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害溶剂禁限用“萘”何

2014-10-30于田书陈有同

今日农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溶剂油馏程乙苯

于田书+陈有同

有害溶剂限量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第52号〕公布:已批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HG/T4576-2013),于2014年3月1日起生效,针对乳油中七种有害物质做出了限量要求,具体见表1:

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和即将实施,寻找替代溶剂成为当务之急。从价格、来源、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馏程在155-290℃的重芳烃(一般按馏程切割为三段。见表2)成为不二之选。特别是其中的

S-150、S-200 早已在乳油配方中被广泛使用。毕竟溶剂油S-150、S-200有如此多的优点:

1,价格相对较低,溶解力好,产品性价比高。

2性能稳定,非常适合在乳油体系中做主溶剂使用

3、沸点高,远离“四苯”,与甲醇不溶,避开高毒、高挥发性溶剂。

4、与现有乳油中溶剂结构相匹配,符合就近替代原则。

5、资源立足国内,货源充足。

6、高闪点提高产品的生产运输安全性能。

但是标准出来以后,通过检测,溶剂油S-150、S-200 中萘含量均在5%以上,远高于标准要求的≤1%。

溶剂替代的困惑:

萘作为碳十芳烃的一个组分,其沸点是217℃,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萘的升华、与其他组分共沸等原因,产品中萘的含量比较难控制,通过控制馏程完全可以生产达标产品。更主要的是萘有助溶作用,这也是为什么S-150、S-200 溶解力好于馏程靠前的S-100的原因,按理说S-100以碳九为主,物性更接近二甲苯,事实却相反。一个普通的乳油产品如10.8%的精喹禾灵乳油,如果把萘控制在1%以内,S-150、S-200将无法满足该乳油产品的要求,需要寻求其它助溶剂来帮助溶解,以满足产品对溶解力的需求。如此一来,一是增大了乳油溶剂选择的难度,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二是增加了新添有害溶剂的风险,实际上还有许多危害性更大或相当的溶剂也能配制乳油或作为助溶剂,如环氧氯丙烷、氯苯、异佛尔酮,卤代烃等,做到完全监管是不可能的。

国家对萘的含量提出限制,当然是基于萘毒性高,并参考了国外标准等原因。在溶剂的实际使用中却少有人关注萘。农药技术也讲知行合一,但更注重行,只有通过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筛选出合适的配方。比如拿到一个配方,选择了二甲苯做溶剂,无论合适与否,没有人去追问二甲苯中“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比例是多少,乙苯含量有多高;溶剂油也一样,多年来,很少有厂家去考察溶剂油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很难做到,合适就好。至多是厂家对其中的萘含量提出一个上限,如小于10%,因为萘含量高了,在低温下有结晶析出,并不考虑萘对溶剂油溶解力的影响,这一要求也是在实际使用中遇到问题后提出来的。今天国家对萘的含量有了限制要求,我们也提出这一问题供大家讨论,广大农企应在标准实施前充分讨论,权衡利弊,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萘含量究竟限制在多高才合适,这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新标准的顺利实施,有了标准执行不到位是有风险的。如果不修改,窃以为杂质萘的限量不像乙苯那么容易控制,企业很少有单独用乙苯作溶剂的,产品中的乙苯一般都是使用二甲苯时带进来的,限制了二甲苯,也就限制了乙苯,而萘却广泛存在在芳烃溶剂当中,并对其物性产生影响。当然符合标准要求的溶剂还有很多,如动植物油脂、醚类、酯类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扛起乳油这一剂型主溶剂大旗的,至今也只有溶剂油,萘何,奈何。我们在溶剂的销售和推广中了解到,大家都在观望中,不知何去何从,只有少部分厂家做了些技术储备。

标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续展换证、原药(特别是一些母液,苯油),助剂的配套、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国家的监管。但是实施是肯定的,是我国农药制剂向安全、环保方向发展的必然,也是农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造福全社会的善举。endprint

有害溶剂限量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第52号〕公布:已批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HG/T4576-2013),于2014年3月1日起生效,针对乳油中七种有害物质做出了限量要求,具体见表1:

