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导游解说的跨文化意识解读

2014-10-28康妍妍

企业导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认知跨文化

康妍妍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国内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文章指出导游员应对文化术语做出正确的理解,通过文化补偿、文化信息的置换、考虑游客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游客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做出符合英语游客认知语境的导游解说。

关键词:导游解说;跨文化;英语游客;认知

引言: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国家及地区的外语导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导游解说的深度、广度及针对性不仅体现了导游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以及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而对导游解说的研究不多,陈凌燕、傅广生(2008:1-4)研究英文导游词的语言特征。杨红英、花萌(2008:252-261)探讨了中西思维差异在外语导游解说中的应用,为导游解说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本文将从语言、文化、审美、认知等维度探讨英语导游解说的跨文化意识。

一、对文化信息的正确释意

导游解说是导游实践过程中导游为游客解释和说明与游客所参观的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所付出的努力和行为的总和(杨红英、花萌,2008:252-261)。可见导游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服务。既然是信息传递,就应该做到信息传递的正确无误,否则会让游客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英语导游解说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文化术语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导游员对解说对象有正确的释意。许多导游员将计划生育政策理解为

one child policy. 于是游客感到迷惑,会问生双胞胎会不会不符合这个政策。这种类似问题在导游的文化遗产解说中更值得引起重视。领略异国他乡的文化是游客的主要出游动机,对文化信息正确的释意是导游解说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符合游客的认知语境

导游解说属于解说系统,涉及跨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动态地顺应游客认知语境的交际过程。李占喜(2007:111)认为译者应顺应以下语境因素:译文认知语境中的语言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译者的意图、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因此,导游员需要了解游客的认知语境,让游客欣赏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

(一)进行文化补偿。国内外游客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满足游客领略异域文化的目的,导游员应该意识到这一文化差异,在讲解中进行必要的文化补偿,否则游客感到茫然,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笔者在讲到arhat(罗汉)时,大多数游客对此感到很陌生,所以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文化解释,如

arhat,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罗汉是梵文术语,指达到大彻大悟境界的僧人)。经过文化补偿,游客方知其义。可见在讲解某一文化现象时,有必要做文化补偿,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置换文化信息。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语言及文化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如果将汉语的语言和形式一并移植到英语中去,则会产生交际失败。根据动态对等理论(Nida, 2004:166)及功能对等理论(Nida,2001: 86),需要导游员进行相应的文化信息的置换,找到英语中最自然、最贴近的对等语,即西方游客理解和欣赏英语导游词的方式和程度应该和国内游客理解和欣赏汉语导游的方式和程度应趋于一致。置换文化信息是建立在导游员对游客已有的信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如四角攒尖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屋顶建筑样式,导游员通常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不妨借助下大家熟悉的金字塔形状进行文化信息的置换,解释为pyramid-shaped roof, 形象传神地表达, 方便游客记忆。实践证明置换文化信息是最经济有效的解说方式。

(三)符合游客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导游是传递信息的服务,因此语言服务和行为应符合西方游客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用美丽、贴切的语言和行为解说旅游对象,让游客获得美的感受。导游讲解中应多采用褒义形容词以及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以突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如导游员在介绍西安这一文明古都时,以下解说让游客耳目一新:Xian served as a

capital for 13 dynasties lasting for over 110 years. These numbers

outrun those of any other ancient cities (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的古都)。导游员在行程开始前往往关心游客:“You must be tried after this flight/train travel?”(在经过长时间的火车、飞机旅行,您一定累了吧?)游客很茫然,没觉得累啊! 不妨采取另一种方式表达,“Did you enjoy your trip?”(旅途开心吗?) 再引入即将参观的景点和体验到的文化的亮点,会调动起游客的兴趣。

(四)考虑到不同游客的认知水平的差异。虽然英语导游面对的是讲英语的游客,但是他们有来自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以及英语国家的外籍人士。游客的年龄、职业、兴趣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决定了其英语语言水平、文化差异和审美接待及接受能力均有差异。为了照顾到不同游客的需要,导游员应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解说。如在讲到stalactite(钟乳石)和stalagmite(石笋)时,考虑到术语专业,有些游客不明白,于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并比较如下In the cave, you will

see various pieces of rocks formed by the slow dropping of water

containing the mineral lime. They are called stalactite and stalag

mite. 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One is hanging down from the

roof,while the other is extending upwards.(在岩洞里,你们将会看到矿物质水冲击行程的形状各异的石头,他们是钟乳石和石笋,你们知道他们有有什么区别吗?前者由岩洞的顶部向下生长,后者则由底部向上生长)。于是所有游客清楚地点头。可见考虑到不同游客的认知水平差异不仅是导游服务的要求,更是导游解说顺利进行的前提。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语导游解说的跨文化意识,指出导游员应正确理解文化信息,做到解说内容的正确性,还应进行文化补偿、置换文化信息、分析游客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以及游客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提高解说的可接受性。随着游客文化需求的增加,导游员应不断提高跨文化意识,以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Li Zhanxi. Relevance and Adjustability: A Study of Translating Process in Cultural Image Renderings [M]. Science Press, 2007.51-152.

[2] Eugene A. Nid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陈凌燕, 傅广生. 英文导游词的词汇特征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12): 1-4.

[4] 杨红英,花萌. 中西思维差异异质性在外语导游解说中的应用[J].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论文集,2008:252-2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