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己的心灵开放

2014-10-29李培根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开放

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活力的华中大!

今天,我跟大家聊聊华中大的关键词之一:开放,权当是大家入学的第一课。同学们务必要明白,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开放,你们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首先,你们的心灵要对自己开放。这话的逻辑在哪儿?你真正懂得自己生命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你真正地面对自己了吗?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丑陋吗?能够理性地面对自己考的高分吗?你真正有独立精神吗?你有如尼采所言的“勇敢地成为你自己”的自觉吗?我常常看到有少数同学抱怨,快毕业了,却发现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一无所有。我不否认学校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我敢断言,那种现象的症结首先是那些同学的心灵没能对自己开放。如果稀里糊涂、懵懵懂懂,你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还抱怨谁呢?心灵若不能对自己开放,你充其量只能成为某种工具,可老夫子早已有言,“君子不器”啊!心灵对自己开放,意味着你要有独立精神,你的心灵不会被役使。请记住,独立精神是你作为智慧生命而存在的根本。心灵对自己开放,意味着你要有批判精神,包括对自身的批判,那样能让你成长得更快,进步更大。这些都是你作为生命而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尊严所在。

你们的心灵应当对社会开放。比尔·盖茨就认为大学生应该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从社会中,你们可以学到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可以悟到在学校难以体验的东西。从世界大势、国家发展,到民间疾苦等都值得你们关心。心灵对社会开放,就是说你们要有意识地关注、观察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假期的时候,做一点社会调查,对于你们了解社会是极有帮助的。如果在大学期间,你的心灵就能对社会开放,那么在你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就不至于惊慌失措。心灵若不能对社会开放,你就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最终,社会也会把你的前途龟缩在一个小胡同里。对社会开放,还意味着你要客观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客观地感知社会中的丑与美。心灵不能真正对社会开放,主观意象、表象或者片面印象就很容易占据你的心灵,那只能使你误入歧途。看不到社会中的美,你就很难得到时代的恩惠;看不到社会中的丑陋,你自己也就很容易被“污染”。

你们的心灵应当对他人开放。人都是社会中的人,肯定得存在于社会中,自然少不了与其他人打交道,尤其是当你踏入社会以后。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你永远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实现自己预期目标和目的的工具,否则你不会有朋友。另一方面,你也不必担心自己成为实现别人预期目标和目的的工具,不然,你就会恐惧与别人的交往。把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存在,对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也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与信任。你们还要记住,别人身上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人生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当然,前提是,你的心灵要对他人开放。华中大提倡让学生自由发展。你要明白,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你才能体验和享受现实世界中的自由。而对他人的封闭,恰恰意味着自身的不自由,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的不自由。而现实世界中的不自由,很容易使你陷入虚拟世界。此外,你们需要接触网络、接触虚拟世界,但千万不能掉进虚拟世界的陷阱,不要用虚拟世界中的自由去替代现实中的自由,那可能会毁掉你们的未来。

你们的心灵应该对教育开放。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进校不久就要求转专业,也经常听到有些同学抱怨说不喜欢某些课程。选择某一专业或某些课程真有那么重要吗?在大学,与其说是学习某一门课程,不如说是学习某一种能力。请注意,并不是说专业和课程没那么重要,学习可以马马虎虎。恰恰相反,你们要通过对专业及其课程的学习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虽然华中大的教育强调让学生自由发展,可自由发展的前提也需要学生的心灵对教育开放。如果你的心灵对教育开放,你也就容易体验到学习中的愉悦,就容易欣赏到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美,甚至学习中的困难都会激发你的热情,学习中的枯燥也会磨炼你的意志和耐心。同学们,让你的心灵真正对教育开放,你就能把“不得不”学习甚至厌倦学习转换成乐意学习、兴趣学习。心灵的开放能使学习的“必然”转化成学习的“自由”,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最后,我还希望你们的心灵要对未来开放。一方面,你们的发展在未来,如果想在未来有好的发展,当然就得面向未来,或者说心灵要对未来开放。多了解一点科技的发展趋势,尽管那根本不是你的课程学习所要求的;多了解一点产业发展的走向,尽管它未必属于你今后职业的范畴。譬如说,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能源科技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产业结构会发生什么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影响?尽管目前这些问题未必有定论,但是,如果你经常关注、思考这些问题,未来的你将更容易从中寻觅机会,你也就更容易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从大学的本质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看,你们的心灵更应该对未来开放。哈佛校长福斯特有言:“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大学绝不仅仅是面向当下的风向标,她更应该是引领未来的发动机。同学们,那么你们自己呢?你们的心灵对未来开放,国家才能有真正的未来,你们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未来。今天,谁也无法替你们准确地描绘国家的未来和你们的未来,未来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思考、领悟和面对。不妨多关注一下,未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如何健全民主与法制……那些都和你们的未来有关。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心灵对未来开放,你们就将是真正的“少年”,中国也将是未来之国!

谢谢大家!

(本文为李培根校长在华中科技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有删改)

猜你喜欢

开放
腾讯“开放”5年秀成绩单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耗散结构视阈下的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