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探析

2014-11-02陈中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

陈中万

(贺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广西 贺州 542800)

随机抽取某院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按照《处方管理 办法》与《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分析点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的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每月100张。

1.2 方法

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及2010年卫生部印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对12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的用药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

2 结果

本次调查分析发现,某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符合规范和要求,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占6.17%,用药10味以上占43.33%,用药剂量超出常量占8.67% ,煎服方法错误占5.67% ,书写不规范占26.42%,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可见下表1-表5。

表1 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情况

表2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味数情况

表3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剂量超过常量情况

表4 中药饮片处方煎服方法错误

表5 中药饮片处方书写不规范情况

3 讨论

该院中药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包括:①诊断不规范,某院此类不合理现象的处方占抽查总处方的6.17%,不合理具体情况有:处方上临床诊断缺失;处方中诊断只有病名而无病型,如感冒有风寒、风热、气虚等证型,不同证型的感冒用药不同,若不对证,还可引起病情加重,处方上只诊断感冒而无感冒证型;诊断的病名不规范,如胃火盛、肺脾肾虚等;诊断和用药明显不符主要体现在单味药上,如临床诊断为肾结石,用药番泻叶,此药适宜治疗热结便秘,对肾结石则无明确的理论依据;②用药味数偏多,我国古籍中记载处方药味多在10味以下,《伤寒论》112方中平均每方4.81味,《金匮要略》的201 方中,平均每方4.60 味[2],药精而专,由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该院用药的味数普遍偏多,其中10味药以上者占总处方的43.33%,多味药组合不仅会浪费药材,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疗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③用药剂量偏大,中药的每味药都有一定的剂量范围,在此范围内药剂量越大疗效也就越强,但若超出这一范围,不仅不会增加疗效,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如过量的肉桂可引起血尿[3],本次调查中有该院用药剂量超过常量者104方,其中超过30g者12方,用药剂量偏大,应引起重视;④煎服方法错误,中药饮片不同的煎煮时间和煎煮方法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如钩藤一般应后下,介壳矿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煎煮45min内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超过60min则有效成分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4];服用中药时,一次用药剂量及一天用药次数对安全有效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单味药服用时,应写明分服次数及每次的剂量,而不能笼统写成“番泻叶50g,适量泡服”等不规范的形式;⑤书写不规范,该院中药处方目前为手写处方,部分医生字迹潦草,易造成混淆,如“天麻”与“升麻”,“杏仁”与“枣仁”等;《处方管理方法》规定处方不得涂改,如要修改医师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该院中104例修改后处方无签名。

医院应根据现有的处方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特色,制定更为具体的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建立相关责任制,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应坚决退回给医师;加强对医师、药师的培训和业务学习,着重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组织相关人员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和评点,发现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及时反馈给医师,并针对不合理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严格管理和控制药物剂量的使用,同时规范处方书写,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医疗纠纷。

[1]孙福成.2010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105-107.

[2]胡仁举.中药饮片处方调查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7):602-603.

[3]刘思源,王慧,林芳,等.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5):156-157.

[4]朱金英.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6):535-536.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