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 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10-31李茜腴

考试周刊 2014年74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生物教学教学策略

李茜腴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问题导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结合问题导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其在教学中的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导学法 教学策略

目前国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改变重课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情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倡导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角色,从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1]。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问题导学法应运而生,它强调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的内涵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努力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技能,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其基本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缩小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的差距,帮助教师转换教学模式,体现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始终要围绕问题进行,整个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所谓的问题主要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要有层次性、探究性和拓展性,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的答案不是课本上的,也不是教师告之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获得的。

二、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导学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科学、技术联系非常紧密,并且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生物已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地向信息、技术、环境等领域渗透和融合。国内生物学科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并不是简单地更换教材,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和教师改变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生物教师作为生物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应该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更新生物学知识的能力。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学新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实验、科学前沿等栏目,为问题导学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学习情境。并且这些栏目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迁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不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三维目标。

三、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策略和意义

新课改要求学生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乐于探究,通过问题获取新知识、归纳总结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情境创设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中,才能被吸收和消化。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是新课改的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一定含有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目的性、新颖性和适应性,问题的提出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方向、有依据,问题的设计和表述要具有奇特性、生动性和新颖性,并且难度要适合全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生对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略有所闻,而且很感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的问题有:1.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2.怎么知道那些DNA是否来自同一人?3.DNA可以做身份证吗?4.DNA的中文名字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回答提出的疑问,分享他们对遗传物质——核酸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探究问题意识,提高探究问题能力,树立科学观的活动过程。生物学从现象到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着许多科学家开展实验研究的生动事例,有趣的科学发现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实施者的必然追求。探究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开启思维之门。例如在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出疑问: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在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获得知识,构建知识间的联系,产生和形成自己的知识观。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生物新课改要求加强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挖掘学习情境资源,以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虽然它以实验为基础,但是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则不但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共鸣,还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内容,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学生一般都有栽花种草的生活经验,亲身经历过或者看过做泡菜、做酸奶、酿甜酒等与发酵有关的活动,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许多与本章节基础知识相关的信息。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都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也是本章内容创设问题的资源。

(四)加强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教师只是帮助者[2],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为主,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懂得与人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探究实验,这些实验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要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创设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比如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盐,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设计提出以下问题:1.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无机盐?2.无机盐对植物有哪些作用?3.植物缺乏无机盐导致出现的症状有哪些?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实验,得出实验报告。这个实验的完成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主要是在课后完成,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并对实验过程给予关注,让学生合作并顺利完成实验。

四、结语

问题导学法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其学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有效途径[3]。但是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重难点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发现、解决、探究的过程中。在教师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反馈和给予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问题,结论不是探究的最终结果,而是要在结论的基础上把问题探究推向更高的台阶,实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姬秉新,苟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

[3]茹光华,沈铮.“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1,10:53.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生物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