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014-11-03鲍凤霞

新课程·中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引导文学作品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引导;赏析能力;文学作品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讲勤动笔,为赏析打好基础

教师应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的联系。平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在学习课文中的名著节选时,指导学生阅读全文,并为他们提供声、像等教学辅助材料。这样,他们对作品里反映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就有了直接的感受,就能结合已获得的相关材料,很快地进入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容,体味人物描写的妙处。多讲,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组织学生座谈观、读后感,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演讲。学生从熟悉、揣摩、记忆材料,到把材料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使他们赏析作品的能力得到训练、提高。鼓励学生阅读《语文报》《读者》等优秀报刊,使学生从中接触丰富的语文材料。进行读报征文比赛,鼓励学生踊跃给校刊投稿,这样以写促读,无形中也就培养了学生阅读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意境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眼中的就只能是些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

乱无章的材料,当然也就无法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比如学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朗读那优美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壮美的画面,进入到作品描绘的意境中,为作家豪迈的气概、豁达的胸襟、壮美的诗篇所折服,心驰神往,感情激越,不能自己。想象,可使我们体味文中的意境之妙。

三、注重比较分析,提高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学习文学作品时,我常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分析、对比、判断,选择出适合于作者意图的分析。例如,《祝福》的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作者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典型,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残害。这样的归纳当然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把目光关注到小说中另一位与祥林嫂同一阶级地位的女佣柳妈身上。柳妈的“善心”规诫、引导,对祥林嫂的思想认识、性格甚至是命运的转变影响很大。她所起的作用与鲁四老爷等卫道士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折磨并没两样。分析有关柳妈“好心”地、无意中帮助吃人者吃人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深刻地揭露民众受统治阶级思想观念、伦理的毒化而成为帮凶的病态的社会现实。这样,通过分析、比较,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篇,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课内外的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努力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简介:鲍凤霞,女,1978年10月出生,就职学校: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引导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