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014-11-04周倩周爱芳罗彤琳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建设用地

周倩+周爱芳+罗彤琳

摘 要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趋激烈。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势在必行,以湖南省浏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析评价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研究表明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且各乡(镇)差异明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湖南省浏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3

1 节约集约用地内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最初源自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其内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力求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1]。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运用到非农土地的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相关研究。毕宝德认为:“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投入资本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2]”。肖梦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观点是,“可多维地利用城市土地的立体空间,并使城市土地一地多用[3]”。

节约集约用地是相对粗放用地而言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涵,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特别是要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通过加大对单位建设用地的投入强度,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投放土地,控制投放数量和节奏,合理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浏阳市建设用地现状

2.1 建设用地结构

根据浏阳市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浏阳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4 973.43 hm2,其中城市面积为1 862.4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14%;建制镇面积为3 627.84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7%;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1 901.02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93%;采矿用地面积为1 241.18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76%;交通用地面积为3 280.1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29%;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 642.56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88%;特殊用地面积为418.3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3%。

2.2 建设用地布局

建设用地在各乡(镇)布局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永安镇建设用地面积最大,为2 729.61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其次为沙市镇的2 081.32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63%,而小河乡建设用地面积最少,仅为394.76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88%。

3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权重确定

根据代表性、科学性、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浏阳市实际情况及指标的获取难易程度,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益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6],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表1)。

3.3 原始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关系,使数据能够可比,本研究采用位序标准化方法对各项指标现实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不同影响,可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其中T1,T2,T3,T6和T7为正向指标,T4和T5为负向指标。

式中,Xij为指标标准化值,N为指标排序。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从小到大排序;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从大到小排序。

3.4 综合分值计算

在权重确定和原始值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公式(2)计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

评价结果见表2。

3.5 等级划定

根据表2可知,淮川街道办事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综合分值为86.46分,葛家乡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低,综合分值仅为30.50分。但是仅根据综合分值和排名情况,不能直观地反映各乡(镇)建设用地是否节约集约利用。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其他土地节约集约评判标准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F<40分为粗放利用,40≤F<60分为低度集约利用,60≤F<80分为集约利用,F≥80分为高度集约利用。

等级划定结果见表3。

4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4.1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

全市大部分乡(镇)建设用地处于粗放利用或低度集约利用,仅淮川和集里街道办事处达到高度集约利用水平。此外,全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303.02 m2/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亦达到283.22 m2/人,严重超过120 m2/人和140 m2/人的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4.2 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

从表2可知,综合分值最高的淮川街道办事处得分是综合分值最低的葛家乡得分的2.83倍。此外,不难发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全市处于集约利用和高度集约利用的10乡(镇)均为经济较发达,并快速发展的地区。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总结并借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较好的发达地区的经验,促使自身又快又好的发展。

5 结语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经之路。目前,浏阳市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要不断转变当前土地粗放利用方式,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由于当前国家经济转型,东部沿海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浏阳市作为中部十强县(市),必将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浏阳市应注重加大土地利用强度和投资力度,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邵晓梅.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 85-95.

[2]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39-141.

[3]肖梦. 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393.

[4]吴杨. 铜川市土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战略思考[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2010:8-9.

[5]陶志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 1-5.

[6]李丽. 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D]. 重庆: 西南大学,2011:1-2.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趋激烈。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势在必行,以湖南省浏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析评价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研究表明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且各乡(镇)差异明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湖南省浏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3

1 节约集约用地内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最初源自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其内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力求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1]。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运用到非农土地的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相关研究。毕宝德认为:“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投入资本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2]”。肖梦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观点是,“可多维地利用城市土地的立体空间,并使城市土地一地多用[3]”。

节约集约用地是相对粗放用地而言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涵,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特别是要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通过加大对单位建设用地的投入强度,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投放土地,控制投放数量和节奏,合理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浏阳市建设用地现状

2.1 建设用地结构

根据浏阳市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浏阳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4 973.43 hm2,其中城市面积为1 862.4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14%;建制镇面积为3 627.84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7%;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1 901.02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93%;采矿用地面积为1 241.18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76%;交通用地面积为3 280.1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29%;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 642.56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88%;特殊用地面积为418.3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3%。

2.2 建设用地布局

建设用地在各乡(镇)布局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永安镇建设用地面积最大,为2 729.61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其次为沙市镇的2 081.32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63%,而小河乡建设用地面积最少,仅为394.76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88%。

3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权重确定

根据代表性、科学性、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浏阳市实际情况及指标的获取难易程度,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益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6],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表1)。

3.3 原始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关系,使数据能够可比,本研究采用位序标准化方法对各项指标现实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不同影响,可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其中T1,T2,T3,T6和T7为正向指标,T4和T5为负向指标。

式中,Xij为指标标准化值,N为指标排序。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从小到大排序;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从大到小排序。

3.4 综合分值计算

在权重确定和原始值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公式(2)计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

