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及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014-10-31崔冬梅
崔冬梅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体态语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国人的重视,关于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国内少之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有关体态语研究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国内一些重要刊物上,人们逐渐认识到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而很多国内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概念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被称为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丰富、生动、表达力强,可以用来加强讲话的语气和表达某种特殊意义。体态语在教学活动中使用非常广泛,对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体态语言的分类和作用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体态语包括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等。
1.情态语言。
情态语言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它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面镜子,人的面部表情、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动作相辅相成,可以向对方传递大量信息,包括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传递自己丰富的情感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以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为例,在其主演的无声电影中虽然没有对白,但是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目光语言、微笑语言等情态语言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如思索、失望、沮丧、喜悦等情感。
2.身势语言。
身势语言,亦称肢体语言,通常包括手势语和姿态语。手势语就是通过手和手指发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符号向对方传递信息。通过观察手势语,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对方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如后悔、惊讶、腻烦、遗憾、友好、祝贺、欢迎等情绪。姿态语,是指通过坐、站等姿势的变化传递非语言的语言信息。手势语和姿态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养,如玛格丽特·贝克特,作为英国第一位女外相,人们可以从她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面部神态中感受到其友好、智慧、自信、高贵和优雅等气质。
3.空间语言。
空间语言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学者首次提出的概念,指人们通过空间表达自己思想并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无声语言。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除了使用口头语、书面语、情态语言和手势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外,还借助空间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他人的态度和与他人的关系。尽管空间距离是无声的,但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和作用却不可小觑,往往会影响人际交往结果。如形影不离经常用来表明人们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反之,老死不相往来则表明相反含义。
三、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有助于营造和谐、友好、轻松的课堂气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人们通过观察他的眼睛判断事情的真伪。
与有声语言相比,教师恰当的眼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它给予学生鼓励、信心和警示。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从老师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友好和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同时,不恰当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会误导学生,甚至会在师生之间形成紧张的气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判断学生对教师的友好程度及注意力集中度,从而及时对教学形式和教学进程做出适当调整。
2.教师恰当的体态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递,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尽管语言不通,但是人们之间却可以进行交流,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势语或姿态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把手势语和姿态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一定信息,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手势语和姿态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反之只能是“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渐渐成为人云亦云的“应声虫”。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动作和坐姿中感受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及对所讲授内容的接受程度。
3.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极其重要。教师得体的体态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正确反应时,老师可以选择口头表扬或一定的体态语言达到表扬和鼓励的目的,如教师可以走近学生,配以向上翘起拇指,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给出错误答案时,与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的消极方法相比,可以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以提醒学生再动脑筋,避免学生尴尬甚至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最终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
四、结语
作为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有效补充,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重视。教师运用得体和适度的体态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不恰当的体态语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甚至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厌烦情绪,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体态语言也会因民族、地域而异,同一种体态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含义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须对他国的一般体态语含义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何高大.实用礼仪交际英语[M].湖南出版社.
[2]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
[3]罗赛清.论非语言行为美的教学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