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大雅 文房清玩
2014-11-04夏周
夏周
文房即文人书斋内读书写作绘画的工具,常让人联想到“文房四宝”。实际上,除了最为人所知的笔、墨、纸、砚,古代文人案头所需一切工具被统称为“文房清供”或“文房清玩”,列举起来蔚为壮观,种类繁多、材质多样、情趣各异。
文房迎来“亿元时代”
“文房”虽然在今天已经几乎失去了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它们却因其制作的精巧和所承载的文人雅趣而受到收藏者的喜爱。近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逐渐升温,显现上升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书画投资的持续走红,越来越多的藏家和业界人士开始参与和关注原本默默无闻的文房市场,敏感的拍卖公司也相继推出文房专场,昔日文人书桌上的玩物,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显现出勃勃生机,变成了收藏品。2.07亿港元的笔洗、1.61亿元的圆玺、5520万元的紫檀笔筒、4945万元的水丞、4089万元的田黄纸镇、2082万港元的紫檀文具盒??这些天价数字,都是近年拍卖市场上由文房清玩创造的。
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西泠印社几家拍卖公司一直致力于文人文玩专拍的推介,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推了“翦淞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反响大大高出预期,全场116件文房用品,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
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高达98%,成交额1832.38万元,掀起中国内地文房市场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自清乾隆时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砚墨笔印文房类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达89 %,成交额1460.36万元。2012年春拍中,“翦淞阁”文房拍卖无疑是最耀眼的专场之一。35件文玩精品拍卖由于竞争激烈,用时将近两个小时,成交率达到100%,而成交总额达到了1.3亿元。
其后,文房用品在拍卖市场上风光无限,不断有文房拍品冲破百万大关、千万大关,“小文房”最终也跨入“亿元时代”。
小文房 大内涵
文房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小玩意,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也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文房清玩与中国文人长相厮守,创造出精致、儒雅的书斋文化。文人世界的古物遗珍便是他们的心灵物语,反映了淡泊清远的人文气质。
文房的概念每个朝代都在延展,都在扩张,宋代赵希鹄在他的《洞天清禄集》一书中,列文房清玩仅有古砚、古琴、笔、墨、纸、画、怪石、青铜器等数种;元代的《文房图赞续篇》中记有文房常用器18种;而明代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收列的文房器物有50余种,仅由毛笔衍生出的文房就有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覘等。到了清代,文房正如子息蕃盛之家族,繁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明清时期,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市民、文士阶层迅速扩大,对书斋中的文房清玩需求也日益增强。同时,随着封建社会人身束缚关系的普遍减弱,手工业工匠的身份与地位有了相应的提高,这极大提高了工匠的艺术创造能力。而此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理想的生活情调和精神境界是臻于“闲、静、幽、雅、逸”之意境,追求离尘脱俗,雅致高远。其文化模式就是以寻访清雅为主。文房清玩固有典雅高洁之气质,与文人之情趣、书斋之氛围契合,为文人所雅好在情理之中。而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主流,对社会趋向、喜好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他们对文房清玩的嗜好同样也会引领社会风尚。
同一时期的文人书房用瓷器,比如笔筒、笔洗、印盒珍品,价值会远远高出同时代的其他日用瓷器。明清两代的文人,都喜好自制自藏文房用品,如将自己的书画做在镇纸上,一对镇纸分开摆放,但合在一起看时才是一幅完整的书法或者山水,不仅精美清逸经得住赏玩,而且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价值。
北京匡时拍卖杂项部业务经理王古歆介绍:“目前杂项市场的主力就集中在文房,因为随着国内收藏者们对古玩认识的提高,不单单从价格考虑,也开始对古玩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杂项市场除了一直火热的宫廷艺术品外,就要算文房了。”
