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飘香
2014-11-04佩德罗郭洪源
佩德罗(古巴) 郭洪源
知道他的故事后,就不会奇怪连习近平主席都会谈到他。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晚报》(Le Soir)发表文章《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提到一位“在中国西南边陲指导当地农民种植咖啡豆脱贫致富的比利时年轻人”,他就是邬特·德斯麦特(Wouter De Smet)。
“咖啡先生”
邬特出生于1975年。在普洱,从2005年他来这里工作起,当地的人们就一直叫他“咖啡先生”。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认为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咖农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
他和咖啡的联系几乎是遗传的。他的父亲是一位有经验的农学家,多年来一直为雀巢公司工作。也因此,邬特在非洲长大,并在大约10年前接替他父亲在云南普洱市开启的咖啡种植指导工作。
“这些年来,即使到今天,我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和困难还是语言”,邬特坦言。多亏了侯家志,雀巢驻普洱农艺服务部的技术支持主管,邬特才能够绕过这个障碍。
“他不需要学习中文,因为侯家志是很好的翻译”,雀巢驻普洱农艺服务部采购主管、布依族女子罗珏成说,“邬特改变了雀巢在云南的发展策略和培训方式:他开始走进农村,并对农民进行现场教学。”
侯家志认为咖啡是他和邬特之间的第一条纽带。他说邬特很喜欢开车,“一天能开8到10小时,跑遍了普洱的农村。一天警察在路上把他们拦下时,警察们议论纷纷,认为侯家志肯定是个重要的企业家,因为他有个外国司机。”
邬特对本刊记者表示:“云南农民的心态非常开放,学得很快,工作努力,并且都有创业的理念,因为我认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咖啡种植,还应该把它商业化。”
中国好兄弟
邬特来到普洱之前并不喝茶,他跟当地农民学会了喝这种中国传统饮料,并经常说“普洱茶和咖啡是好兄弟”。
他也是怀着这种兄弟之情来和当地居民相处的。除了改变培训方式,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外,邬特还建立了可追溯机制,这是使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透明化的现代理念。
邬特来到普洱时,当地咖啡生产已经成为雀巢东莞工厂的主要原料来源,雀巢公司已经开始为当地咖农提供技术培训。他在普洱期间,雀巢公司雇佣了更多的专家,开展了124个培训项目,为9300多名当地咖农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1998年我在中国待过两个月,当时中国对我是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我是一个非常变通的人,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的文化。很快,我就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我也被当地社区和政府接受了。”他满意地说。
邬特开放灵活的态度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关键。在2004-2005年的收获期,仅有147家农户把咖啡卖给了雀巢,而在2013-2014年的收获期,这个数字达到了3000。“通过云南咖农,雀巢公司完成了对咖啡技术、质量和商品化的实验。在当地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透明度很高的市场”,他补充道。
邬特在普洱的成功不在于数量。质量才意味着咖啡种植和加工的可持续性,雀巢提供大约50个以达到国际质量标准为目标的培训项目。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821名咖农通过了4C认证(咖啡社区的通用管理规则,为咖啡生产、加工、可持续贸易提供基本准则,并减少不当操作)。
2014年5月,第三批通过4C认证的1429名咖农将领到证书。“这对雀巢公司非常重要,是其全球计划的一部分。今年年底,我们希望完成第四批认证,这将涉及2000亩土地并惠及3万人。从今年11月起,我们将只购买有4C认证的咖啡。”邬特补充道。
“我很中国”
就像约好了一样,邬特总是谈到他的团队是成功的基础;而侯家志和罗珏成也用“模范老板”来形容邬特。邬特坚持认为“没人能独自完成这个工作。你需要一个对公司计划充满信任的团队,团结一致,致力于取得这些成就。”
邬特满怀感情地回忆起,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村庄留宿,“每个人都兴奋地找一个房间来过夜。”还大笑他1.94米的身高完全不可能找到一个床能平躺下来,“这是我最美好的体验之一”。
当他刚到普洱的时候,正值新婚燕尔。后来,他的两个女儿在普洱出生。“我们会怀着喜悦离开中国,因为我们享受了这里的生活。有人说我‘很中国,这让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我和这里的社会融入得很好。”
“我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9年,都是在普洱度过的。我喜欢普洱,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采访结束时邬特这样说。这位比利时人已经在中国云南省,这个生产了中国98%咖啡的省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