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镇产业经济差异及其经济基础研究

2014-10-28刘峰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4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城镇化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受到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由于政策和地理位置等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十省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紧接着在进入新世纪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缩小城镇化区域差异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城镇化区域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依托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差异;二元城镇

我国城镇区域差异悬殊已经成为了一个举世皆知的不争的事实。因此,尽快的缩小区域差异、努力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领导阶层的一个共识。解决区域差异首先要明确差异产生的原因,因而国内理论界对城镇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同时国内外一些学者也试着从更多的角度来解答。

一、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

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甚至还有文化心理因素等等。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会对城镇化区域的差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中几个因素作出分析。

首先,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着中国的城镇化的不同区域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最依赖的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第三产业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国家城镇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越高,所需的资金源就更多,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也会更大,从而呈现较高的城镇水平。然而,如果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较低,用于城镇化建设的投资就会很有限,那么就无法做到大规模的发展城镇化,而是只能集中发展某些优势区域,最终导致发展不平衡。

其次,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不同影响着中国城镇化不同区域的发展。地区发展城镇化必然无法摆脱对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依赖。所有的自然因素对地区发展城镇化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海拔高度、水资源以及平地区域。任何一个城镇化的发展都需要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水资源呢。海拔过高导致平地面积有限,水资源稀缺。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由于高原与山区广布,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对平坦区域的需求。因此,在这里,很难发展出城市圈、特大城市或者城市带,取而代之的只能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区域发展中小城市。相反,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平原广布、地势低且水资源充足,因而形成了城市带、城市圈以及众多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投资环境的差异影响着中国城镇化不同区域的发展。这里的投资环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说法,不仅涉及国家在宏观上做出的政策、制度,还包含一些外界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遍历多国多地区的发展来看,一个稳定的宏观调控、健全的制度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之间正相关。何炼成认为西部投资环境尤其是对软环境的投资差是导致西部落后的最主要原因,要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对西部软环境的投资。

二、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之路的思索

城镇化发展的平衡化关乎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众多理论界、政界的大家也都纷纷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目前来看,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大城市论、小城市论、中等城市论以及“双轨型”城市等。本文认为,以上一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在一些地区有其适用性,但是,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都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也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国情。

我国是一个二元化的社会。一方面是广泛存在的落后的农村,另一方面就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同样,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是二元化的模式。一方面是有国家出资重点建设的大型、特大型城市或城市圈,另一方面是由地方和农民投资的农村的城镇化。因此,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应在我国实行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行的二元城镇化战略。

二元城镇化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因为它充分考虑到了整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将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都囊括在内。并且,根据我国实际存在的国情,不应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寻找发展的侧重点,而是应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寻找各自的侧重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各区域间的和谐、健康的发展。针对不同地区,应该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身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因而应该将各大诚实集合,形成城市圈、城市带,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促进整体经济的飞跃发展。

中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应该在一些本身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且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集中城市形成强力的城市圈。而在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环境有一定限制的地区着力发展县城乡镇。因此,中部地区适合走城市化与城镇化并行的发展道路。

西部地区,由于严重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导致大城市数量有限,因此,应该重点发展县城乡镇,努力把县城乡镇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的大力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进入良好的发展模式。

城镇化区域差异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情不可忽视也不可小视。因为不平衡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家经济天平的倾斜,最终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重要国情无法忽视,现实的自然条件差异无法忽视,因此我们也应该因地制宜,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发展战略,从而能够发挥各个地方的最大潜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金星.对中国城镇化战略区域差异的初步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2]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差异成因的文献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刘峰(1987.02- ),男,山东枣庄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城镇化
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我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综述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基于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中国区域差异综合指数的构建与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