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精神病药物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影响观察

2014-11-02颜金标郑家仁冷德楠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神病基线精神分裂症

颜金标,郑家仁,吴 丹,冷德楠

(晋江市疗养院,福建 晋江 362200)

评价及改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长 期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及耐受性方面均优于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FGAs),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究3种SGAs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23例。入组标准: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8~55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病程:5~20年,以FGAs为主治疗;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智力低下及其他认知障碍、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者。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组后随机分配为奥氮平(A组)、利培酮(B组)、阿立派唑(C组)治疗。

1.2 研究方法

于筛选入组时(基线)、6个月末、12个月末对所有患者各评定1次:①阳性阴性症状评分(PANSS):取阳性症状分(P)、阴性症状分(N)、总分3个指标作为统计量;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取最常用的正确应答数(CR)、持续错误数(PE)、完成分类数(CC)三个指标作为统计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及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 评分比较

三组的N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内6个月末与基线比较、12个月末与6个月末比较均为P<0.01),A组、B组的P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内6个月末与基线比较、12个月末与6个月末比较均为P<0.05);组间比较表明,A组、B组的P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末、12个月末组间比较均为P<0.05),C组的N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果见表1。

2.2 WCST 评分比较

A、B两组CR的治疗效果比较,组间与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末时与基线比较P<0.05,12个月末时与6个月末时比较P<0.05);三组的PE治疗效果比较,组间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 P <0.05,P <0.01);A、C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CC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比较、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PANSS评分比较()

表1 PANSS评分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aP <0.05,bP <0.01;三组组间基线比较:cP <0.05,治疗6 个月末组间比较,dP <0.05,eP <0.01;治疗12 个月末组间比较:fP <0.05,gP <0.01。

组别 例数(n)P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N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总分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总体 84 12.3 ±5.2 10.73 ±1.95a 10.02 ±1.97 41.08 ±3.06 36.15 ±2.07b 33.46 ±5.3b 119.37 ±22.79 100.42 ±20.59b 99.22 ±9.9b A 组 26 12.29 ±6.17 9.53 ±1.55ae 9.24 ±2.68af 41.29 ±1.76 36.06 ±3.15b 33.23 ±5.38b 120.88 ±22.12 95.14 ±6.14b 90.29 ±8.09bg B 组 23 13.33 ±6.03 10.29 ±1.72ae 9.29 ±1.52bf 41.46 ±2.99 35.71 ±2.54b 33.42 ±5.17b 124.25 ±26.43 104.13 ±20.43a 101.±7.15b C 组 35 10.94 ±1.95c 11.61 ±2.09 10.77 ±1.4 40.39 ±4.03 36.83 ±2.43b 25.88 ±4.2bg 111.44 ±16.27c94.44 ±18.03b 90.17 ±13.85bg

表2 wcst评分比较()

表2 wcst评分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aP <0.05,bP <0.01;三组组间基线比较,cP <0.05;治疗6 个月末组间比较,dP <0.05,eP <0.01;治疗12 个月末组间比较,fP <0.05,gP <0.01。

组别 例数(n)CR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PE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CC基线 6个月末 12个月末总体 84 41.46 ±11.42 43.54 ±12.93 44.85 ±9.51a 29.67 ±11.08 22.21 ±12.69b 18.99 ±7.05b 1.23 ±0.88 1.43 ±1.06 1.54 ±1.04 A 组 26 44.24 ±8.28 49.18 ±7.81af 47.47 ±9.68 29.06 ±8.53 24.94 ±11.47 20.06 ±8.56bf 1.35 ±0.49 1.41 ±0.94 1.76 ±1.44 B 组 23 40.5 ±11.56 41.29 ±16.28 46.83 ±9.64a 30.29 ±11.55 26.5 ±14.62 21.88 ±6.76b 1.5 ±1.06 1.63 ±1.31 1.58 ±0.93 C 组 35 40.25 ±13.5 42.45 ±10.8 45.25 ±7.8 31.15 ±12.49 23.25 ±8.2b 16.4 ±5.56bg 1.5 ±0.77 1.4 ±0.77 2.5 ±0.73bf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1]。研究显示,无论是原发性缺损症状,还是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引起的继发性阴性症状,都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2]。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FGAs)可减弱多巴胺中脑-边缘通路的过度活动,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s)与FGAs均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但前者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SGAs对其他神经递质受体影响广泛,特别是对5-羟色胺(5-HT)受体有阻断作用,使中脑-皮质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中的5-HT活性降低。SGAs可增强多巴胺的传递,从而逆转D2拮抗剂作用,改善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EPS[3]。本研究结果表明,SGAs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疗效与FGAs相当,甚至更好,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显著优于FGAs,阿立哌唑显得尤为突出。三种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阿立派唑组较为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可能是由于疗程不够或是患者自身疾病严重。研究表明,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一般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具有D2和5-HT受体双重激动作用,可对中脑-皮质通路产生功能性激动作用,改善因D2功能低下所引起的阴性症状、认知缺陷[3],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王冬梅.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7,4(19):236-237.

[2]孙新宇,于欣,沈渔邨.早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63-266.

[3]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25,859-860.

猜你喜欢

精神病基线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都有精神病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