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队的现状与对策
2014-10-31严献亮张道林
严献亮 张道林
摘 要: 本课题以参加江西省普通高校的男子足球代表队比赛的18所高校的队员(不含高水平)和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专家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涵盖队员、训练、管理、体制等状况,研究结果为: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普通的中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足球技能低,有些高校比较看重比赛名次;知识更新不够,科研能力较低,执教水平有限,训练方法不科学,教练员都是教师兼职;领导主管部门对校足球代表队的关心、支持不够,不重视。学校办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广告效果不明显,担心足球赛场出现不文明现象影响学校声誉;学校对校足球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没有一套符合校足球代表队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大学生足球赛在江西省内每年只安排一次,每年都采用赛会制比赛。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男子足球代表队 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前景光明,大学生足球运动的赛事较多,大学生校园足球运动赛事的成功举办对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的足球运动队的数量不多,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开展形式和状况较滞后,普通高校足球代表队的建设应该起到关键作用,这一关键领域的发展能促进中小学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因此高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高校足球运动代表队的建设和发展能推进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普通高校代表队建设起龙头作用,同时直接涉及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情况,从这一角度既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普及情况,又可以看到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高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就得从高校足球代表队的建设开始,也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中学生足球运动开展情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参加2012—2013“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西赛区的普通高校的男子足球队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不含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共18所学校(见表l)
表1 各代表队参赛人数统计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足球等为关键词,共计检索出近10年内学术期刊论文125篇,学位论文20篇,为问卷设计及本研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教练员问卷调查表”和“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运动员问卷调查表”,并请专家就问卷调查表中几个多选项进行重要—次要的排序,此问卷经专家评定效度,得到一致认可后,对被调查者(各级教练员、参训运动员)进行全面调查。
1.2.3专家访谈法
就研究目的和研究的任务,走访了江西省大体协主管领导、高校足球队教练员和部分从事高校体育管理研究的专家。对于问卷的设计及研究的设计咨询了部分足球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
1.2.4实地考察法
研究通过对参加2012年度江西省大学生足球赛的18支队伍的运动员、教练员及实地进行了走访。
1.2.5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7.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结果与分析
本项调查发现江西省有体育系的高校足球代表队队员的选拔途径主要是以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的学生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教练员通过观察校内各系院之间有的比赛,选拔出水平相对较高的队员。这些高校的组成足球代表队水平相对高一些,这些体育系学生以前高中阶段是通过体育加试的,有一定足球基础,而且他们身体素质要比普通大学生好。这些高校的球队队员传控球能力强,足球意识好,还有通过团队配合取得进球的精彩场面。这些高校的球队水平高出一筹,在比赛中往往能获得好的名次。
江西省各高校队员来自全国各地,没有和中学形成输送队员的链接。对大中学一条龙的课余训练机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间接影响我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普及开展,更对我省高校足球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高校和中学的足球都受到影响。如此恶性循环极大地破坏了高校——中学健康训练体制的建立,最终将严重限制江西省高校足球水平的提高。
2.2教练员结果与分析
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代表队的教练员基本现状显现出高学历的博士只有一位,占多数的还是本科,学历结构极不合理,而且年龄相对较轻,教学训练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省高校足球运动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江西省各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学历调查中发现高学历的教练员较少,本科学历的占多数,在一些高校中出现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这主要因为高校扩招需要招更多的人员填补教师空缺,加之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人数较少。高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只有招聘一些本科生进行。学历还代表对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程度。高学历代表知识渊博,知识面广,对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有很大帮助,也是评审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本科学历的教练应通过自身学习提高学历,满足更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要求。
江西省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的年龄小比较年轻,精力充沛,多数毕业于专门体育院校,掌握一定量的体育知识,具有足球运动技能。在教学与训练中可以亲身做示范或与队员竞技。虽然年轻教练员经验不丰富,但是亲身示范教学的能力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基本能适应当前我省高校足球发展的需要,已成我省高校教学和训练的主力军。但是要使我省高校足球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提高年轻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创造更好的再学习机会,让他们更快地由教学型向训练型转变。
2.3领导体制结果与分析
高校各运动代表队,要参加省里的比赛都得先报到学校的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同意才能组织代表队参加比赛。可以说主管领导掌握着个代表队的命门,足球代表队和其他项目代表队相比人数多,还需要一些场地措施,投入相比其他代表队要多,而且在球场上会出现打架现象,在短期内要取得好的名次很难,导致主管领导对足球支持投入不多,更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不在足球方面投入,不关心足球队的发展。这样足球运动在各大高校的普及就会受到影响,阻碍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江西省各高校足球队要得到有序发展,第一学校的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校足球代表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地位,校足球队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评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第二离不开领导部门对高校足球队的关心与支持。在高校足球队建设过程中场地紧缺、器材简单陈旧、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各方面工作开展不顺。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后,学校各部门都需要相互沟通和协助,从确保高校足球队健康有序地发展。
2.4竞赛制度结果与分析
从目前调查看,只有从江西省的足球运动发展和高校足球发展状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新的竞赛方法,并在实际发展中不断补充和改进,如相对固定的比赛时间,固定的参赛条件,赛制的变化。既有赛会制较量,又有主客场,既实行分组循环,又有淘汰,这样足球运动的魅力才能得到完美展现。这样的赛制,一方面会吸引更多地大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从而稳定的群众基础又能完善赛制。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淘汰赛场次,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因此,要建全大学生竞赛制度,尤其是与中学及更高一层次的比赛衔接,适当增加比赛的场次,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及整体竞技能力。随着足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参加比赛高校足球比赛的队伍也在增多,高校足球代表队的建设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方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观念,提高江西省高校足球整体水平,以及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
2.5场地及基本设施结果与分析
在所调查的18所高校场地基本设施中,每所高校至少拥有标准足球场地一块。基本上能保证校足球队训练工作,每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健身房为高校足球队队员做力量练习提供场地。有几所高校还拥有3块场地,为学生训练、教学、课外活动提供更宽广的体育运动场所,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打下基础。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各代表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需求,但是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显得拥挤些,没有大型体育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体育场地措施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基本措施条件差。有些高校场地使用频繁,加之平时很少维护场地,造成有场地但无法使用的现象。要让学生在安全舒适的场地条件下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必须加大体育场地措施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场地措施的管理,平时注意场地维护。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3.1.1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普通中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足球技能低。有些高校比较看比赛名次。
3.1.2知识更新不够,科研能力较低,执教水平有限,训练方法不科学,教练员都是教师兼任。
3.1.3领导主管部门对校足球代表队的关心、支持不够,不重视。学校办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广告效果不明显的,还担心足球赛场出现不文明现象影响学校声誉。
3.1.4学校对校足球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没有一套符合校足球代表队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
3.1.5大学生足球赛在江西省内每年只安排一次,每年都采用赛会制比赛。
3.2对策
3.2.1选拔足球运动员渠道多样化。
3.2.2增加比赛的次数,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课余生活。
3.2.3提供教练员再学习机会,提高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能力。
3.2.4增加高校足球队资金的投入。
3.2.5制定严密系统的考核机制,加强管理,确保队员学习训练两不误。
参考文献:
[1]李龙化.中韩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仁[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李国艳.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8(5).
[3]张华东.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运动训练的影响[J].滨州师专学报,2003(2):12-14.
[4]秦志辉.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51-53.
[5]李建军,周生灵.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与制约因素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4):57-61.
[6]李宏图.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3).
[7]杨吉春,须晓东.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8]李波,刘建平.对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的初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03).
[9]林登宝.对全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
[10]王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刍议[J].四川体育科学,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