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2014-10-31师新胜
摘 要: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如何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在此总结一些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思维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我们在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发表学习心得,上台演讲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如图(图略),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存在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只要我们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思维形象化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像一般数学知识那样,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可掌握。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学习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特点,逐步渗透,螺旋上升,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内涵。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主动应用。
1.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养成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
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如绳子和绳子上的结、刻度尺与它上面的刻度,温度计与其上面的温度,我们每天走过的路线可以看作一条直线,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座位等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形与数相结合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如数与数轴,一对有序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机会。
2.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找准数与形的契合点,根据对象的属性,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相互转化,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方程、不等式或函数解决有关几何量的问题;
(2)用几何图形或函数图象解决有关方程或函数的问题;
(3)解决一些与函数有关的代数、几何综合性问题;
(4)以图象形式呈现信息的应用性问题。
总之,教师如果在课前能够考虑全面,准备到位,预设充分,学习的实效性就越有保障。当然,教师如果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关注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合作学习中生成的问题,那么,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迎合课程改革需要而采取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作者简介:师新胜,男,1973年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就职学校: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二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