“宫廷身份”文玩价惊人
明清皇室对书斋文玩的青睐更胜于民间,往往为追求完美而不计工本,为了制作一件人间奇珍,举全国之力也在所不惜,由此也引发收藏家对皇家文玩的追逐。
1995年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制《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55万元成交,这个价钱足可以在中国地价最昂贵的城市,买到一套最高档的房子,10块墨换一套豪宅,很多人费解它的价值。直到12年后的2007年,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以448万元创下古墨拍卖世界纪录时,很多收藏者才真正意识到它蕴藏着不可想象的收藏空间。
《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为什么会创纪录?不仅因为其出自清代“四大墨王”之一的汪节庵之手,它也是出自清宫的御用文房用品,甚至还有宫廷原配的漆匣。
中国嘉德瓷器工艺品部负责人闫东梅表示,由于文房用品保存不易,所以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宫廷御用文房用品更是珍贵,一直是藏家们追逐的热点。
一件手掌大小的清乾隆御制御题诗白玉洗拍卖价格接近1000万元,不仅是笔洗,砚台、印章、臂搁其他文房用品,只要出自宫廷,成交价没有在100万元以下的。
华人收藏圈内著名的翦淞阁主人,来自台湾的收藏家黄玄龙先生,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他收藏的几件乾隆御制文房,被其他藏家艳羡不已。2006年,中国嘉德为他收藏的文房名品专门举办了一个拍卖专场,一件以429万元成交的清乾隆紫檀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本是他最珍爱的藏品之一,但这次为了让人们见识一下翦淞阁藏品的水平,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据他讲,这件如意是乾隆皇帝自己设计的,由造办处制作。当时正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初度平定伊犁回部叛乱,准噶尔部归降,他写下集颂功、记事、寓戒为一身的《咏如意诗》,命造办处嵌于如意表面。这个如意使用的错嵌金银片工艺是金银镶嵌工艺中制作难度最高、最为少见的,需要先用金、银制成大小合适的字符,然后嵌进紫檀表面。乾隆时期同样工艺的工艺品曾见于故宫养心殿宝座东首和三希堂内。
较大的升值空间
虽然文玩市场屡现“天价”,但总体来说,文玩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这首先是因为文房杂项“小而杂”,门类众多,许多小类尚未受到重视。专家介绍说:“文房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相关的艺术永远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传统的收藏热点如书画、瓷器相比,文房收藏的基础更广、更踏实。
在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历史上,文房艺术和宫廷艺术一直是两个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按照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在发展,西方人更喜欢华丽的、宫廷风格的艺术品,所以国内对文房艺术的研究和收藏一直被忽视,市场价值也一直都被低估。
2006年,“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获得成功,带动文房市场一路走高,每两年一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黄玄龙也曾表示,文房的价值一直被市场低估,“中国藏家的偏好在很长时间内被西方审美所左右,而外国人不爱、也不懂文房,所以过去大家缺少对文房的关注。但传统书画在这几年‘扬眉吐气,与之息息相关的文房也必然会随之回归其真正的价值。”
文玩收藏是非常需要专业知识的收藏门类,在进行收藏时需要充足的背景知识,注重器物本身的材质、工艺和文化内涵。在投资文玩时,不同层次的买家可以有不同的投资策略,但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流传有序,特别是曾经在拍卖会专场上露过面的文房用品。大量专场的出现,使得名家原先的系统珍藏,逐渐开始分散,也使得买家有机会获得经过名家收藏的物品,这在最大程度上能保证藏品的真实性。
文房雅玩品种多样,数量繁多,值得挖掘的门类较多,想要“全面开花”,对刚入门的收藏者来说十分困难。在收藏界日益成熟的今天,收藏者更要注重专而精,在种类多样的文玩器具中,认清“龙头品种”,如近年来升值较快的笔筒、笔洗、宣纸,或避开市场中已经较为成熟的门类,开拓一些新的板块和种类。
此外,文玩收藏也从过去单体器物的收藏,转向成套器物,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组合器物的收藏,这更需要从文房用具的背景、历史等方面还原其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寻找独具价值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