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及利用
2014-11-03马全虎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对教材的安排要求“有开放性和弹性”,除了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的选择空间,也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正是基于以上的总体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实现对课本中关于“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的开发和利用,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
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的探险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
二、教师注重并指导学生对课外资源的收集及开发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1)教师自身对课外资源的收集与开发;(2)学
生利用自己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对课外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开发。
语文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课内资源,诸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会等外,还有许多可资利用的课外资源,诸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以及其他学科中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我们综合性学习中的珍珠、钻石,这就需要教师及学生都做有心人,善于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语文的眼光去审视、去整理。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是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既可以让我们获得切实的感性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能把抽象的、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客观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以,语文学习也同样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学习课题时,因为它有三项活动可供选择,分别是(1)“风流人物谁与争锋”,要求列举十位心中的偶像,并配一二百字的简介;(2)“丰功伟绩到处传扬”,要求选一两位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述其事迹,总结其品质;(3)“豪情满怀吟诵华东地区章”,要每人选自己喜欢的诗文,并力求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提高其积极性,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我必须学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论是从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该让每位参与者有成就感,让其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必须能客观地描述每位学生,尤其是对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其表现,要突出他们的参与性与进步点,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尽量要加以鼓励,以积极评价为主,并从多方面加以引导;其次,倡导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及帮助作用。让他们以各自的爱好兴趣、地域等不同方式组成小组,也十分有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次,存同求异,鼓励创新。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但是作为老师来说,应善于发现相似之中的差异并进行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思维的求异,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想的一个环节,确实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视,它是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每位同仁做一个有心人,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承担起来。
作者简介:马全虎,男,1969年4月出生,大学,就职学校: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李旺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