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02弼,陈萍,肖鹏,范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柴芍胃脘功能性

刘 弼,陈 萍,肖 鹏,范 畅

(望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长沙 410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胃十二指肠区域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且缺乏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1]。消化不良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腹饱胀感和早饱,常常伴有抑郁症状,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的疗效逐渐被认可,笔者运用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5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长沙市望城县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3年1月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的100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1~75岁,平均50.3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40.3月。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查随机数字表配以随机数,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①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和;②没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上消化道内镜下的表现。诊断前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3]。

1.1.2 中医疾病及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痞满的诊断标准:①自觉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②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在2个月以上;③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4]。肝胃不和证[4]主症:胃脘胀满,胸闷喜太息,常因情志影响而加重;次症:攻窜作痛,痛连两胁,嗳气,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1.2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4]

主症按正常、轻、中、重计分为 0、2、4、6分,次症按正常、轻、中、重计分为 0、1、3、5 分,见表1。

表1 症状分级量化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8~75岁,性别不限;自愿接受本药物试验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试验前30天内进行外科手术且引发并发症者;一周内使用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有药物、食物过敏史或对试验药已知组成成分过敏者;合并心血管、肺、肝(AST、ALT>正常值2倍)、肾(Cr>正常上限)、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报警症状者之一:①症状在夜间加重或影响睡眠者;②伴发热、贫血、便血或黑便、体重明显减轻、有肠梗阻症状者;③腹部有肿块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柴芍六君汤加味(柴胡10g、白芍10g、法夏9g、陈皮10g、白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6g、木香10g、郁金15g),该方药由我院中药房统一使用煎药机制成,真空包装,每包125mL,每次1包,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每日餐前30min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Tid,两组治疗疗程共2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忌吸烟、饮酒,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进食过饱,停用其他治疗FD的中西药。

1.6 观察指标

1.6.1 安全性指标 ①血常规: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②尿、便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③肝功能(ALT、AST、TBIL)、肾功能(BUN、Cr)检查:治疗前后各测1 次;心电图检查:治疗前后各测1次;④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1.6.2 疗效性指标[4]①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指标:胃脘胀满;②中医证候疗效指标:主症为胃脘胀满,胸闷喜太息,常因情志影响而加重;次症为攻窜作痛,痛连两胁,嗳气,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1.7 疗效判定标准[4]

胃脘部胀满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分级降低2个级别或以上;有效:症状分级降低1个级别;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4]。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注:计算方法(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胃脘部胀满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胃脘部胀满疗效比较 (n)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发现与治疗有关的异常改变,其中治疗组有1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对照组2例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黄帝内经》首先提到该病,《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痛”,认为痞满的发生与饮食不当、脏腑气机不利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明确了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病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运动功能障碍;②内脏高敏感性;③精神心理因素;④胃酸分泌;⑤幽门螺杆菌(Hp)感染;⑦胃肠激素;⑧其他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微量元素、年龄影响、肠胃反应等。该病可能是一种因素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观点[5]。

FD的中医基本病机主要与肝胆的疏泄功能及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失调有关[6]。脾主运化,胃司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脾胃受纳运化,升降有序,离不开肝的正常疏泄。肝气疏泄条达,则脾胃冲和,气机畅达,升降有序,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若肝失疏泄而郁结,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上逆则嗳气、泛酸、恶心。本研究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着手,选取柴芍六君汤加味作为主要治疗药方。柴芍六君子汤出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原本主治慢惊风“脾虚肝旺痰盛者,…柴芍六君汤主之”。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组方,重在健脾益气,为治疗脾虚的基础方;柴胡、白芍二者配伍一散一收,配以郁金,重在疏肝柔肝,敛阴和营;陈皮、半夏、木香降逆和,胃理气。诸药配合可使肝气疏、脾气旺、胃气降,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芍六君子汤能够增强细胞内Na+-K+-ATP酶的生物活性,提高和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达到阻抑或减轻细胞损伤的功效[7]。该方剂有明显的增强消化道运动的作用:灌服柴芍六君子汤的大鼠胃窦收缩增强,胃排空加速,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8]。

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芍六君汤加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脘部胀满不适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的症状,不仅弥补了单纯西药治疗的顾此失彼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品津,刘新光.消化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8.

[2]唐艳萍,姚宏昌,李方儒,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身心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2(4):247-249.

[3]柯美云,方秀才.《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解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34-139.

[5]中华医药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2):832-834.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5):722-725.

[7]肖明生.柴芍六君子汤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8(3):13-14.

[8]任平,黄熙,蒋永培,等.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动素及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45.

猜你喜欢

柴芍胃脘功能性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