评价结果见表2。

3.5 等级划定

根据表2可知,淮川街道办事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综合分值为86.46分,葛家乡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低,综合分值仅为30.50分。但是仅根据综合分值和排名情况,不能直观地反映各乡(镇)建设用地是否节约集约利用。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其他土地节约集约评判标准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F<40分为粗放利用,40≤F<60分为低度集约利用,60≤F<80分为集约利用,F≥80分为高度集约利用。

等级划定结果见表3。

4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4.1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

全市大部分乡(镇)建设用地处于粗放利用或低度集约利用,仅淮川和集里街道办事处达到高度集约利用水平。此外,全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303.02 m2/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亦达到283.22 m2/人,严重超过120 m2/人和140 m2/人的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4.2 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

从表2可知,综合分值最高的淮川街道办事处得分是综合分值最低的葛家乡得分的2.83倍。此外,不难发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全市处于集约利用和高度集约利用的10乡(镇)均为经济较发达,并快速发展的地区。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总结并借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较好的发达地区的经验,促使自身又快又好的发展。

5 结语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经之路。目前,浏阳市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要不断转变当前土地粗放利用方式,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由于当前国家经济转型,东部沿海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浏阳市作为中部十强县(市),必将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浏阳市应注重加大土地利用强度和投资力度,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邵晓梅.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 85-95.

[2]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39-141.

[3]肖梦. 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393.

[4]吴杨. 铜川市土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战略思考[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2010:8-9.

[5]陶志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 1-5.

[6]李丽. 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D]. 重庆: 西南大学,2011:1-2.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趋激烈。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势在必行,以湖南省浏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析评价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研究表明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且各乡(镇)差异明显,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湖南省浏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3

1 节约集约用地内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最初源自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其内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力求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1]。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运用到非农土地的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相关研究。毕宝德认为:“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投入资本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2]”。肖梦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观点是,“可多维地利用城市土地的立体空间,并使城市土地一地多用[3]”。

节约集约用地是相对粗放用地而言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涵,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特别是要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通过加大对单位建设用地的投入强度,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投放土地,控制投放数量和节奏,合理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浏阳市建设用地现状

2.1 建设用地结构

根据浏阳市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浏阳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4 973.43 hm2,其中城市面积为1 862.4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14%;建制镇面积为3 627.84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7%;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1 901.02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93%;采矿用地面积为1 241.18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76%;交通用地面积为3 280.1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29%;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 642.56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88%;特殊用地面积为418.3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3%。

2.2 建设用地布局

建设用地在各乡(镇)布局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永安镇建设用地面积最大,为2 729.61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其次为沙市镇的2 081.32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63%,而小河乡建设用地面积最少,仅为394.76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88%。

3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权重确定

根据代表性、科学性、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浏阳市实际情况及指标的获取难易程度,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益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6],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表1)。

3.3 原始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关系,使数据能够可比,本研究采用位序标准化方法对各项指标现实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不同影响,可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其中T1,T2,T3,T6和T7为正向指标,T4和T5为负向指标。

式中,Xij为指标标准化值,N为指标排序。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从小到大排序;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从大到小排序。

3.4 综合分值计算

在权重确定和原始值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公式(2)计算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

评价结果见表2。

3.5 等级划定

根据表2可知,淮川街道办事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综合分值为86.46分,葛家乡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低,综合分值仅为30.50分。但是仅根据综合分值和排名情况,不能直观地反映各乡(镇)建设用地是否节约集约利用。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其他土地节约集约评判标准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F<40分为粗放利用,40≤F<60分为低度集约利用,60≤F<80分为集约利用,F≥80分为高度集约利用。

等级划定结果见表3。

4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4.1 浏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

全市大部分乡(镇)建设用地处于粗放利用或低度集约利用,仅淮川和集里街道办事处达到高度集约利用水平。此外,全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303.02 m2/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亦达到283.22 m2/人,严重超过120 m2/人和140 m2/人的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4.2 浏阳市各乡(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

从表2可知,综合分值最高的淮川街道办事处得分是综合分值最低的葛家乡得分的2.83倍。此外,不难发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全市处于集约利用和高度集约利用的10乡(镇)均为经济较发达,并快速发展的地区。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总结并借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较好的发达地区的经验,促使自身又快又好的发展。

5 结语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经之路。目前,浏阳市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要不断转变当前土地粗放利用方式,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由于当前国家经济转型,东部沿海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浏阳市作为中部十强县(市),必将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浏阳市应注重加大土地利用强度和投资力度,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邵晓梅.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 85-95.

[2]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39-141.

[3]肖梦. 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393.

[4]吴杨. 铜川市土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战略思考[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2010:8-9.

[5]陶志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 1-5.

[6]李丽. 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D]. 重庆: 西南大学,2011:1-2.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用地
中小城市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贵州省黔东南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定性评价
基于ARMA模型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盘活存量土地谋发展,激发区域活力求突破
论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
云南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安徽省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建设研究
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再开发利益相关者诉求均衡分析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