课时学完一课书有些速度太快,练习、尤其是口头练习时间不够。

第五学期开设的二外日语(1)学生上课积极性相对较高,学生对于一门语言的入门显然有些好奇心,日语入门相对容易,学生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完成情况很好,不少同学课后自主复习预习,所以按行政班级授课中,在“平等教育”下学生也各有所获,期末考试及格达标率相对较高。从历年教学实践来看二外日语(2)、二外日语(3)就完全不同于二外日语(1)了。

到了第六学期二外日语(2)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状态有了明显差别,大家对这门语言有了更多地了解,有一部分同学一直都学得很好,保持着学习热情,他们觉得进度太慢;有一部分在吃力的积极跟进,还有一部分同学知难而退,没有了学习兴趣和动机,甚至开始放弃日语学习。班级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

基于以上这些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提出了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2)和二外日语(3)的课堂分层教学法,以探索一条更适应目前二外日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获。

分层教学理论古今中外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现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且也不是完全稳定不变的,只要教育的时间充分,教育的方法得当,具备适当的条件,这些差异是可以改变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两种水平——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二外日语课堂分层教学法研究所采取的样本,主要为湖南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样本情况:

依据自愿原则,结合学生日语(1)期末考试成绩,按照日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不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带的四个行政班级96个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班,并且甲、乙、丙三个班的学生实行动态流动。

甲班:语言天分好,学习成绩优异,基础扎实,保持着较高的二外日语学习热情(30人);

乙班:语言能力一般,学习成绩良好,基础较好,所有些吃力,但积极跟进(36人);

丙班:语言能力相对要低,学习成绩在及格边沿,基础不好,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已无心跟班前进(30人)。

具体做法:

针对甲、乙、丙三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和需求(考研、考级、就业、期考达标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在分层教学前,向学生介绍本层次学生的有关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考评标准等。

针对甲班学生,教学目标是除教学大纲的要求外,将教材上的词汇语法做一些扩展延伸,增加相应的练习,每单元增加一节课视听说训练。以便有助于此班大部分学生考研考级的需要,扩大自主学习空间,以充实其二外日语学习的潜在可能性和满足其学习需求。

针对乙班的学生,教学目标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教材为中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甲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保持原有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针对丙班学生,必须达到“基本教学目标”,教材上的词汇(2)和术语理解对学生不作要求,选作相应练习,课堂上采用复习、学习、预习三步走的反复呈现的教学模式,加入一些引导兴趣的日本文化风情和影视短片欣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信心,目的是使其轻松学习而学有所获。

教学效果:

通过此次二外日语(2)分层教学实践,感觉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甲乙两班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热情,课堂满意度增加,丙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进步显著,大部分学生能跟随前进,因此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各层次学生的更好发展,保证了各层次学生都在进步。

三十课时完成日语(2)的教学任务之后,抽取2013年日语(2)的期末试卷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是:

甲班优秀率100%(30人全在85分以上);

乙班优秀率47、2%,及格率100%(17人85分以上,36人全部及格);

丙班优秀率16、7%,及格率80%(4人85分以上,6人不及格)。

此次考试成绩与2013年二外日语(2)考试成绩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有了质的飞跃。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形成了相对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所有学生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实现学生的更大程度的发展。分层教学实施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教学相长中充满了活力。

但是分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分层标准量化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分层过于笼统,没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合理的层次定位,而且面对这种分层,个别学生有抵触情绪;其次,分层教学方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等,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蒋荣椿.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

[2]田玲.中学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实验探索[J].山东教育,2002.12.

[3]胡善通,杨森宇,分层递进,提高学生素质[J].上海教育,2000.

[4]付宝威,曹纯.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

[5]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

[6]朱燕丽.基于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观[J].考试周刊,2009.

[7]郑健.浅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二外日语分层教学
语言迁移视域下二外日语“动态”课堂建构
高校二外日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构建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