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02帅,穆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液双氧水牙周炎

封 帅,穆 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78)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可导致牙龈出血、肿痛及牙齿松动,最终出现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及美观。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主要为抗菌类口服药和局部含漱冲洗液[1]。

康复新液是一种植物药制剂,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和黏糖氨酸,能促进表皮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加速创面修复,同时还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起活化作用。这种细胞可吞噬或释放自由基杀灭微生物,或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炎症和组织再生[2]。本研究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周炎,并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①依从性好,能按时复诊并遵循医嘱;②对本试验中使用的中药及西药均不过敏;③临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④近3个月内未服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或传染性疾病;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④准备生育的育龄期夫妇;⑤药物过敏者。

1.2 病例分组

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30~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1.5%双氧水治疗,治疗组31例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疗程均为12周。

1.3 方法

检查入选患者的口腔状况,记录临床观察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

检查后,全部患者行全口超声龈上洁治,7天后复诊行龈下刮治术;洁治和刮治完后,患者均行牙周袋冲洗,其中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对照组采用1.5%双氧水。两组患者均行药物含漱,其中治疗组患者含漱康复新液,对照组含漱1.5%双氧水,用法相同,每日3次,每次10mL左右。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早晚各刷牙1次,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时,再次记录PLI、BI、PD、AL等相关临床指标,每次检查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2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各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差异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PLI BI PD(mm) AL(mm)对照组 治疗前2.85 ±0.61 3.75 ±0.65 4.79 ±0.68 5.54 ±0.5012 周后 1.57 ±0.54△ 2.81 ±0.30△ 3.35 ±0.39△ 5.49 ±0.46治疗组 治疗前 2.86±0.63 3.74±0.67 4.77±0.62 5.49±0.4812周后 1.52 ±0.28△ 1.96±0.37△* 2.57±0.19△*5.42 ±0.39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微生物(细菌)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堆积在牙与牙龈交界处和牙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使局部微生态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并由龈上向龈下扩散。炎症范围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3]。因此控制细菌感染,改善口腔局部微生态环境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炎的主要措施之一[4]。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牙周基础治疗,而药物治疗起到辅助作用,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促进组织愈合,是当前牙周病学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配合1.5%双氧水冲洗及含漱,治疗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外采用康复新液对牙周袋进行冲洗和口腔含漱。结果显示,两组牙周炎患者的PLI、BI、PD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I、PD两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LI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新液同常规西药1.5%双氧水相比,更能明显缓解牙龈炎症,减少牙龈出血,降低牙周袋深度,使牙周组织变得更为健康。两组PLI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牙菌斑的减少主要由患者口腔卫生习惯等决定,而康复新液与1.5%双氧水在抑制细菌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L是反映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表明康复新液与1.5%双氧水均无法改善附着丧失。

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多元醇类及肽类活性物质,含有18种氨基酸。药理实验证明,康复新液能通过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促进疮疡愈合,还可通过直接吞噬作用抗感染并释放自由基杀灭微生物,或分泌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来调节炎症和组织再生。巨噬细胞被受调理素作用的酵母多糖刺激时可释放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在杀灭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并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性和免疫调节作用[5]。有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可影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肉芽组织及I、III型胶原的形成,加速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修复,抑制瘢痕生长[6]。

本研究表明,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局部使用康复新液可明显改善牙周出血、牙周袋等临床症状,促进牙周健康,且康复新液含漱使用简便,口感适当,不产生口腔着色,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胡文杰.重视和规范牙周基础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5):286-289.

[2]陈新,王洪,张艳萍.康复新液的最新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89-96.

[3]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4]PAGE RC.The microbiological ease for djunctive therapy for periodontitis[J].J Int Acad Periodontol,2004,20(6):143-144.

[5]刘玉媛.天然药物康复新液的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6,18(3):55-59.

[6]王辉,李勇敏,彭淑珍.康复新原料中不同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4):123-125.

猜你喜欢

新液双氧水牙周炎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双氧水:2020年1—2月行情走势及后市预测
用双氧水除淡盐水中的游离氯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