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和即将实施,寻找替代溶剂成为当务之急。从价格、来源、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馏程在155-290℃的重芳烃(一般按馏程切割为三段。见表2)成为不二之选。特别是其中的

S-150、S-200 早已在乳油配方中被广泛使用。毕竟溶剂油S-150、S-200有如此多的优点:

1,价格相对较低,溶解力好,产品性价比高。

2性能稳定,非常适合在乳油体系中做主溶剂使用

3、沸点高,远离“四苯”,与甲醇不溶,避开高毒、高挥发性溶剂。

4、与现有乳油中溶剂结构相匹配,符合就近替代原则。

5、资源立足国内,货源充足。

6、高闪点提高产品的生产运输安全性能。

但是标准出来以后,通过检测,溶剂油S-150、S-200 中萘含量均在5%以上,远高于标准要求的≤1%。

溶剂替代的困惑:

萘作为碳十芳烃的一个组分,其沸点是217℃,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萘的升华、与其他组分共沸等原因,产品中萘的含量比较难控制,通过控制馏程完全可以生产达标产品。更主要的是萘有助溶作用,这也是为什么S-150、S-200 溶解力好于馏程靠前的S-100的原因,按理说S-100以碳九为主,物性更接近二甲苯,事实却相反。一个普通的乳油产品如10.8%的精喹禾灵乳油,如果把萘控制在1%以内,S-150、S-200将无法满足该乳油产品的要求,需要寻求其它助溶剂来帮助溶解,以满足产品对溶解力的需求。如此一来,一是增大了乳油溶剂选择的难度,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二是增加了新添有害溶剂的风险,实际上还有许多危害性更大或相当的溶剂也能配制乳油或作为助溶剂,如环氧氯丙烷、氯苯、异佛尔酮,卤代烃等,做到完全监管是不可能的。

国家对萘的含量提出限制,当然是基于萘毒性高,并参考了国外标准等原因。在溶剂的实际使用中却少有人关注萘。农药技术也讲知行合一,但更注重行,只有通过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筛选出合适的配方。比如拿到一个配方,选择了二甲苯做溶剂,无论合适与否,没有人去追问二甲苯中“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比例是多少,乙苯含量有多高;溶剂油也一样,多年来,很少有厂家去考察溶剂油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很难做到,合适就好。至多是厂家对其中的萘含量提出一个上限,如小于10%,因为萘含量高了,在低温下有结晶析出,并不考虑萘对溶剂油溶解力的影响,这一要求也是在实际使用中遇到问题后提出来的。今天国家对萘的含量有了限制要求,我们也提出这一问题供大家讨论,广大农企应在标准实施前充分讨论,权衡利弊,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萘含量究竟限制在多高才合适,这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新标准的顺利实施,有了标准执行不到位是有风险的。如果不修改,窃以为杂质萘的限量不像乙苯那么容易控制,企业很少有单独用乙苯作溶剂的,产品中的乙苯一般都是使用二甲苯时带进来的,限制了二甲苯,也就限制了乙苯,而萘却广泛存在在芳烃溶剂当中,并对其物性产生影响。当然符合标准要求的溶剂还有很多,如动植物油脂、醚类、酯类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扛起乳油这一剂型主溶剂大旗的,至今也只有溶剂油,萘何,奈何。我们在溶剂的销售和推广中了解到,大家都在观望中,不知何去何从,只有少部分厂家做了些技术储备。

标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续展换证、原药(特别是一些母液,苯油),助剂的配套、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国家的监管。但是实施是肯定的,是我国农药制剂向安全、环保方向发展的必然,也是农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造福全社会的善举。endprint

有害溶剂限量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第52号〕公布:已批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HG/T4576-2013),于2014年3月1日起生效,针对乳油中七种有害物质做出了限量要求,具体见表1:

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和即将实施,寻找替代溶剂成为当务之急。从价格、来源、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馏程在155-290℃的重芳烃(一般按馏程切割为三段。见表2)成为不二之选。特别是其中的

