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管理研究

2014-10-28袁炜赟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经济

袁炜赟

摘 要: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其庞大的发展资金也受到各界重视,而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是解决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贷机制,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向前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进步,也有利于自身利润空间的加大,银企共赢是双方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通过具象概念描述,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管理做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所不同。根据2003年1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都可以归类为中小企业。2011年7月4日,我国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该规定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规定了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在我国GDP总额中,中小企业贡献率高达58.5%,其中外贸出口额高达68%,并为国家提供了超过一半比重的税收,解决了80%的就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毫无疑问,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无疑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税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全社会投资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及其必要性

信贷风险以一定比例存在于经营银行业务的过程中,这就使得经营过程中必须有信贷风险管理环节。信贷风险的管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宏观上的讲是银行对整个行业的信贷业务进行的管理,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制定一些大的政策条款、制度方法等等;从微观上讲是某个银行针对某一个客户或者是某一项贷款业务进行管理,针对客户进行制度方式的确定,对不同贷款过程中进行风险的评估、规避等等。

因为存在风险,中小企业得不到大中企业的担保,也得不到银行提供的信用借贷。我国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与评价制度,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时常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甚至会破产倒闭,结果因无法偿还贷款给银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企业自身的信誉也大大受损。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诚信系统也不够健全,银行就难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贷款,造成操作环节和审批程序繁多。

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受阻和利率市场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各家银行收益明显增加,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太大变化。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也不健全,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受到资金束缚,也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经营效益低下,同其它银行的竞争力薄弱的境况,其向前推进的步伐受到严重阻碍。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力上与国外银行也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规模巨大却没有规模经济,业务单一没有实现范围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面临严重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作为发放贷款的一线主力军,则要积极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金融创新模式和风险监管策略。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不足

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的预算和控制缺乏经验,没有完善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检测和警告机制。利率市场化后,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快,迫使银行存贷款业务下降,银行为求稳定发展,在各行间进行借贷,进一步扩大了负债成本。这就为银行的资金配备和流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情况尚不严重,流动性管理将成为银行制胜的首要方法。利率由市场控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理财观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收益,银行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多样性的服务形式越来越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采用提高存款利率,负债要求降低,使得银行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各银行甚至根据各自风险成本进行定价,使得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远远的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在冒着极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借贷活动。但是,却鲜有风险评估制度。

2.对利率变动敏感程度低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管理利率,利率水平的定制及利率结构的调整都集中于中央银行,国家不仅管理着整个存贷款利率水平,还管理着众多的改革中存贷款利率结构。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他们很难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和适当的利率安排来消除利率风险,他们实质上就是利率风险的被动接受者。虽然目前利率风险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受到关注,但在政府利率管制上存在的较大的存贷款利差收益仍然存在,是得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大多数银行利率管理意识淡薄。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利率管制,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处于相对稳定的存贷款利差刚性的“价格保护”之下,面临的利率风险有限,从而缺乏对利率风险的重视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其经营和管理机制对利率频繁和不规则变动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较弱。

3.利率信用风险管理不足

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的建设和经验远远的不足。由于长期没有完善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检测和警告机制。在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现状下,银行必须建立起一个风险检测机制,在面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等方面有能力应对。同时优化结构,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以提高竞争力。对于小型的银行来说,优化结构,调整人员部署等对行业发展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利率市场化后,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快,迫使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下降,银行为求稳定发展,在各行间进行借贷,进一步扩大了负债成本,这就为银行的资金配备和流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国内总体来说,对流动性管理意识不强。利率由市场控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理财观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水平。银行需要建立逐步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各银行甚至根据各自风险成本进行定价,使得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远远的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在冒着极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借贷活动。但它们却没有风险评估制度。

五、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措施

1.不断改进信贷风险评估管理模型

全球化商业发展引起了金融环境革新和金融方法的升级,作为商业运营首要基础的金融资本市场,也不断彰显其不可或缺地位,融资,金融证券等大批新模式簇生,带给金融信用风险诸多复杂性因素。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利润新的增长点,CreditRisk+模型为商业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去计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损失,准确核算当前信贷组合的预期损失和未来预期损失,确定商业银行所需经济资本总额,优化配置信贷组合的资金比率。

2.强化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风险与盈利是银行所关心问题的核心,中国利率市场化形势加快,利率风险管理成为银行负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避免利率市场中的巨大风险,我国各个银行应建立起与之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银行稳定发展和合理收益。结合国内外的例子来看,负债风险主要包括在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性管理。利率风险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国银行利率风险部门建设很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漏洞。由于以前的计划经济影响,金融行业对利率风险并未重视,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资产负债结构体系,保障银行的稳定性存在,这也将是银行在发展中做关键的部分之一。

3.设立科学贷款机制

完善考核的管理机制,增大信贷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对信贷员来说,要建立权和责以及利相呼应的营销管理机制,三者要严格的有机统一。合理评估信贷人员放贷的风险以及获益的比例,信贷人员需要按劳取酬,确保其它信贷人员在放贷方面的积极性。其次,考核指标要单一,在考核中只考核与贷款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指标,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管理考核制度挂钩,实行超额加收入的原则。

4.加强外汇管理风险意识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每天都几乎要接手外汇相关业务,比如外汇放贷,外汇兑换等等,这使得商业银行站在了与外币汇率作战的风口浪尖上。一方面仍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存款,另一方面放贷收取利息,在面临因外币汇率带来的种种繁琐中,努力维系着负债与资产平衡。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对外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经济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人民币保持一定的升值势头。在我们感受国家繁荣昌盛的同时,必须清醒头脑,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地增长,那么商业银行必将面临巨大损失,外汇存款和外汇借贷锐减无异于直接剥夺其经济利润。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已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我国也是一个拥有雄厚外汇的国家,储存多种不同价值的货币,虽说也算资产庞大,国际影响力也可见一斑。但换个角度,总有一种被其他货币过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一旦汇率发生波动,我国货币风险也随之而来。可以看出,汇率稳定性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外汇拥有数量。有些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是求得长远稳定。

5.改进员工管理模式

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客户类型和需求特点进行组织的“扁平化”“集中化”结构。一级分行由内部监管中心和业务中心通过管理和经营组成,二级分行应逐步转变为区域业务和产品销售部门。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管理通过客户要求和市场变化决定,目的是为了制约支行行长的“内部约束”。分析在银行组织中的党委的职业要求,作为党委不能直接干涉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建立直接负责于董事会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机构。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短期业绩目标,采取适当业绩激励和控制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问责制度,为促进银行员工具有良好个人行为习惯,应养成诚实守信规范,对于违反规则制度或者隐瞒实情的员工严惩不贷,并实行员工举报有奖策略。工作职责和目标也都要给出明确规定,只有通过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才能胜任工作。

六、结语

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外国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太成熟,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随之相对落后。我们把西方国家最新提出的比较简单信用风险模型和国内应用的风险度量法比较,可以为国内信用风险管理与模型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借鉴思路,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以最快速度与世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水平看齐。政府也应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事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寻求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缺陷,政府应颁布相应的法规法案,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发行有价证券,并进一步完善有关企业上市的各种制度。

参考文献:

[1]孙旸.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

[2]曾庆乐.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探析[J].经济视角,2011(09).

[3]路箐.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与风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刘贞.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原因及对策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