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低年级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策略
2014-10-31罗小琼
摘 要:对待从智力到能力都相对更弱的孩子,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平等的教育。
关键词:低幼年龄;智障学生;班集体意识
在培智学校如何开展低幼班集体工作,怎样使每个智力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作为低幼年龄班主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从日常工作开始细化每个学生目标
1.制订切合每个学生实际的目标
利用走进家庭和调查问卷形式,确定学生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每个孩子制订长、短期目标,利用例行教学时间带领每个孩子进行目标的指认、教授、学习、训练,让学生明白自己近期要努力的方向,并鼓励一定能够达到。同时,与家长协调参与对学生进行检查训练和培养。
2.从点滴开始抓学生行为习惯
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是要经过长时间有目的、有规律、有要求的训练,最后才能形成。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从一日生活常规开始进行训练,走读学生进校要向同学问好!向老师问好!走读学生走进教室先要把书本交给老师检查,看看回家是否有损坏。到操场做操,到食堂进餐一定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并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走在队伍中,时时监管和示范。只要学生是集体活动,老师就先要把要求提到前面,学生要按教师要求去做,这其中包括任何小的事情,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从小事开始抓,从细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收到效果。
3.每周班会及时总结
每周星期五的班队会先对学生本周情况有一个简短总结和同学间检查,同时在班级壁报上进行量化评估,达到要求的在表上扣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章作为奖励,暂时没达到的下周做到了再补扣,这不但帮助学生记忆,同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学生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渗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深一层的要求学生能自然接受。
4.根据需要制订个别学生量化分析表
由于班内学生障碍原因和障碍程度不同,为有需求的学生制订个别学生量化表,有情绪障碍学生对他们每天的活动进行记录,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记录分析,找到出现情绪的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矫正方法。对于生活没有规律,大小便失禁的学生协调家长或保育老师共同做好孩子的生活记录,找到孩子身体出现问题的根源,帮助家长或保育老师调整孩子正常的饮食结构,逐渐培养孩子合理的膳食,最终解决孩子大便失禁的现象,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有序的生活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自己管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都能成为有益于社会或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自我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级活动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培养学生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最初的培养孩子自我生活能力,自己事情自己做:搬桌椅、擦桌椅、叠被子、穿衣服、洗碗等活动之后,逐渐过渡到班级一日工作表,将每个学生按照能力进行分别指派工作任务,每人每天一至两项工作,每天内容不同,早晨到校先去工作区看看自己今天的工作内容,慢慢建立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班集体的意识。学生的层次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所以在整体要求上就要区别对待,把学生目标定在他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位置,这样孩子自信心和表现欲会加强。利用真实环境对学生采取不同支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感受在班集体中的快乐
在培养学生班级意识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在为班级、为别人服务时候的快乐,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我可以做,我能做,我会做,我可以做得很棒。增强队员的自信心,时时体现自我价值,感受在我班生活我快乐。
3.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
我班是个有条不紊、积极乐观向上的集体,我们拥有完善的干部机制,每天晨检卫生委员负责检查班级和同学卫生,学习委员负责收作业,纪律委员记录总结一天的上课纪律情况,小干部认真地开展每一天的活动,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三、有效做好家校工作
利用放月假,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交换意见,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同时帮助家长解答学生的一些行为问题,向家长提出建设性建议。
每天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班主任老师。对于班里的每个学生来说,他所做出的积极行为,是每个学生内心一种巨大的能源,是每个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是点燃每个学生心灵火花的燃料,也是每个学生进步的希望。作为一名智障学生班集体中的一名班主任,就是在不断摸索不断改变教育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支持,才能最终与学生达成共识,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逐渐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班级环境和班集体氛围,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1980(04).
作者简介:罗小琼,女,1977年7月出生,專科,就职于重庆市忠县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