S-150、S-200 早已在乳油配方中被广泛使用。毕竟溶剂油S-150、S-200有如此多的优点:

1,价格相对较低,溶解力好,产品性价比高。

2性能稳定,非常适合在乳油体系中做主溶剂使用

3、沸点高,远离“四苯”,与甲醇不溶,避开高毒、高挥发性溶剂。

4、与现有乳油中溶剂结构相匹配,符合就近替代原则。

5、资源立足国内,货源充足。

6、高闪点提高产品的生产运输安全性能。

但是标准出来以后,通过检测,溶剂油S-150、S-200 中萘含量均在5%以上,远高于标准要求的≤1%。

溶剂替代的困惑:

萘作为碳十芳烃的一个组分,其沸点是217℃,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萘的升华、与其他组分共沸等原因,产品中萘的含量比较难控制,通过控制馏程完全可以生产达标产品。更主要的是萘有助溶作用,这也是为什么S-150、S-200 溶解力好于馏程靠前的S-100的原因,按理说S-100以碳九为主,物性更接近二甲苯,事实却相反。一个普通的乳油产品如10.8%的精喹禾灵乳油,如果把萘控制在1%以内,S-150、S-200将无法满足该乳油产品的要求,需要寻求其它助溶剂来帮助溶解,以满足产品对溶解力的需求。如此一来,一是增大了乳油溶剂选择的难度,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二是增加了新添有害溶剂的风险,实际上还有许多危害性更大或相当的溶剂也能配制乳油或作为助溶剂,如环氧氯丙烷、氯苯、异佛尔酮,卤代烃等,做到完全监管是不可能的。

国家对萘的含量提出限制,当然是基于萘毒性高,并参考了国外标准等原因。在溶剂的实际使用中却少有人关注萘。农药技术也讲知行合一,但更注重行,只有通过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筛选出合适的配方。比如拿到一个配方,选择了二甲苯做溶剂,无论合适与否,没有人去追问二甲苯中“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比例是多少,乙苯含量有多高;溶剂油也一样,多年来,很少有厂家去考察溶剂油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很难做到,合适就好。至多是厂家对其中的萘含量提出一个上限,如小于10%,因为萘含量高了,在低温下有结晶析出,并不考虑萘对溶剂油溶解力的影响,这一要求也是在实际使用中遇到问题后提出来的。今天国家对萘的含量有了限制要求,我们也提出这一问题供大家讨论,广大农企应在标准实施前充分讨论,权衡利弊,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萘含量究竟限制在多高才合适,这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新标准的顺利实施,有了标准执行不到位是有风险的。如果不修改,窃以为杂质萘的限量不像乙苯那么容易控制,企业很少有单独用乙苯作溶剂的,产品中的乙苯一般都是使用二甲苯时带进来的,限制了二甲苯,也就限制了乙苯,而萘却广泛存在在芳烃溶剂当中,并对其物性产生影响。当然符合标准要求的溶剂还有很多,如动植物油脂、醚类、酯类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扛起乳油这一剂型主溶剂大旗的,至今也只有溶剂油,萘何,奈何。我们在溶剂的销售和推广中了解到,大家都在观望中,不知何去何从,只有少部分厂家做了些技术储备。

标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续展换证、原药(特别是一些母液,苯油),助剂的配套、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国家的监管。但是实施是肯定的,是我国农药制剂向安全、环保方向发展的必然,也是农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造福全社会的善举。endprint

猜你喜欢

溶剂油馏程乙苯
车用汽油全自动馏程测定仪测定效率分析
溶剂油市场现状及加氢生产低芳溶剂油技术进展
不同油品模拟/手动馏程的测定线性及显著性分析
均三乙苯的合成研究
溶剂油研究现状及环保低芳型溶剂油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减压系统实现侧线窄馏程的操作分析及调整
常减压装置减压侧线馏程影响因素及调节
低芳溶剂油生产技术的应用
对二乙苯生产技术评述
氢化6#溶剂油中芳烃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