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防范机制研究
2014-10-28原芳
原芳
摘 要: 本文从完善研究生学术失范防范机制角度入手,为所在研究生管理部门遏制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从制度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失范
一、学术失范与学术失范表现形式
(一)学术失范。国内对学术失范的概念界定很多,李晶洁在《高校学术失范的伦理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术失范”就是针对“学术规范”而言的,主要是指学术研究过程中及研究成果发表中出现的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不正当、不道德的现象。李超在《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研究》中认为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是指高校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无意或有意违反学术规范(技术规范、内容规范、道德规范等),制造学术伪劣之作,并试图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阎光才在《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一文中把学术失范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对学术共同体成员而言,因为学术文化和伦理与制度设计价值取向间存在不平衡,从而使得学术规范处于一种低效或失效的状态。从以上学者对学术失范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学术失范是以学术规范的先在性为前提的,是学术规范的对立面,是一种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
(二)Q大学研究生学术失范的表现形式。(1)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2)套用他人的理论框架,篡改他人的试验数据。(3)一稿多投或多发。
二、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以数量作为主要的科研评价指标。作为西部院校,Q学校招收的研究生生源主要是本地生源和调剂的外地生源,生源质量无法和内地高校相比,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制度保障方面,研究生学术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存在缺陷,使得研究生追求的还是科研成果数量,对于质量没有给予重视,甚至有的研究生一味的追求数量,一稿多投,再加上,专业学术期刊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制度缺陷,诸如专家评审不严格,论文审查标准低,甚至有的期刊只要付稿费就能发,论文质量根本难以保证,这一现实情况从侧面也加剧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频发。
(二)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流于形式。学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学术失范现象频发的另外一个原因,在Q学校当前的学术道德管理制度中,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以导师为主,研究生管理部门为副,论文评阅专家最后审阅填写意见三种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审阅,三方的审阅中,导师和评阅专家首要是要看学位论文中是否存在剽窃、抄袭等问题,其次才要从总体上审阅论文是否达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而研究生管理部门则只是通过相关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剽窃、抄袭等问题进行审核。现有的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管理还未涉及到所有的科研活动中,像科研论文的写作、科研项目等都未监管到。二是,监管程序不完善,监督流于形式。
(三)惩罚制度不严格,学术失范的成本或代价太低。在Q学校当前的学术管理制度下,学术失范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就很小,即使查出,惩罚措施一般都是批评教育,限期时间修改重写,最严重的惩罚也是延期毕业,这种“低风险、高回报”使得部分获益者起到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的侥幸投机心理。
三、完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防范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研究生学术评价制度。建立研究生学术评价制
度,研究生学术评价制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研究生的奖助、评优都无法脱离这一关键环节,学术评价制度对研究者的行为具有导向性。因此,评价是否合理、评价程序是否公平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术行为选择。所以,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一是修订不合理的旧的制度。二是因细化研究生学术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研究生类别根据客观实际制定不同的学术评价标准。三是,评价程序公开透明,必要时可以邀请研究生代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二)加强监督,完善外部监督反馈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可以对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研究生导师和管理部门首先因将重点放在对学术失范的严重性的宣传教育上,因尽量将事情控制在未发生之前,在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前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在从事科研活动中,要注意检查、监督,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其次因扩大监督审核范围,应涉及到研究生的所有的科研活动中。
(三)完善激励制度和惩处制度。激励机制的缺陷也是导致学术失范的原因之一,因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广泛宣传,重奖有创新的学术成果;二是严格惩处制度,“惩罚从两方面对社会的内在价值做出贡献:一是消除过去的罪恶,其次是预防未来的罪恶。”因此对学术失范行为千万不可不了了之,对学术失范行为一经认定,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评奖评优资格或收回已得奖励甚至撤销学位等处理。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德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与制度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