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016-12-01邹文
邹文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枯燥、深奥难懂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接受能力较低的情况。而特殊学校针对初中阶段智障学生所开设的数学课堂亦是如此。从初中智障学生数学教学模式探究的角度,认为有三类教学模式可以直接运用于初中智障学生数学课堂,分别是生活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寓教于乐教学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智障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智力缺陷,在智力发育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学生水平。同时还存在着思维迟缓、缺乏灵活性、记忆力差、理解能力薄弱等问题。这些智力缺陷严重导致了他们难以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有效学习,无法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有些甚至连简单的运算都难以完成。因此,针对智障学生的这些生理发育特点,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传授与缺陷补偿相结合,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将游戏渗透于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
游戏教学方法是提高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它可以减轻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的游戏内容,使之更为直观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智障学生活泼好动、贪玩的天性,让他们在轻松自在的玩乐中享受知识的获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智障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将所学内容通过实物、图像、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之前,可以以小组竞赛、有奖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奖励答对者一颗糖或者一块巧克力等。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对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哥哥比弟弟大两岁,谁能猜出他们的年龄?”当学生回答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教师可以继续设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有数个。同学们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出相关的等量关系公式吗?”这个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玩乐”,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等。
二、实现生活化教学,增强智障学生的动手体验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将生活内容融入数学课堂中,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智障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数学生活化教学,也是培智新课程改革中极为重视的内容之一,它能够让智障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并且将所学内容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具体来说,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智障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根据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身边的事物或实例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初中数学的“线段、直线、射线”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直线。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开头导入课程:一天,小明要去外婆家玩,他走到外婆家附近时看见前面有两条路通向外婆家,一条路是直的,另一条路则是弯的。请问小明应该走哪条路才能快速地走到外婆家呢?为什么?这个故事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思考直线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例如“直线比曲线短”“直线是笔直的。”紧接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段“灯光照射”的动画小视频。视屏中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电筒对着一堵墙照射,手电筒的光照在墙上形成了一个点,从手电筒到墙的距离大约为5米。而与此相比较的是,屏幕下方开来一辆大卡车,大卡车的前灯打开射出了两束长长的光,但是这两束光是没有明确距离的,它们一直延伸到了屏幕的最右侧。由此,教师可以针对屏幕上这两种光线的长短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哪种光线最长,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2.回归现实生活,帮助智障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虽然,智障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本身缺乏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教师如果能够有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环境中,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数学的应用性真正发挥到实处。以初中数学的“平行线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会学生认识平行线的性质之后,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看看身边都有哪些平行线的例子。比如,教室墙角的四条垂直线是否平行呢?与此相关的几个角又有何关系?还有校园中的小路是否具备平行的特征?学校花园的园丁们在栽种花草树木的时候,是不是会参照已经栽好的一排栽另一排小树苗呢?这些生活化的问题,看似普遍,实际上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眼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有利于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胥兴春.数学学习障碍干预研究的取向及发展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5(10).
[2]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徐速.西方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