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立宏:“烹饪”馋死人的好声音

2014-10-31王丽

现代妇女 2014年10期
关键词:烹饪陈晓卿译制片

王丽

与“舌尖”总导演是同学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这部专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不知唤醒了多少饥肠辘辘的胃,也不知多少人为美食后面那个宛转悠扬、充满磁性的声音着迷。“细的拉面在面粉中跳跃、刚出锅的黄馍馍冒着热气、柔嫩的鱼肉在锅中翻滚……”它将食物“做”出了诗意的味道,这完全要归功于那个“好声音”。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人们又惊喜地听到了这个神秘而又熟悉的声音。这个浑厚而磁性的声线主人就是李立宏。

李立宏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也是一个“超级吃货”。他很喜欢语文,上中学的时候便成了语文课代表。有一次,少年宫要给语文老师进行朗诵培训,而老师临时有事,就把唯一的票给了他。就是那次培训,让李立宏走进了朗诵的世界。从那以后,他参加各种朗诵兴趣班,还和一些同学模仿译制片的配音。课余时,几个人找来翻译好的文学剧本,分好角色,围坐在录音机旁,边配边录下来。但这种有模有样的模仿仅仅停留在喜爱上,直到李立宏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考大学前,北京广播学院的招生简章发到学校教务处,同学看到后就告诉了他。当时,李立宏从没想过考广播学院,甚至连这个学校在哪儿都不知道,但架不住周围人的极力怂恿,他便决定试试。没想到一考即过,他进入了该院播音系。

1986年,李立宏留校,成为一名教师。他一边踏实教书,一边从事最爱的配音工作,在圈里虽不算特别活跃,但从播音到配音,他都转换自如。从广播到电视到大屏幕,从译制片、专题片到电视剧,再到动画片、纪录片,他广泛涉猎,不急不躁。他的嗓音浑厚深沉,具有智者的韵味,他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他的戏路非常广泛,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原作画龙点睛。2011年,李立宏担任主要配音演员的美国译制片《阿凡达》,获得了第14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这个奖是李立宏多年来艺术成就的最好见证。多年的积累,让《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主动找到他。

事实上,早在学校时,李立宏跟陈晓卿就很熟了,他们是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可是后来,两个人都忙于各自的事业,所以极少碰面,《舌尖上的中国》是李立宏和纪录频道的第一次合作。“陈晓卿告诉我:‘所谓中国美食,是与国人最贴近的东西。我们定的基调,就是要用离人较近的叙述方式。近,但要时刻保有好奇心,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这是他把我叫去配第一季解说词时说的话。”李立宏说。

要求自己“站在碗里”

第一次配《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工作室。作为经验丰富的解说人,李立宏计划当天完成3集录制。50分钟一集的纪录片,两个小时录一集是他的节奏,但是那天,录完第一集时天就黑了,这跟之前的工作相比,显然既费劲又严重“超时”。

按理说美食题材很轻松,配起来很快才对,但按照导演陈晓卿的要求,李立宏必须要保持好奇心,状态不对就不行,更不能赶时间。“配的时候不觉得,配完才意识到进度还是挺慢的。” 李立宏说道。

还没看到画面之前,李立宏会先拿一沓解说词做准备。他感觉《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纪录片不同,需要一种 “很近”的感觉,就像他解说的牛肉拉面,好像有一个小小的人儿站在汤碗里,说着词,吃着面。然后,编导给他录一遍“模板”,什么位置对应什么解说词、什么画面,熟悉了之后,李立宏才开始真正的录制。

其实,总导演陈晓卿提出的“要有好奇心”的要求 ,对李立宏来说并不难,凭着多年的积累,他可以随意控制发音、语调及解说的感觉。虽然一直有着录前先看一遍画面的习惯,但这一次李立宏改变了方案:“我要保留第一次观看时的好奇。”他录前唯一的工作,就是仔细消化全部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次录音,就这样在磨合中磕绊着完成了,听起来,这个声音的确离食物、离观众很近。但是李立宏说:“我现在有些后悔,当时没能和每一位分集导演详细解释自己的理解,所以,有些地方听起来还是规整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李立宏也被人赞誉“被声音勾起了吃的欲望”。

因《舌尖》一夜走红,有成功也有困扰

对李立宏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是一个苦差事,虽然看着各色美食,但他一口也没吃上,每天面对的只有剧组盒饭,这种差距成了一种煎熬。

《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正式进入声音制作阶段的时候,北京还飘着雪。陈晓卿发了一条微博:“录音师说,刚才有杂音,是李立宏先生的肚子在叫”、“今天的录音并不顺利,原因还是来自李老师肚子里的咕噜声”。这个话题让李立宏有些不好意思,“有时配音时间太长,又是这样的内容,控制不了生理上的反应。”之后他补充说,“为了不让类似的情况发生,后来配音时连茶水都不敢喝,免得自己饿得太快。”

一帧帧唯美清新的画面,一道道美味佳肴,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2014年5月,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央视刚播出不久就好评如潮,仅广告就超过1亿元。该片受到广泛好评,除了选材好,李立宏的配音也是重要原因。他让观众感受到了什么是声音的魅力。就这样,能“烹饪”馋死人的“好声音”的李立宏,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很多人惊呼:“听他说话就会饿。”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李立宏主讲“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一课。而《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让这个长期做着译制片解说的大学教授,破天荒地和综艺娱乐搭上了边。“工作20多年,从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直到这部纪录片火了,连带着我也火了。”这是 “舌尖上”的李立宏第一次以真面目示人,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心里有点酸酸的,我这么一个不娱乐的人,竟然在娱乐节目中出名了。”他幽默地说。

“配《舌尖上的中国》真是长知识的过程。以前我做饭不那么主动,烧肉、烧排骨都没做过。现在不仅兴趣非常浓厚,也敢做了,家里人吃后都说还可以!” 李立宏笑道。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李立宏红了,困扰也随之而来。“经常有企业找我给宣传片配音。”李立宏说,但他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驾驭那么丰富的内容,而且,“他的声音很好吃!”似乎也成为观众对他的声音的定位。李立宏感觉自己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调整,却依旧走不出 “舌尖”的感觉。痛定思痛,他决定不再给《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配音。“把这种机会留给其他好声音吧!”李立宏说。

(作者声明,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上网,违者必究!) (责编 冰蓝)endprint

猜你喜欢

烹饪陈晓卿译制片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译制片剧本编辑的特殊性
信息素养在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方向)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天蝎座陈晓卿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与重构的探析
肉类消费:营养功效与健康影响
陈晓卿的“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